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0月02日报道——
9月30日,网上曝出特斯拉国产车将大幅降价传闻,消息称,特斯拉国产车型Model 3和Model Y将进行大幅降价,其中Model Y的降价幅度最高达4万元,最终Model Y后轮驱动版车型的起售价可能会降至27万-29万元。但没过多久,特斯拉方面就澄清这一消息是不实信息。针对国产车型将进行大幅降价的传闻,特斯拉作出回应表示:“该消息并不属实”。
而在10月1日国庆节当天,特斯拉又举起“价格屠刀”。特斯拉在官方微博宣布再度推出保险补贴活动。特斯拉官方公布的海报显示,在2022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间下订并完成交付的Model3和ModelY全系车型(仅适用于未上牌车辆),车主若选择通过特斯拉合作保险机构购买相应保险,可享受保险补贴7000元。也就是说,特斯拉这一保险补贴活动会持续至今年底。
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特斯拉也曾推出类似活动。此前特斯拉内部邮件显示,在2022年9月16日-9月30日期间交付的国产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车主,如果选择购买特斯拉店内保险,且保险包含交强险、车损险的,均可享受8000元的保险补贴,保险补贴形式为在交付尾款时直接减免车价8000元。保险补贴政策涉及国产全新车型,除此之外,展车和非全新车(未上过正式牌照)亦可享受这一优惠政策。随后特斯拉官方确认了这一消息。不过,该优惠政策出来后特斯拉就被质疑是“变相降价”,同时引发了部分车主的不满。
特斯拉会“降价”并不是空穴来风,今年7月份,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社交平台上回复粉丝提问的“特斯拉是否有计划降低售价以应对疫情和供应链困境?”问题时表示:“如果当前的通货膨胀得到缓解,特斯拉可以降低车型的售价”。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也曾:“提高几次售价后,特斯拉汽车价格已经到了比较尴尬的程度。未来某个时候特斯拉可能会下调售价,但这并非承诺。”
而针对上市“变相降价”说法,特斯拉某门店销售对媒体表示,补贴主要原因是处理积压的车辆库存,所以9月30号之前购车都会有8000元的补贴。该销售称,此前积压的现车库存已经卖光了,简单来说,特斯拉推出优惠活动更多的是为了冲刺月末交付量。
据特斯拉中国官网了解,目前特斯拉在国内共有Model 3和Model Y两款国产车型,其中特斯拉Model 3后轮驱动版售价27.99万元,高性能版售价36.79万元;Model Y后轮驱动版售价31.69万元,长续航版售价39.49万元,高性能版售价41.79万元。
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生产线完成改造升级,产能得以提升,升级后其年产能由45万辆提升至75万辆,由此特斯拉在华车型交付周期也大幅缩短。从官网公布的交付日期看,目前Model 3、Model Y所有车型最短预期交付时间均有所缩短,其中国产Model 3后轮驱动版和高性能版预计交付期为4-8周;而国产Model Y后轮驱动版预计交付期为1-4周,Model Y长续航版和Model Y高性能版交付期均为4-8周。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特斯拉在华销量由一季度的31万辆下滑至25.47万辆,其中8月份中,特斯拉在华交付新车76965辆,其国内市场交付34502辆。具体车型上,Model 3的上险量仅为3847辆,成为新能源销量前十五榜单中唯一同比下滑的车型。至于特斯拉中国推出提车享受7000元保险补贴促销活动后能否提振其四季度交付量,令全年业绩报告更好看一些则有待验证。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北京时间8月19日,电动汽车初创企业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下称“FF”)对外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FF经营性亏损约4810万美元,较2024年Q2的50
8月18日,长安汽车旗下紧凑型轿车——新款长安逸动(官方称之为“第四代逸动”)正式亮相。作为新款车型,新车外观和内饰均发生明显变化,并对多项功能配置进行优化调整,动力上则继续搭载1.5T涡轮增压发动机
8月18日,捷途山海L7 PLUS正式预售,新车共推出款车型,售价区间为万元。综合此前报道,捷途山海L7 PLUS定位为中型SUV,提供2+3式5座和2+3+2式7座布局,搭载1.5T插混动力(昆仑超
8月19日,蔚来官宣,蔚来全系100kWh长续航电池包(包含400V、900V平台)价格及对应整车购买起售价进行调整,蔚来100kWh长续航电池包价格从12.8万元下调至10.8万元。同时,选择整车购
8月18日,零跑汽车正式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成为首家发布中期业绩的新势力厂商。财报显示,上半年零跑汽车营业收入242.50亿元,同期为88.45亿元,同比增长174.1%,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