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下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其官网头条位置发布了《反对深圳市政府实行汽车限购政策》的通稿,内容如下:
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反对通过采取简单的限行限购的政策方法,解决城市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的问题。
二、我们认为要解决城市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地方政府应该借鉴发达国家采取经济手段治理拥堵经验,科学选择限行措施;进一步鼓励旧车报废,推进以旧换新,做好黄标车的淘汰工作;重新构建适应汽车社会的城市道路规划发展战略,加强交通管理、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我们希望地方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深圳市政府做的不错,但对于此次限购政策的实施,我们表示反对。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最新周销量榜单发布!理想问界挤进新能源品牌前三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7月09日报道——
7月9日,理想汽车如期发布2024年第27周(7月1日至7月7日)最新一周销量榜单,榜单包括中国市场新能源品牌TOP10销量、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TOP10销量和中国豪华品牌TOP10销量。
先来看看中国市场新能源品牌销量榜单,榜单前五名中,排名变动比较明显的是理想汽车和问界,周销量分别为0.80万辆和0.79万辆,分别进入榜单第二和第三名。作为对比,上一周(6月24日至6月30日)两者周销量分别为1.30万辆、1.25万辆,排名第三和第四名。
比亚迪以5.88万辆的周销量蝉联榜首,也是该榜单唯一一家销量过5万辆的品牌,不过相比于上一周销量有所下滑。作为对比,上一周比亚迪以7.58万辆的周销量蝉联榜首。埃安和五菱均挤进榜单前五名,周销量分别为0.68万辆和0.67万辆。
特斯拉跌出前五名,以0.65万辆的周销量排名榜单第六名。目前特斯拉国内在售车型包括Model 3和Model Y,其中Model Y占总销量的绝大部分。以6月零售销量为例,数据显示,6月Model Y销量为41110辆,而Model 3为18151辆。
7月1日,特斯拉推出“五年0息”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相比于标准年费率2.5%,可省下超2万元利息,也算是变相降价。此外,7月4日,《江苏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团体组织2024-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框架协议采购》已获公示,特斯拉Model Y进入江苏省政府新能源用车采购目录;另据上海“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官微透露,临港新片区的数家国企,包括城投兴港集团和临港投控集团,已采购Model Y作为企业功能用车。至于上述动作能否刺激用户购车则有待验证。
除上述品牌外,包括蔚来汽车、极氪汽车、零跑汽车和小米汽车也均进入新一周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榜中,周销量分别为0.53万辆、0.38万辆、0.38万辆、0.37万辆。
再来看看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TOP10销量榜单,理想汽车仍是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冠,周销量为0.80万辆,高于问界的0.79万辆,两者销量相差0.01万辆,当前两者的竞争仍激烈。蔚来汽车进入前三名,周销量为0.53万辆,相比之下,小鹏汽车的表现则有些落寞,以0.18万辆的周销量排名榜单第八名。
极氪汽车、零跑汽车进入榜单前五名,周销量均为0.38万辆,此外,包括小米汽车、深蓝汽车、腾势汽车和智己汽车进入榜单前十名,周销量分别为0.37万辆、0.34万辆、0.17万辆和0.13万辆。其中,智己汽车排名第十名。据了解,智己汽车是上汽集团的子公司,由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张江政府联合成立,定位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目前在售车型包括智己L7、智己LS7、智己LS6、智己L6车型。其中,智己L6是该品牌旗下第四款车型,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车,于5月13日上市,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上市权益价为19.99万-32.59万元。
需注意的是,虽然智己汽车背靠上汽集团,并且已布局四款车型,但其在车市中一直不温不火。以2023年销量数据为例,2023年智己汽车累计销量为38253辆,与主流车企相差甚远,这也意味着“如何实现从质向量的突破“仍是智己汽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再来看看中国豪华品牌TOP10销量榜单,从榜单品牌排名看看,新一周奔驰反超宝马位列第一,周销量为1.31万辆,宝马和奥迪周销量分别为1.19万辆、1.08万辆。作为参考,上一周宝马、奔驰、奥迪周销量分别为2.46万辆、2.00万辆、1.92万辆。
理想汽车排名第四名,周销量为0.80万辆。理想汽车之后的车企分别为问界、特斯拉、蔚来、极氪、雷克萨斯、沃尔沃,周销量分别为0.79万辆、0.65万辆、0.53万辆、0.38万辆、0.33万辆和0.24万辆。
目前全球汽车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此背景下,豪华车市场也开始洗牌,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豪华品牌正经历阵痛,此前包括宝马、奔驰、保时捷等车企均开启降价促销以换取销量。虽然当前豪华车市场的大盘还在,但传统豪华车与新能源豪华车也开始出现销量分化,随着车市的革新,豪华品牌将面临更多的考验。
总体来看,不管是中国市场新能源品牌、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还是中国豪华品牌,当前各品牌之间的竞争仍非常激烈,尤其是进入下半年后将迎来更激烈的份额争夺战。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分享到
网友评论网友评论仅提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重大调整!奇瑞成立国内事业群
今日,据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发布内部信宣布因发展需要进行业务大整合,从今天起成立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艾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原星途品牌国内业务事业部组织及职能职责整体纳入奇瑞品牌国内业
野马汽车人事变更!
7月5日,天眼查信息显示,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野马汽车”)发生工商变更,王德金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经理职务,由李世伟接任。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为四川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
有状况?极越CEO夏一平微博复更
7月6日,微博停更许久的极越CEO夏一平恢复了更新,在微博转发了两条关于极越汽车的相关内容。其中,一条视频内容为一位极越01车主发布卖车的视频,该车主谈到了自己的购车经历、用车感受及关于极越01的一些
蔚来江淮合资公司决议解散!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注销备案公告,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公告期为6月10日至7月24日。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于2021年3月成立,法定
创近8年新高!长安汽车半年销量发布
7月3日,长安汽车发布2025年6月以及上半年产销快报。数据显示,2025年6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为23.51万辆,同比增长4.48%;上半年累计销量为135.53万辆,同比增长1.59%,创近8年新高
资讯
长城无偿转让“登陆舰”予比亚迪 网友:投桃报李
2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发布商标转让/转移公告。公告显示,长城汽车将“登陆舰”商标无偿转让予比亚迪,转让公告中涉及的商标“登陆舰”,国际分类为12。据查询得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4月2日申请“登陆舰”商标,并在2021年10月21日正式注册通过,专用使用年限为2021年10月21日至2031年10月20日。2021年11月2日,长城汽车将该商标转让予比亚迪,并于2022年2月9...
丰田亚洲龙获中保研多项G(优秀)评价,维修经济性为P(差)
中保研旗下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日前,再放测试新成绩,车型为备受关注的一汽丰田亚洲龙。据悉,该车由一汽丰田自愿申请测试,测试车型为2019款 2.5L 进取版,官方指导价为20.88万。在此次四项测试中,亚洲龙的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安全辅助评价都为G(优秀),低速碰撞与维修经济性为P(差)。在15km/h正面碰撞得5分(满分30分),结构耐撞性得5分(满分6分),维修经济性得分为0分...
华晨宝马召回超12万辆汽车,涉及3系、1系及M3及Z4车型
日前,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及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即日起召回以下汽车,共计121381辆。召回车型:(一)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10年1月12日至2011年11月4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华晨宝马318i、320i、325i及X1汽车,共计32817辆。(二)宝马(中国)汽...
多家车企或将贴AITO车标
据多家媒体报道,华为合作的奇瑞、北汽、江淮的车型或都将采用AITO车标,届时华为的智选车模式将获得进一步扩张。今年11月底,市场有消息称北汽与华为联合研发一款全新车型,新车将采用类似华为智选的合作模式
又一例!奔驰新车高速转向失灵,4S店同意换车
奔驰新车转向失灵事件已发生过多起,一些车主在热点舆论下得以走汽车三包政策获得退换车,但也有部分车主遭遇维权难。早前报道广东东莞女车主购买的奔驰C260轿车在高速上方向盘突然转不动,十分危险,维修后又出现2次方向盘转不动的情况,要求4S店退换车却遭到拒绝,在媒体曝光、消委会及监管局的协调下,奔驰4S店最终同意为车主更换同款同色新车。据媒体报道,今年年初,东莞汪女士在东莞南城奔驰4S店花费34万多元购...
撰稿人
最新24H热点 更多24H热点 >
最新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汽车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行业报导 更多行业报导 >
热点新闻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