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43家SUV品牌销量排行和份额:1.丰田 31078辆 份额10.36%;2.哈弗27150辆 9.05%; 3.现代25945辆 8.65%; 4.本田19288辆 6.43%; 5.福特18129辆 6.04%; 6.日产15201辆 5.07%; 7.大众14422辆 4.81%; 8.起亚13001辆 4.33%; 9.长城12310辆 4.10%; 10.奥迪11115辆 3.71%。
11月份,丰田品牌SUV售出31078辆,占据10.36%的市场份额名列第一位;哈弗是长城旗下刚独立出来的品牌,长城品牌加上哈弗品牌的SUV销量为39460辆,两个品牌合计的份额为13.15%,超过丰田品牌。
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一个时代终结!宝马德国停产内燃机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1月16日报道——
据德国媒体BR24报道,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已停止在德国生产内燃机汽车,其生产的最后一台V8内燃机已于11月10日在慕尼黑工厂下线,这也意味着宝马在德国一个时代的结束,今后德国工厂将全面转型电气化。
报道称,原德国慕尼黑工厂彻底停止内燃机生产后,将全面改造为生产全新电动车型工厂,而原本负责宝马内燃机生产的1200名员工将接受全新的培训,然后调派至宝马其他岗位或其他工厂。
需要注意的是,在德国停产内燃机汽车并不意味着宝马不再销售燃油车。为了保持内燃机汽车的正常生产,宝马将把这些工作转移到奥地利和英国的工厂。媒体报道称,位于奥地利格雷茨(Grez)的宝马斯太尔(BMW Steyr)工厂可能将成为该公司V8发动机的生产基地,而位于英格兰伯明翰(Birmingham)郊外的汉姆斯霍尔(Hams Hall)工厂将承担其他内燃机的大部分生产任务。不过早在2020年11月,宝马便宣布将8缸和12缸发动机的生产从慕尼黑转移至英国哈姆斯霍尔工厂,并在奥地利施泰尔生产排量较小的发动机。
自2021年10月起,宝马开始在慕尼黑工厂生产纯电动轿车i4,该工厂也将是未来基于Neue Klasse平台的几款电动产品的生产基地之一,包括宝马i3和新款宝马i4,这些车型将于2025年至2027年期间推出。不过不只有慕尼黑工厂,宝马在德国其它地方也生产其它电动车,包括在丁戈尔芬生产的iX、i5和i7以及在雷根斯堡生产的iX1和iX2,宝马还计划后续在施特拉斯基兴建一个大型的电池组装基地。
近几年来,宝马在电动汽车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并加速电气化转型,但尽管如此,宝马并不希望过早地全面转型电动化。宝马认为,在2030年完全实现电动化的可能性较小,所以品牌在往电车领域发力的同时还将继续推出燃油车型,其目标是到2030年时内燃机汽车的销量在总销量中的占比依然可以达到50%。
去年4月,宝马董事长齐普斯也曾表达过“传统燃油车仍有市场”的观点,齐普斯认为过早终止内燃机并不可取;而一名负责宝马研发的高级管理层也表示:“完全放弃燃油车的技术和平台,去从零研发和建造电动车生产线代价太高、时间太长。”
据报道,跨国汽车制造商改造传统工厂向电动化转型是大部分车企的惯用做法。此前大众集团也投资20亿欧元将一家内燃机工厂转变为电池生产基地,并于去年底关停了位于上海的变速器工厂。更早之前,Stellantis集团也对其位于法国东部的大型柴油发动机工厂进行彻底检修升级以转型生产电机,预计三年内该工厂的电机产量将超100万台。
不过行业认为,从此前宝马为电动汽车i4改装慕尼黑工厂的经验来看,将内燃机工厂转换为电动产品的生产基地并非易事。AutoNode报道称,工厂负责人罗伯特·恩格尔霍恩(Robert Engelhorn)曾表示,慕尼黑工厂内部的狭窄结构使得安装新系统困难重重,“在六周内拆除旧系统并安装新系统投入使用需要细致的计划和创造性思维。”另据报道称,一般相关生产线改造需耗费大量资金,此前,为扩大该工厂的电动化车型生产,慕尼黑工厂内的研发和改造投入达高达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新能源车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大趋势,禁售燃油车已势在必行。去年9月,国际能源署(IEA)表示,内燃机汽车的销售将在2035年停止,到2050年的净零排放情景,并呼吁各国政府商定一个时间表,决定何时所有新销售的道路车辆应实现零排放。截至目前,包括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美国、中国等国家都已明确停售燃油车的时间,在此之前,荷兰、德国、爱尔兰、以色列、丹麦、冰岛、瑞典、斯洛文尼亚和印度将禁售年限定到2030年,中国海南和加拿大魁北克则宣布2035年实施禁售燃油车。
虽然各国及各大车企间停售燃油车的时间点有所不同,但基本已形成共识。不过与大部分车企有所不同的是,宝马尚未确定全面停产汽油车和柴油车的确切日期。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宝马集团全球共交付183.66万辆汽车,同比增长5.1%,其中BMW和MINI品牌纯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92.6%至24.69万辆。细分到中国市场,宝马集团在华共交付60.28万辆BMW和MINI品牌汽车,其中宝马纯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232%至6.96万辆。宝马集团预计2023年纯电动车将占新车总销量的15%。
今年9月,齐普策在2023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宣布,宝马将为中国市场设计基于新世代电动平台的汽车。按照计划,宝马集团将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投产新世代车型,该车将采用新型圆柱形电池,提升超20%的体积能量密度,续航提升多达30%。另外,齐普策透露,宝马中国设计师已在为中国市场开发新世代车型,旗下将包括六款车型,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初步将在匈牙利生产,后期则扩展到德国和中国工厂。
宝马集团方面认为,中国市场对宝马电动车的强劲需求将为其后续车型铺平道路。按照规划,纯电动BMW i5将于今年年内亮相,而自2026年起,宝马新世代车型将在沈阳投产。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分享到
网友评论网友评论仅提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打击恶意诋毁!比亚迪采取法律措施
8月22日,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公室官方微博发文称,近期,比亚迪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道法自然”等12个涉及发布虚假不实、恶意诋毁信息的网络账号,已采取了包括提起诉讼在内的法律措施。比亚迪所遭遇的“网
41.68万元起!全新蔚来ES8发布
8月21日,新一代蔚来ES8正式发布,并公布预售价,预售价为万元起,新车预计将于9月的NIODay上正式上市。据了解,新一代蔚来ES8基于NT3.0平台打造,整体产品力较老款ES8有着全面提升,不仅车
硬派!新一代Jeep自由光亮相
8月22日,Jeep正式发布新一代自由光(英文名Cherokee,不同代际的国产车型曾定名为切诺基或自由光,下称“新一代自由光”)。据了解,此次发布车型为自由光第六代车型,定位介于大切诺基和只指南者之
或30万级别轿车!至境L7内饰官图发布
8月20日,上汽通用别克旗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新车——至境L7内饰官图发布。据了解,至境品牌最早于4月21日发布,至境L7为该品牌旗下首款轿车,基于逍遥架构打造,动力上采用1.5T增程动力系统,预计
宝马味的奔驰!奔驰被曝多款车将采用宝马发动机
据外媒Autocar报道,由于电动车市场增速未达预期,奔驰正重新审视其内燃机战略,梅赛德斯-奔驰正与宝马集团正在就四缸汽油发动机供应计划展开深度谈判,计划在未来多款奔驰车型上采用宝马的四缸汽油发动机。
资讯
又一家电公司宣布跨界造车
9月6日,夏普公司对外宣布,将正式进军电动汽车市场,计划在未来推出多款电动车。同时,还透露将在 9 月 17 日举行的技术展示会“Tech-Day”上亮相一款名为 LDK + 的概念电动汽车。官方消息
号称对标特斯拉,沃尔沃旗下Polestar 2中国售价30-55万
2月27日,沃尔沃旗下独立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Polestar正式发布第二款车型—Polestar 2官图,新车将在3月5日开幕的日内瓦车展上正式亮相,并且计划于2020年国产。此前Polestar已经公布,将于明年夏初在美国上市,税前售价为4.4万美元(约合29.4万元人民币),前两日官方还公布了其在欧洲市场3.99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0.37万元)的起售价格,而在量产开始后的前12个月中,首发版...
2019上半年最惨销量排行榜,日产西玛仅4台
在今年对于汽车市场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严峻的年份,整体汽车行业下行,也导致许多车企销量一度下滑,不少经销商和汽车厂家都异常紧张。对于各个车企和各个车型来说有表现好的也有表现不好的。但对于一些销量不好车型也并不是评价一款车的唯一条件,但销量惨淡的车型必然会有不为消费者认可之处。随着SUV热潮正在慢慢退去,消费者对用车的选择越来越理性了。19年上半年依旧是轿车的销量占比大,卖出了496.1万辆,当中买...
多地高速打出标语“慎用智驾”
继小米SU7高速爆燃事件后,多地高速都打出相关的“慎用智驾”的标语来提醒高速上的车主。有网友在网络平台发布了关于安徽段高速公路的警示标目前已改为“高速路况复杂,慎用辅助驾驶”的标语。与此同时,汽车行业
裁撤董事长!华晨集团重大变更
3月26日,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公司”)发布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报告显示,华晨集团公司章程发生变动,经股东决定,华晨集团不设董事会,设执行董事,不设监事会,设监事。同时,华晨集团发生
撰稿人
最新24H热点 更多24H热点 >
最新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汽车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行业报导 更多行业报导 >
热点新闻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