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2日,质检总局正式公布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该管理办法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具体内容: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的汽车和汽车挂车(以下统称汽车产品)的召回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汽车产品生产者(以下简称生产者)是缺陷汽车产品的召回主体。汽车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应当依照本办法实施召回。
第四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质检总局)负责全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监督管理工作。各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履行职责。
第五条 质检总局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委托省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统称省级质检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境内生产和进口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的部分工作。
质检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机构(以下简称召回技术机构)按照质检总局的规定承担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信息管理、缺陷调查、召回管理中的具体技术工作。
第二章 信息管理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投诉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的缺陷等有关问题。
第七条 质检总局负责组织建立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汇总、分析处理有关缺陷汽车产品信息,备案生产者信息,发布缺陷汽车产品信息和召回相关信息。
质检总局负责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建立汽车产品的生产、销售、进口、登记检验、维修、事故、消费者投诉、召回等信息的共享机制。
第八条 地方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发现本行政区域内缺陷汽车产品信息的,应当将信息逐级上报。
第九条 生产者应当建立健全汽车产品可追溯信息管理制度,确保能够及时确定缺陷汽车产品的召回范围并通知车主。
第十条 生产者应当保存以下汽车产品设计、制造、标识、检验等方面的信息:
(一)汽车产品设计、制造、标识、检验的相关文件和质量控制信息;
(二)涉及安全的汽车产品零部件生产者及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检验信息;
(三)汽车产品生产批次及技术变更信息;
(四)其他相关信息。
生产者还应当保存车主名称、有效证件号码、通信地址、联系电话、购买日期、车辆识别代码等汽车产品初次销售的车主信息。
第十一条 生产者应当向质检总局备案以下信息:
(一)生产者基本信息;
(二)汽车产品技术参数和汽车产品初次销售的车主信息;
(三)因汽车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故障而发生修理、更换、退货的信息;
(四)汽车产品在中国境外实施召回的信息;
(五)技术服务通报、公告等信息;
(六)其他需要备案的信息。
生产者依法备案的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进行更新。
第十二条 销售、租赁、维修汽车产品的经营者(以下统称经营者)应当建立并保存其经营的汽车产品型号、规格、车辆识别代码、数量、流向、购买者信息、租赁、维修等信息。
第十三条 经营者、汽车产品零部件生产者应当向质检总局报告所获知的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的相关信息,并通报生产者。
第三章 缺陷调查
第十四条 生产者获知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分析,并将调查分析结果报告质检总局。
生产者经调查分析确认汽车产品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进口缺陷汽车产品,并实施召回;生产者经调查分析认为汽车产品不存在缺陷的,应当在报送的调查分析结果中说明分析过程、方法、风险评估意见以及分析结论等。
第十五条 质检总局负责组织对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的信息、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投诉信息以及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的缺陷汽车产品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发现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通知生产者开展相关调查分析。
生产者应当按照质检总局通知要求,立即开展调查分析,并如实向质检总局报告调查分析结果。
第十六条 召回技术机构负责组织对生产者报送的调查分析结果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告质检总局。
第十七条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质检总局应当组织开展缺陷调查:
(一)生产者未按照通知要求开展调查分析的;
(二)经评估生产者的调查分析结果不能证明汽车产品不存在缺陷的;
(三)汽车产品可能存在造成严重后果的缺陷的;
(四)经实验检测,同一批次、型号或者类别的汽车产品可能存在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情形的;
(五)其他需要组织开展缺陷调查的情形。
第十八条 质检总局、受委托的省级质检部门开展缺陷调查,可以行使以下职权:
(一)进入生产者、经营者、零部件生产者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现场调查;
(二)查阅、复制相关资料和记录,收集相关证据;
(三)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的情况;
(四)其他依法可以采取的措施。
第十九条 与汽车产品缺陷有关的零部件生产者应当配合缺陷调查,提供调查需要的有关资料。
第二十条 质检总局、受委托的省级质检部门开展缺陷调查,应当对缺陷调查获得的相关信息、资料、实物、实验检测结果和相关证据等进行分析,形成缺陷调查报告。
省级质检部门应当及时将缺陷调查报告报送质检总局。
第二十一条 质检总局可以组织对汽车产品进行风险评估,必要时向社会发布风险预警信息。
第二十二条 质检总局根据缺陷调查报告认为汽车产品存在缺陷的,应当向生产者发出缺陷汽车产品召回通知书,通知生产者实施召回。
生产者认为其汽车产品不存在缺陷的,可以自收到缺陷汽车产品召回通知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质检总局提出书面异议,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生产者在15个工作日内提出异议的,质检总局应当组织与生产者无利害关系的专家对生产者提交的证明材料进行论证;必要时质检总局可以组织对汽车产品进行技术检测或者鉴定;生产者申请听证的或者质检总局根据工作需要认为有必要组织听证的,可以组织听证。
第二十三条 生产者既不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通知书要求实施召回,又不在15个工作日内向质检总局提出异议的,或者经组织论证、技术检测、鉴定,确认汽车产品存在缺陷的,质检总局应当责令生产者召回缺陷汽车产品。
第四章 召回实施与管理
第二十四条 生产者实施召回,应当按照质检总局的规定制定召回计划,并自确认汽车产品存在缺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或者被责令召回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质检总局备案;同时以有效方式通报经营者。
生产者制定召回计划,应当内容全面,客观准确,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召回措施的有效性负责。
生产者应当按照已备案的召回计划实施召回;生产者修改已备案的召回计划,应当重新向质检总局备案,并提交说明材料。
第二十五条 经营者获知汽车产品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租赁、使用缺陷汽车产品,并协助生产者实施召回。
第 二十六条 生产者应当自召回计划备案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过报刊、网站、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发布缺陷汽车产品信息和实施召回的相关信息,30个工作日 内以挂号信等有效方式,告知车主汽车产品存在的缺陷、避免损害发生的应急处置方法和生产者消除缺陷的措施等事项。
生产者应当通过热线电话、网络平台等方式接受公众咨询。
第二十七条 车主应当积极配合生产者实施召回,消除缺陷。
第二十八条 质检总局应当向社会公布已经确认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生产者召回计划以及生产者实施召回的其他相关信息。
第二十九条 生产者应当保存已实施召回的汽车产品召回记录,保存期不得少于10年。
第三十条 生产者应当自召回实施之日起每3个月向质检总局提交一次召回阶段性报告。质检总局有特殊要求的,生产者应当按要求提交。
生产者应当在完成召回计划后15个工作日内,向质检总局提交召回总结报告。
第三十一条 生产者被责令召回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进口缺陷汽车产品,并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实施召回。
第三十二条 生产者完成召回计划后,仍有未召回的缺陷汽车产品的,应当继续实施召回。
第三十三条 对未消除缺陷的汽车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不得销售或者交付使用。
第三十四条 质检总局对生产者召回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或者委托省级质检部门进行监督,组织与生产者无利害关系的专家对消除缺陷的效果进行评估。
受委托对召回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的省级质检部门,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质检总局。
质检总局通过召回实施情况监督和评估发现生产者的召回范围不准确、召回措施无法有效消除缺陷或者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应当要求生产者再次实施召回或者采取其他相应补救措施。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生产者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规定更新备案信息的;
(二)未按规定提交调查分析结果的;
(三)未按规定保存汽车产品召回记录的;
(四)未按规定发布缺陷汽车产品信息和召回信息的。
第三十六条 零部件生产者违反本办法规定不配合缺陷调查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依法予以处理。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具有管辖权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实施;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所称汽车产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规定的汽车和挂车。
本办法所称生产者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生产汽车产品并以其名义颁发产品合格证的企业。
从中国境外进口汽车产品到境内销售的企业视为前款所称的生产者。
第四十一条 汽车产品出厂时未随车装备的轮胎的召回及其监督管理由质检总局另行规定。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同比下滑9.27%!长安汽车最新销量公布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5月06日报道——
5月5日,长安汽车发布最新产销快报。数据显示,2025年4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为19.07万辆,同比下滑9.27%;2025年1-4月累计销量为89.58万辆,同比下滑0.71%。其中,自主品牌累计销量为77.08万辆;自主乘用车销量为56.22万辆;海外销量为20.20万辆;新能源销量为25.61万辆。
官网显示,目前长安汽车旗下主要经营自主品牌包括长安品牌、深蓝汽车、阿维塔科技,长安品牌旗下包括长安引力、长安启源、长安凯程,其中,长安引力以销售燃油车为主,包括长安UNI系列、长安CS系列、长安逸动、长安糯玉米、长安逸达以及新能源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长安汽车旗下新能源品牌大致分为长安启源、深蓝汽车、阿维塔科技,深蓝汽车聚焦增程式车型,阿维塔聚焦高端纯电市场,启源品牌则主打数字智能。
官方数据显示,4月深蓝汽车销量为2.01万辆,同比增长58.0%;阿维塔销量为1.17万辆,同比增长122.6%;截至发稿,长安启源暂未公布4月销量数据,5月1日,长安启源宣布启源Q07订单突破31057辆。从市场表现来看,深蓝汽车和阿维塔销量均有所增长,不过结合长安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表现,其还是明显跑输市场。
合资品牌方面,4月长安福特销量为1.86万辆,同比下滑31.58%;长安马自达销量为0.61万辆,同比增长7.762%。按计划,马自达EZ-60将在8月上市,该车是长安马自达旗下最新推出的新能源车型,基于长安EPA平台打造,定位中型SUV车型,动力上提供增程和混动可选。
作为国内燃油车龙头车企之一,长安汽车在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和产品出海方面的进展非常迅速,但当前燃油车依然是长安汽车维持销量的基盘,但随着燃油车市场持续萎缩以及其它燃油车型的不断挤压,长安汽车在燃油车业务上也面临着不小的竞争压力。
据了解,年内长安汽车销量将超300万辆,市占率升至9.4%,将推出阿维塔06、深蓝S09、长安启源C798、长安马自达J90K等11款全新产品,并将上市13款新能源产品。其中,阿维塔06已在4月上市,推出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版本共计5款车型,官方指导价为20.99万-27.99万元;深蓝S09于2025上海车展开幕日开启预售,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预售价区间为23.99-30.99万元,补贴后预售价区间为21.49-28.49万元。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分享到
网友评论网友评论仅提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官宣!一汽丰田销售总部正式搬迁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正式搬离北京,迁往天津滨海新区的新办公楼。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一汽丰田”)成立于2002年6月,总部位于天津,是丰田汽车在华的首家合资厂商,分别在四川
雷军:小米YU7订单远超预期,不会公布24小时销量
6月27日晚间,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个人微博发文称,自小米YU7昨晚10点开售后,订单远超最乐观的预期。但绝不会因此而沾沾自喜,更不会因此而骄傲自满。深知距离全球行业领导者,还很稚嫩,还有巨大的差距,还有
炮轰米粉愚忠! 东风日产高管致歉
东风日产高管就小米YU7言论道歉
还是2.5L水平对置!第六代森林人国内首发
6月26日,斯巴鲁汽车官宣,新一代森林人正式国内首秀。作为第六代车型,新一代森林人采用全新的内外饰设计,搭载2.5L水平对置发动机,匹配CVT变速箱,新车将于近期在国内上市,但官方并未透露具体日期。外
赛力斯通报!多名网友被治安处罚
6月27日,赛力斯汽车法务部官微发文披露,日前公安机关对龚某某、肖某某、王某等三人依法分别实施训诫、治安处罚。经调查,该三人使用“vajraG*”、“臣**绣”等多个网络账号在小红书、百度贴吧、微信群
资讯
官宣!特斯拉四季度“变相降价”
9月30日,网上曝出特斯拉国产车将大幅降价传闻,消息称,特斯拉国产车型Model 3和Model Y将进行大幅降价,其中Model Y的降价幅度最高达4万元,最终Model Y后轮驱动版车型的起售价可
预计2030年电动汽车将会被氢能源汽车所取代
德国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最近宣称,电动汽车最终将被氢动力汽车取代。大陆集团企业传播和公共事务主管Felix Gress博士认为,与柴油和汽油车相比,电池驱动汽车的性价比较低。尽管Gress承认,如今电动汽车炙手可热,正成为汽车行业的关注焦点,但其预计,未来十年左右,市场将逐渐转向氢燃料汽车。“目前燃料电池车还未成熟到大规模投入使用,但到2030年,我们将看到这一趋势,尤其是在长途客车和卡车领域。我认...
小米汽车聘用宝马iX的设计师李田原 网友:会不会有大鼻孔?
9月1日,小米公司发言人 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宣布正式完成了工商注册,公司名称为“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亿元人民币,雷军被人担任法人,总部落户在首都北京。此外,小米方面还发出的一张照片显示,
终于承认错误,特斯拉在国内宣布召回
2月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称,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将自今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13年9月18日至2018年2月20日期间的部分进口Model S车辆,共计20428辆;召回生产日期在2016年3月12日至2018年2月16日期间的部分进口Model X车辆,共计15698辆。召回原因是部分车辆装载有eMMC多媒体存储卡,该存储卡具有行业标准的3000次编程/擦除周期,但随着时间...
特斯拉国产Model Y 涨价!
3月20日,据《财联社》报道,特斯拉中国内部称,特斯拉即将在4月1日官方涨价,Model Y车型售价调高5000元人民币;同时,现行的8000元官方现车保险补贴政策、最高10000元的车漆减免政策也将
撰稿人
最新24H热点 更多24H热点 >
最新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汽车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行业报导 更多行业报导 >
热点新闻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