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多人眼里,游侠的命运正如某些粗制滥造的电影剧情,聪明的观众早就猜中了故事的结局。但是,时运不济的游侠似乎“心有不甘”。新合伙人的进入与特斯拉早期的发展历程如出一辙。
游侠造车始末
2013 年年初,黄修源注意到特斯拉。当时他和朋友讨论有没有可能在中国成立一家类似特斯拉的电动车公司。
隔行如隔山,朋友们认为难度很大。周源(知乎创始人)对黄修源说这件事99%是做不成的,估计会挂掉。但黄修源想试一试。
2013 年9 月,黄修源对王珂(口袋购物创始人)讲了造车这件事,王愿意投一笔钱。由于黄修源对造车还不了解,当时没敢接受。“我担心把钱拿了,发现做两个月做不下去,再把钱还回去就没有意义了。”他说道。
为了验证这种可能性,黄修源从网上买了一大堆关于电动车的专业书,同时将特斯拉、菲斯科、科达(后两家最终宣布破产)等电动车公司的资料研究了一遍。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特斯拉、菲斯科最早的创始人都不是汽车专业出身;在中国民间,有很多人花几万块钱就能攒一辆能跑起来的电动车。
黄修源认为,汽车量产是一个瓶颈,但先做一台能在路上跑起来的车其实不难。当发现这件事情有可能干成的时候,他决定放手一搏。2014 年3 月,黄修源接受了来自王珂和魏建国(王珂投资搭档)的投资。
早期黄修源招揽汽车人才的方式是这样的:通过微博搜索“汽车工程师”,然后一个一个发私信约见面。张军化是第一个加入游侠的汽车人,他曾经供职于奇瑞,目前负责游侠车间的统筹和协调。当时黄修源找了一个汽车人士、同济大学汽车专业的博士去面试张军化,聊了两个晚上。回去的路上,张军化打电话给他老板说要辞职。此后黄修源通过这种方式陆续挖到一些人,“这是个体力活。”他告诉雷锋网。
有了初步的团队,他们从网上采购了小功率的电机和铅酸电池,对一辆现代酷派进行改装。过了两个月,这辆车能在路上跑了。完成这一步后,他们计划做一辆概念车,当时定了三个目标:完成电池包、外观设计和车机系统的开发。与此同时,游侠相继收到黄一孟(心动网络创始人)、吴欣鸿(美图秀秀创始人)等人的投资。
在改装一辆现代酷派、拆解了一辆特斯拉、花了几千万的研发费用后,游侠去年7 月在北京发布了概念车游侠X。黄修源当时在会上自信地宣称:50 人团队用482 天的时间打造了一辆样车。并表示将于2016 年开放首批预订,计划2017 年正式量产上市。
让游侠团队始料不及的是,第二天批评、负面的声音如山倒。“抄袭特斯拉底盘”、“没有任何汽车基础的团队”、“离量产有十几个亿那么远”、“PPT 车”……质疑声一浪高过一浪,“482 天”也被借题发挥,游侠由此成为汽车圈的一个“笑话”。去年11 月,有消息称游侠团队解散,但事后澄清系谣言。
这显然不是游侠团队和投资人希望看到的结果。
新合伙人入局
在很多人眼里,游侠的命运正如某些粗制滥造的电影剧情,聪明的观众早就猜中了故事的结局。但是,时运不济的的游侠似乎“心有不甘”,新合伙人的进入与特斯拉早期的发展历程如出一辙。
转机出现在去年12 月。游侠空降了一名董事长:卫俊。他曾在紫光从事芯片类的工作,后创业成立西拓工业集团,专注于电力电气的自动化的研发制造。
卫俊在采访中告诉雷锋网,他很早就打算布局电动汽车的产业链,尤其是三电系统(电机、电控、电池)和车机系统。他认为这一块占据电动汽车造价的80%,底盘和四大工艺(冲压、涂装、焊压、组装)的成本则不到20%。
在入股游侠之前,卫俊和黄修源有过四次会面,包括与游侠的股东们开会讨论。期间,卫俊也将游侠的资料发给某整车厂的高层看,得到的回复是“比较认可”。最后双方将入股的事情敲定下来。
经过几次接触,卫俊认为黄修源是个诚实的人。“如果他比我聪明,我肯定不会加入游侠。”
对于造车本身,黄修源告诉雷锋网:“我真的很想做这件事情,我的人生愿望是做喜欢的事情顺便挣点钱。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更倾向于做产品,希望能够按我的想法做好一个产品,也希望我的压力能够(被)分担一些。”
不同于黄修源的理想主义,卫俊表现得更像一个商人,“从技术上来说,造车不是问题,需要拿钱堆。我本身的资源比较多,加上(西拓)是商业化的公司,我们一直在赚钱,入局游侠只是顺手做了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黄一孟告诉黄修源,游侠缺少传统行业的经验,卫俊的公司每年都盈利,这对于游侠来说是成功的经验。“在发布会以后,我个人受到的质疑挺大的,压力也非常大。他的加入能在很多方面弥补我们的短板。”黄修源在采访中表示。
对于去年游侠汽车在发布会后的质疑和批评,“从网络舆论上看,让我怦然心动的是游侠团队。”卫俊毫不掩饰。他认为这种声音对他来说是好事:快速收编一个现成的品牌和团队,它具备成熟的品牌和商业价值。
年底将推出第二款概念车
在担任游侠董事长一职后,卫俊每周有四天待在上海,并与黄修源做了分工,他负责生产资质、供应链、营销、融资、与地方政府沟通等等,黄只负责产品。
上任之初,卫俊对游侠团队进行了调整。如果游侠要达到量产目标,就需要更多生产和供应链上的人员,量产阶段的研发与后期供应链的匹配有直接的关系。否则,量产的时候得不到供应链的支撑,项目就算失败。
他告诉黄修源团队按照5留3(5个人留下3个人)的方式,裁撤了一部分当时负责车机的员工,然后将游侠团队与卫俊的团队进行重组。今年他们将在北京开设一个办事处,主要是用于研发动力系统以及相关营销活动。
在裁撤车机团队之后,游侠现有团队不到60人,阵容称不上豪华。黄修源将游侠定位成年轻人的轿跑,今年的目标是在年底前推出第二辆样车。“我们最终目标不是输出一辆与特斯拉一样大的车,而是让用户更舒适的车。”他说。
在做完第一款概念车后,团队发现一些问题:车身尺寸太大。“一开始没有考虑后视镜的大小,当时设计是1.96米,加上后视镜车宽2.2米,车长超过5米。汽车生产线没办法吊装超过5米长的车。”黄修源解释,新的概念车将会在长、宽上进行略微改动。
在时间表上,游侠今年会陆续完成动力系统、三电系统和底盘的开发工作,让车按照预期跑起来。在第二辆样车造出来之前,大部分工作得重新开始,这或将是游侠团队的又一个“482 天”。
“我非常不喜欢出差,一般是能回上海就马上回上海。我希望做喜欢的事情,专心下来写写代码,做产品。”在卫俊加入后,黄修源更享受产品经理的角色。“有时间我会把车机系统的API重新写一遍,现在的代码和结构实在看不下去。”他说道。
更加严峻的考验
历史有时候是一面镜子。2003年7月,43岁的Martin Eberhard与Marc Tarpenning合作创立了特斯拉汽车公司,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人苦于找不到融资。2004年2月,Elon Musk向特斯拉投资630万美元,条件是出任公司董事长、拥有所有事务的最终决定权,Martin Eberhard担任CEO。
后来由于各种原因,Martin Eberhard与Marc Tarpenning先后离开特斯拉,Elon Musk接任CEO,在此之前他个人领投了特斯拉前五轮的融资,这家公司在当时才得以勉强维持下去。
在中国,瞄准新能源汽车的王传福曾放出“分分钟就能造出特斯拉”的狂言。腾势某高层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腾势在拥有比亚迪全力支持的情况下,最终花了四年多时间才让汽车顺利实现量产(腾势是比亚迪与戴姆勒合资打造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对于互联网造车团队而言,卫俊称游侠做到量产阶段至少需要13亿人民币的投入。如今游侠团队再次出发,从概念车到量产车,它又能走多远?
这对黄修源和他的团队是一次考验,比去年更加严峻。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高合汽车创始人再被限消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6月05日报道——
近日,据天眼查信息显示,由于没有按指定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高合(广州)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及法定代表人丁磊被限制高消费。据了解,此次被限销主要是涉及劳动争议案由,早前该公司就因此案被执行38.84万余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高合汽车宣布停工停产以来,高合汽车主体公司华人运通江苏公司与丁磊本人就存在多起官司、限制消费令、执行人与股权冻结等。从天眼查信息查看到,丁磊目前共存在30条限制消费令,涉案总金额高达1721.25万元,历史限制消费令达40条。而高合汽车的主体公司华人运通江苏公司也多次成为被执行人。华人运通是高合汽车的母公司,由丁磊在2017年创立,是一家专注于未来智能交通产业的创新型出行科技公司;高合汽车则是丁磊在2019年7月创立的纯电品牌。
去年2月,高合汽车对外宣布停工停产。彼时作为创始人的丁磊曾表示,高合汽车翻身的窗口期最多三个月,会积极争取,不愿意就此就结束了。同时指出外部已有很多公司对高合汽车感兴趣,收购或者投资。在这期间,高合汽车也陆续的传出将被其他车企收购的消息,但均没有下文。
为此,高合汽车也不得不在去年5月宣布,决定成立重组工作组和联合运营工作组。同年7月华人运通向法院提出预重整申请。从当时裁判文书内容,华人运通投资有限公司以资产不能清偿全部到期债务,但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能性为由,向法院申请对该公司进行重整,并同时申请预重整。对于重整一事,高合汽车曾回应,司法预重整不是破产重整,更不是破产清算。并指出司法预重整是第一步,司法预重整达成协议后,将进行司法重整。这样每个人和债权人的协议都可以被锁定,公司也会正式走上正轨。
时隔几个月过去,近期有市场消息称,高合汽车在上个月22号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注册资本约1.43亿美元。据股权架构显示,新公司由黎巴嫩初创公司EV Electra Ltd和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前者持股比例为69.8%,认缴出资1亿美元;后者持股30.2%,认缴出资4326.65万美元。
资料显示,EVElectraLtd.是一家黎巴嫩公司在2017年创立,总部设在黎巴嫩,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致力于在黎巴嫩和中东地区生产电动汽车。从该公司的官网查看到,高合汽车旗下的Hiphi Y、Hiphi X、Hiphi Z车型都出现在该公司官网首页。这些迹象,也让不少业内人士猜测高合汽车或将卷土重来。不过对于市面上高合汽车复活的消息,高合汽车相关工作人员近日回应称,目前官方没有任何相关消息公布,也没有开放订车,公司还是处于重整过程中。
当下国内新能源汽车竞争越发的激烈,车企间的淘汰赛也在加剧。复工复产的时间对于高合汽车来说,尤其重要。众所周知,复工复产的前提都是需要有资金的流入,才能运作起来。而高合汽车目前最缺的就是资金问题。如若此次高合汽车与黎巴嫩初创公司EV Electra Ltd的合作可以顺利进行,或许高合汽车迎来转机。从当下高合汽车的处境来看,此次合作依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分享到
网友评论网友评论仅提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售36.98万元!长安福特探险者昆仑穿越版上市
11月6日,长安福特旗下探险者昆仑穿越版车型正式上市,新车仅推出一款车型,售价为36.98万元。作为参考,长安福特探险者售价为30.98-39.98万元。作为新增版本车型,新车外观设计基本与现款车型保
沃尔沃汽车销量公布,中国销量同比增长3%
日前,沃尔沃汽车公布最新销量数据显示,10月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为60,455辆,同比下滑2%。其中,沃尔沃在中国大陆市场共售出13854辆,同比增长3%。车型方面,沃尔沃XC60仍是其最畅销的车型,销
别克至境世家内饰官图发布!
11月7日,别克汽车旗下全新MPV——别克至境世家内饰官图正式发布。据了解,新车是别克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品牌推出的第二款车型,定位中大型MPV,在别克品牌MPV产品线定位高于GL8家族。先来看看内饰
小号帕萨特!朗逸Pro正式下线
日前,上汽大众官宣朗逸Pro正式下线。作为“Pro”系列的新成员,新车将会对外观设计、智能化系统、动力系统等方面进行升级,提供两种前脸可供选择,整体风格与帕萨特Pro相似,提供经典版和星空版两种外观造
新任命!法拉第未来官宣
11月7日,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下称“FF”)宣布,正式任命企业家兼私募股权投资人Shahryar Oveissi担任高级战略顾问。FF表示,在公司宣布将于11月开启FX Sup
资讯
长城吉利2月销量巨跌,年销量目标难预测
众所周知,2月份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各地“抗疫”措施以及防控力度的不断加强,导致今年2月整体车市处于冰封的状态,对汽车销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即使是国内两大自主车企也未能独善其身,从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公布的销量数据来看,2月销量跌幅超过70%。吉利汽车于3月9日公布最新销量数据,数据显示,吉利汽车(包括吉利、领克、几何三个品牌)2月销量为21168辆,较去年同期下滑75%;1-2月累计...
一汽奔腾再次换标,豪言2025年销量达60万辆
一汽集团旗下自主板块有一汽红旗、一汽奔腾和一汽解放,抛开商用车品牌,实际上与消费者联系较大的也就一汽红旗和一汽奔腾,而今天的主角就是一汽奔腾。在近日举办的一汽奔腾15周年庆典上,一汽奔腾发布了全新品牌定位、全新品牌LOGO以及全新发展目标。5月18日,一汽奔腾发布发展目标,其计划在2023年实现30万辆销量,2025年达成60万辆销量,同时挑战100万辆。对于一汽奔腾提出的销量目标,除了有些吃惊外...
一撞成名的本田皓影销量下滑,碰撞成绩择日公布
广汽本田皓影是近期最具争议性的车型,6月中旬碰撞图公布后引网友痛骂,几天后曝光的“内部结果”又将皓影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而中保研的一纸“敏感数据被盗”声明,让皓影碰撞成绩变得扑朔迷离。但是,皓影A柱严重弯折已成为事实,不少网友认为将很大程度影响该车后续的市场表现。据广汽本田官方最新销量报告显示,皓影车型在7月实现销售14208辆,继续突破万辆,对于一款上市仅八个月的新车型来说,已经属于较好的成绩。...
小米汽车聘用宝马iX的设计师李田原 网友:会不会有大鼻孔?
9月1日,小米公司发言人 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宣布正式完成了工商注册,公司名称为“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亿元人民币,雷军被人担任法人,总部落户在首都北京。此外,小米方面还发出的一张照片显示,
保时捷中国销量大跌!
10月11日,保时捷发布最新销量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保时捷全球销量为226,026辆,同比下滑7%。细分市场来看,保时捷在德国本土市场销量同比增长8%至26,838辆,在欧洲(德国除外)市场同
撰稿人
最新24H热点 更多24H热点 >
最新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汽车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行业报导 更多行业报导 >
热点新闻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