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布了上半年销量排名,详见下表:
福特领衔本土市场
6月份品牌销量前三名分别是福特、雪佛兰以及丰田,福特继续领衔本土销量第一名,紧接着是本田、日产、现代和起亚,大众位居12名,甚至比不上斯巴鲁。
德系三大豪华品牌不受待见
德系三大豪华品牌在美国6月的座次排定,依次为宝马、奔驰和奥迪。上半年依然是奔驰领先,但6月份奔驰在美国市场的增长幅度不如宝马。而奥迪在美国的地位类似国内的奔驰,跟两大对手还有较大差距。销量跟雷克萨斯、讴歌都有一定差距。
再来分车型销量情况:
前10名日系车型占1/2
6月份单月,美国销量前三位分别是福特F系列、雪佛兰Silverado以及丰田凯美瑞。其中前10位中日系车占了一半。本田系的雅阁、思域和CR-V销量表现都非常突出。普锐斯上半年销量出现下滑。前30位中,大众除了Jetta之外,再无其他车型上榜,德系车载美国市场依然“行不通”。【汽车营销分析】
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没车可交,多款车型被投诉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8月01日报道——
根据车质网最新数据显示,汽车行业关注统计了过去一个月投诉量最多的十款车型。从公布的榜单来看,前十投诉最多的十款车型主要来自自主品牌,包括比亚迪宋Pro新能源/海豚、宋PLUS新能源、吉利星瑞、几何EX3功夫牛、吉利星越L等,合资车型主要来自华晨宝马旗下5系和X3车型。
具体车型来看,7月投诉量最高的车型是比亚迪宋Pro新能源,这是该车历史上首次位列月度投诉榜单第一位,当月累计投诉量达648宗,投诉的主要问题是不按约交车、销售欺诈、电池故障等,其中投诉较为严重的是不按约交车。除了宋Pro新能源外,海豚和宋PLUS新能源的主要投诉问题也是不按约交车。
目前,比亚迪是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其在深圳、西安、长沙、常州、抚州等地设有生产基地,但即便如此,比亚迪产品在市场上仍然供不应求。数据显示,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累计产量64.47万辆,同比增长321.87%,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63.82万辆,同比增长324.84%。
此前,王传福公开表示,消费者信任中国品牌,选择比亚迪,我们却未能将车辆及时交付到用户手中,对此表示歉意。不过,王传福表示,随着多家工厂陆续投产,预计四季度会有明显改观。据了解,位于合肥、济南、郑州、汕尾、襄阳等生产基地将在年内陆续投产,届时比亚迪的产能供应或将得到明显缓解。
除了比亚迪外,几何汽车旗下功夫牛EX3车型也因为“未按约交付”而被用户投诉。资料显示,几何汽车是吉利汽车旗下纯电品牌,与吉利、领克并行的一级子品牌,目前旗下在售车型包括几何A Pro、几何C以及几何EX3功夫牛等车型,其中几何EX3功夫牛于2021年11月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5.88-6.88万元,进入2022年后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上调价格,目前售价区间为6.88-7.88万元,是几何汽车旗下售价最低的产品,其交付速度也是明显慢于其它车型。
至于合资品牌,主要被华晨宝马旗下的5系和X3占领,而消费者针对华晨宝马投诉的问题也是报道多次,但目前来看并未得到解决,主要投诉问题是销售欺诈和烧机油。
关于销售欺诈。作为宝马汽车新一代人机交互系统,ID7人机交互系统具有智能化和远程自动整车升级等诸多卖点,不少车主看中这一套系统,结果花了几十万买回的爱车“并不智能”。据了解,宝马销售的2020款宝马5系、2020款630i以及2020-2021款X3配套的车机系统缺少车主手册中描述的远程升级和语音控制等功能,这一问题在宝马其他多款车型中也有出现过,但截至目前,宝马官方并未针对该问题给予车主合理的解释。
除了车机方面的问题外,宝马投诉量比较高的还有烧机油问题,这个问题也同样涵盖宝马旗下3系、5系、X3、X4等多款热销车型。据宝马车主自述,其于2020年4月购置的宝马325li运动版车型。2021年7月份,在行驶过程中突然报警提升机油不足,车主随即将车辆开到4S店进行维修和保养,在更换火花塞的过程中,车主观察到火花塞上有机油渗漏的痕迹,并怀疑其发动机存在漏油的情况。随后,4S店为车辆更换了气门室盖,确认没有问题后,车主才放心将车开回了家。不过,仅过了半年时间,在2022年2月第三次保养的时候,车主再次发现该车存在烧机油的情况,发动机油量仅剩下标准值的1/4,而火花塞上存在明显的机油残留物和积碳痕迹。对此4S店解释称,火花塞上的积碳和机油残留物,是上次更换气门室盖没有清洁干净所致,同时也声称,发动机机油消耗属于正常现象。令人不解的是,4S店为该车的发动机加注了5.75L机油,这比第二次加注的机油量高出了整整0.5L。针对烧机油问题,宝马其并没有承认发动机存在烧机油的情况,但消费者对其回应明显不满,因此相关投诉仍在不断增加。
投诉榜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产品问题的揭露,但是并不代表所有车主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为消费者购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汽车行业关注此次列举投诉较多的车型,包括汉兰达、皇冠-陆放、宝马3系、宝马5系等都是市场上存在感较强的车型,在市场上销量情况并不算差,也是消费者优先选择的同级产品。当然,像比亚迪旗下车型被投诉“未按约交车”,这可能并不算大问题,产能扩张后这一问题将很快得到缓解,至于其它方面的问题,厂家还是需要给予一定的重视。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分享到
网友评论网友评论仅提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二代哈弗H9发布!
8月21日,哈弗品牌旗下——新款二代哈弗H9官图发布。外观方面,新车继续采用时下流行的“方盒子”造型设计,营造出硬朗且复古的视觉效果,最大的变化是新车采用“黑武士”涂装进行设计,并对部分外观套件进行黑
超20家车企缺席成都车展
8月21日,2025成都国际车展展位图正式发布!据了解,成都国际车展是西部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年度汽车盛会,始创于1998年,2013年首次跻身进入第一梯队,成为国内四大A级车展之一,第28届成都
极越发文回应不实传言
8月20日 ,极越官方发文称,近期网络上出现部分渠道传播关于极越运营状态、资产状况、售后质保服务及未来规划的不实传言,与事实严重不符,已对公众认知造成误导。官方提醒各位车主及广大网友保持理性,切勿轻信
网络侵权!比亚迪起诉某品牌CEO
人民法院公告显示,比亚迪股份已就网络侵权责任纠纷对坦克品牌CEO提起诉讼,因无法联系到常尧本人,法院已启动公告送达程序。据了解,北京互联网法院已经受理(2025)京0491民初7591号原告比亚迪股份
能大卖?尚界H5内饰官图发布
8月20日,尚界品牌首款车型——尚界H5正式发布内饰官图。作为鸿蒙智行旗下全新品牌的首款车型,新车定位中型SUV,搭载HUAWEI ADS 4辅助驾驶系统,将于8月25日开启预定,并在9月完成上市及交
资讯
国六来临,汽车经销商面临销售窘境,是浴火重生还是破罐破摔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递交《关于我国汽车经销商当前生存状况及相关建议的报告》,报告提到除某些品牌外,2019年经销商的新品汽车毛利润基本为负,亏损进一步加大,经销商面临强大的市场压力。7月1日起,近二十个省市宣布今年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甚至有一些省份直接跳过国六a,直接实行国六b。这也就意味着,众多经销商面临着国五清库存的巨大压力,在本就经营困难的境况下雪...
看好新能源?比亚迪汉预告图曝光,未来仅推出插混版和纯电版
比亚迪在其官微公布了汉的前脸和侧身造型,比亚迪汉定位高端中大型轿车,从外观来看,前脸采用了“Dragon Face”的设计理念,前进气格栅采用新能源汽车惯用的全封闭设计,贯穿式LED大灯组以及扁平化的车头高度还原了E-SEED GT概念车的设计语言,车标采用与“王朝家族”一致的篆体“汉”字作为LOGO。此外,根据比亚迪此前公布的数据,比亚迪汉长宽高为4950/1890/1490mm,轴距为2940...
小米造车新进展:首款车将在2024年量产
3月22日,小米汽车对外发布2021财年财报。此外,财报还披露小米造车的最新进展:小米造车的研发团队规模已超过 1000 人,首款车将在2024 年上半年量产 。值得注意的是,3月21日,小米京津分公司总经理罗宝君就对外界透露,小米汽车的工程样车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亮相。其表示车是形成小米之家闭环的最后一环,工程样车一定会突破大家的想象。
传蔚来获地方政府超50亿元融资,李斌:正在接触洽谈
蔚来汽车在与北京亦庄国投敲定合作获对方100亿元人民币投资后,蔚来继续与各地方政府接触,以获新的合作和投资。据媒体报道,蔚来正洽谈新一轮超50亿元融资,合作方为浙江湖州市政府。消息显示,蔚来正与浙江湖州市吴兴区洽谈一笔超50亿元的资本合作,与之对应的是蔚来将有一个年产能20万台的工厂落户吴兴区。针对该消息,蔚来董事长李斌回应表示,蔚来确实在跟不少地方政府接触,但目前没有太多信息可披露。近年来浙江湖...
上半年新势力交付榜大局已定!蔚来不乐观
7月1日,各大新势力品牌如期对外公布最新月度及今年上半年交付量。从汽车行业关注统计的排行榜来看,6月造车新势力品牌整体表现都不错,小鹏、哪吒、理想、蔚来汽车和零跑汽车月销均超过万辆,其中零跑汽车和哪吒
撰稿人
最新24H热点 更多24H热点 >
最新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汽车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行业报导 更多行业报导 >
热点新闻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