马自达(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公布了马自达品牌车型3月份销售17387辆,较2013年3月的15734辆,同比增长10.5%。2014年1-3月在中国市场的零售销量业绩:1-3月累计销售55028辆,较去年同期的45235辆,同比增长21.6%。
就两个销售网络的销量表现分别来看,1-3月一汽马自达共销售32723辆,同比增长2.6%;长安马自达累计销售22305辆,同比增长67.0%。
对此,CEO渡部宣彦表示:"得益于Mazda6及Mazda CX-5的持续热卖,2014年第一季度销量超出预期,较去年同比大幅增长。下个月我们将分别向两个网络投放搭载'创驰蓝天'技术的全新国产车型,更加积极地推进销量的增长。"
马自达将于下月投放搭载"创驰蓝天"技术的全新国产车型Mazda6 Atenza阿特兹和Mazda3 Axela昂克赛拉。备受瞩目的Mazda CX-7国产车型也将于年中投放,以此进一步强化在华产品阵容。




































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蔚来李斌:不会有“运动式”裁员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2月15日报道——
12月14日,蔚来汽车开展了媒体沟通会,在会上主要针对蔚来汽车的近况做了一系列的回答。其中,涉及到近来市场上流传的裁员、第二品牌规划、换电合作、获得生产资质及蔚来亏损等内容。
11月3日,蔚来汽车CEO李斌发布内部信,宣布开启10%的裁员,裁员会在11月完成。李斌在信中指出,裁员的主要原因是未来两年是汽车行业竞争最激烈的阶段,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为此裁员是不得不做的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官方宣布开启10%的裁员后,市场上对于蔚来汽车不利的消息也越传越烈。面对市场上的流言蜚语,在11月开展的广州车展上,蔚来总裁秦力洪回应表示:“蔚来汽车不会倒闭,也绝无倒闭的可能。请大家放心地体验和购买蔚来的汽车。”
不过,秦力洪的回应并没有让流言消停下来,12月初有媒体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蔚来汽车考虑进一步裁员以降本增效。一些部门已经被要求准备备用裁员名单,裁员比例或扩大到20%至30%。彼时,针对这一传闻,蔚来内部工作人员回应:蔚来没有进行额外的裁员,公司将继续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此次,在媒体沟通会上,李斌正面回应了裁员一事,其指出人员调整已告一段落,不存在外界传闻的新一轮裁员,后续会持续优化组织和效率, 没有运动式的裁员。同时,指出早前的裁员主要集中在电池制造部门,完成了一些部门的合并,公司总体没有受影响。
关于近来大家所关心的蔚来第二品牌" 阿尔卑斯 ",李斌在会上透露,第二产品 " 阿尔卑斯 "只是项目代号,真正名字已注册,非常接地气。关于品牌定位方面,主要是进军“家庭市场”,产品规划方面,只规划三款车。其表示,20万元到30万元的市场确实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所以第二品牌不会很着急发布,首款车型会在明年推出。对于第二品牌销量预期,李斌非常的看好,在会上回应称:“家用市场有机会产生单款月销量5万到6万辆的车型,Model Y已经证实了这件事情。”
据了解,蔚来的阿尔卑斯品牌在2021年曝光,官方曾透露该品牌定价区间在20万元至30万元之间,品牌车型预计2024年量产。去年李斌还透露,蔚来正在加快对20多万车型的研发,将推出面向大众市场的全新汽车品牌,全新的汽车品牌将会对标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但售价比特斯拉便宜10%左右。关于蔚来旗下项目代号为萤火虫计划的第三品牌,李斌此次也在会议上透露,目前第三品牌研发进展很好,已经在进行试制。据了解,第三个品牌定位低于第二个品牌,主打10-20万元市场。至于蔚来品牌在明年不会发布新车型,将专注卖好车。
市面上近来流传换电是拖累蔚来汽车的财务状况一事,李斌回应,换电不是蔚来的包袱,其亏损是有限的。此外还举例称:单个换电站一年摊销折旧费用约30至40万元。单个换电站只要一天60单可以实现盈利,如果拿上海地区数据看,单个换电站平均单量达到了80单,已经实现了盈利。
关于12月初陆续与长安、吉利签署换电合作一事,不少网友猜测是否与蔚来汽车财务吃紧有关。李斌此次也回应表示,开放换电并不是因为财务吃紧,而是因为我们下一代车型是800V平台,需要给外部合作伙伴开发时间,尽早地开发。同时表示,蔚来从做换电业务第一天开始,就在考虑着开放。目前打造一座换电站,所摊销的成本并不高,同时换电站也可以参与部分地区的储能业务,从这个角度来看,换电业务不是蔚来的包袱。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23年以来,蔚来汽车在市场上的表现并不理想。数据显示,蔚来汽车11月销量为15959辆,1-11月,蔚来销量累计142026辆。与此同时,蔚来汽车的财务情况也乐观。数据显示,三季度蔚来净亏损45.57亿元,同比增长10.8%,三季度蔚来汽车整车毛利率11%,同比下降5.4%。对此,李斌表示:希望蔚来明年亏损缩窄,会持续地降本提效。
对于近期蔚来通过收购江淮汽车部分资产获得独立生产资质,将尾标更改为蔚来一事。李斌回应称,尾标变化对于经营和产品规划都没有影响,主要可以更好宣传。同时还指出,蔚来使用自己的工厂生产,会让“制造成本”下降10%,对毛利率有轻微的提升。关于后续和江淮汽车的关系,其表示蔚来与江淮还有很多深入的合作。
或得益于李斌的亲自回应,解除了市场担忧,昨日蔚来二级市场也得到了提升。截止12月14日收盘,蔚来汽车报收57.9港元,上涨2.48%。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分享到
网友评论网友评论仅提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保时捷被曝三款油车将停产
今日,据媒体报道,保时捷在今年 Q3 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有三款燃油车车型即将停产。停产的车型中包含了保时捷最畅销的燃油版 Macan、718 Boxster 、 Cayman车型。对于具体的停产时
补跨年差额!深蓝汽车推出购置税补贴方案
今日,深蓝汽车官方宣布购置税补贴方案。官方表示,考虑到部分车主担心车辆因跨年交付,可能导致购置税优惠减少,特别推出“跨年交付购置税现金补贴方案”。从官方推出的购置税补贴方案内容可以看到,在 2025
家电公司跨界造车最进展!夏普LDK+概念车最新官图亮相
曾经的彩电巨头夏普竟然也要造车了!据多家媒体报道,10月24日,日本家电品牌夏普宣布,将在2027年发售首款纯电动汽车——LDK+,并考虑通过家电卖场和住宅建造商等销售。事实上,早在2024年9月,夏
长城汽车前三季度财报公布!
10月24日,长城汽车对外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以及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长城汽车营业收入为1535.82亿元,同比增长7.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
涉及国产奥迪A6L!一汽-大众召回2.3万辆奥迪
10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最新召回公告。公告显示,因制造原因,长时间使用后,48V皮带启动发电机逆变器的内部电子元件可能与印刷电路板虚接,造成48V启动发电机不再供电。极端情况下,导致电池
资讯
中国电池行业百强企业名单:宁德时代排名第二,比亚迪第五
7月29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根据企业申报数据和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电池行业百强企业名单”。天能动力国际有限公司以345.52亿元再次蝉联中国电池行业百强企业第一。此外,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296.11亿元位居第二,同比增长48.1%。超威动力控股有限公司以269.48亿元排名第三,同比增长9.3%。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以246....
本田销量再次暴跌!仅一款车型过万
5月12日,本田中国发布最新销量报告显示,2025年4月本田中国终端汽车销量为43,689辆,与去年同期的73831辆相比,下滑幅度达40.8%。此外,2025年1-4月本田中国终端累计销量201,5
保时捷911成全球年度最赚钱车型:车型利润率为47%
据外媒报道,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保时捷911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共计售出38800辆,按此数量计算,911车型共为保时捷贡献出超过22.4亿欧元的收入,折合人民币约175亿元左右,其销量仅占保时捷的11%,但却贡献了保时捷品牌总收入的29%,车型利润率为47%,911也由此一举成为年度最赚钱车型。法拉利唯一拥有更高利润率的车型是法拉利的F8 Tributo,其利润率为50%,但它只占法拉利总收入的17...
东风本田享域混动版价格公布,比丰田混动贵
9月20日,东风本田享域锐·混动车型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款车型,厂家指导价区间为-万元。享域是东风本田去年上市的一款紧凑型轿车,售价9.98-13.68万元,可以看做是凌派的姊妹车型。就外观来看,享域锐·混动车型与在售燃油版车型保持一致,仅在细节部分有所差异,包括前翼子板的HYBRID标识以及带有蓝色点缀的车标。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756/1804/1509mm,轴距为2730mm。新车...
新进展!FF交付第13辆车
今日,法拉第未来官方宣布,FF资深员工社区销售负责人高巍成为了FF 91第13位车主。对于新车主的到来,官方表示:对于FF来说,没有比长期员工更好的品牌大使了。FF全球首席执行官Matthias Ay
撰稿人
最新24H热点 更多24H热点 >
最新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汽车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行业报导 更多行业报导 >
热点新闻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