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豪车市场已经驶入快速增长的轨道,绝大部分豪车品牌在华要么稳步增长,要么狂飙突进地野蛮生长。
与这种大趋势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兰博基尼惊心动魄的销量下滑:2012年,兰博基尼全球销售2083辆,同比增长30%,中国销售320辆,同比下跌6.4%;2013年,兰博基尼全球销售2121辆,同比增长1.8%,中国销售267辆,同比下跌16.7%;今年前三季度,兰博基尼在中国仅销售了144辆,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为240辆,同比下跌高达40%。
其他豪车品牌在中国市场乘风破浪、攻城掠地,而兰博基尼不仅停滞不前,而且销量“一泻千里”,这不得不引起兰博基尼汽车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史蒂文·温科尔(Stephan Winkelmann)和负责中国市场的安德里·巴尔迪(Andrea Baldi)的深刻反思。
中国消费者对欧洲品牌和产品情有独钟。兰博基尼作为德国大众汽车的“形象工程”以及全球顶级跑车制造商和欧洲奢侈品标志之一,为什么被中国消费者抛弃?
政策影响
在全球经济最困难的2008年,兰博基尼想起了中国,并且迅速打开局面。2010年,兰博基尼在华销售206辆,增长150%;2011年销售342辆,增长66%。但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从2012年至今,兰博基尼在华遭遇了“三连跌”,而且一次比一次跌得狠。现在兰博基尼全球和中国区都在为在中国市场“止跌”而努力拼搏。
当然,滑落归滑落,中国目前仍然是兰博基尼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从一些具体数据,我们可以掂量出中国市场对兰博基尼的重要性。目前兰博基尼全球有129家经销商,其中中国市场有20家(含港、澳地区),占比超过15%,中国市场销售占其全球比量超过10%。
影响兰博基尼在华销售的因素,除去保时捷、法拉利[微博]、宾利、玛莎拉蒂等竞争对手对兰博基尼的拼命“挤兑”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兰博基尼在中国水土不服,或者说,兰博基尼还没有熟悉中国的消费环境。
具体来说,从宏观层面来看,三个因素制约兰博基尼在中国拓展。
一是具体的消费大环境。虽然兰博基尼不是诞生于斗牛圣地西班牙,而是诞生于意大利,但其创始人费鲁吉欧·兰博基尼却把兰博基尼定位为一头浑身充满力气,正准备向对手发动猛烈攻击的犟牛。当年费鲁吉欧·兰博基尼驾驶法拉利时,发现法拉利用的发动机居然是与自己制造的拖拉机一模一样的发动机,他向法拉利负责人恩佐·法拉利反映情况,结果受到了对方的奚落和讥讽。为争一口气,费鲁吉欧·兰博基尼决心研发生产出一款比法拉利更牛、更过硬的超级跑车。所以,兰博基尼是大功率、高速度的运动型跑车,希望让驾驶者享受到驾驭激情和乐趣。
但这种纵横驰骋的野性,与中国人崇尚的四平八稳的中庸个性背道而驰。中国适合飙车的场合不多,现在交通执法越来越严,可能用户一只脚踩在离合器上,一只脚已经踩在法律底线上。现在是人人都握着“新闻麦克风”的“双微时代”,大家都不愿触犯雷区,而是选择低调行事。
二是兰博基尼的产品与节能减排政策严重相悖。兰博基尼的吸引人之处,在于其引擎技术确有过人之处。兰博基尼官方称其旗下的旗舰超级跑车Aventador在引擎市场中是没有竞争对手的,12缸自然吸气式发动机性能非常卓越。而其他竞争对手的发动机可能是V8或涡轮增压发动机,比起兰博基尼来,有相当大的差距。但这种大马力超级跑车,在一线城市的北上广深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如果把这些跑车买过来,却发现英雄无用武之地,岂不成了摆设,还有什么意义呢?而北上广深是这些超级跑车的主要市场。在享受驾驶乐趣与遵守法律之间,越来越多的理性消费者选择了后者。
三是反腐和反垄断政策让兰博基尼很受伤。大家都清楚,兰博基尼相当一部分买主是“官二代”。中国持续深入的反腐,严重影响到这部分买主的需求。而目前国家相关部委正在轰轰烈烈推进的反垄断调查,也直接影响了兰博基尼的销售。中外市场上,兰博基尼的价格差,既是阻碍中国消费者亲近兰博基尼的关键因素,又是这种反垄断推进的根源。
对比兰博基尼在中美市场的起售价,兰博基尼LP550-2 Coupe在美国的起售价为111.32万元人民币(6.1365, -0.0052, -0.08%),在中国为358万元人民币;兰博基尼LP560-4Coupe在美国的起售价为123.62万元,在中国为388万元;兰博基尼LP560-4 Spyder在美国的起售价为137.94万元,在中国为428万元;兰博基尼LP570-4 Coupe在美国的起售价为145.90万元,在中国为490万元;兰博基尼LP570-4 Spyder在美国的起售价为152.26万元,在中国为477.80万元。
兰博基尼一到中国,价格就涨了两三倍,是中国人比美国人有钱,还是兰博基尼把中国消费者当傻子?
或许兰博基尼会辩解说,中国进口税太高。但可以肯定,即使加上进口税,完全没有必要定这么高的价。这种超大价差,确实让中国消费者心理极不舒服。国家反垄断相关部门,把豪车作为反垄断重要目标,也就全在情理之中。
质量和研发问题
产销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超豪华车保持自己个性的重要法宝。
但为保持领先地位,提升核心竞争力,超豪华车又不得不在研发上不惜血本,重金投入。
据兰博基尼自己透露,每年要把营业收入的20%投入研发上——这个比例甚至比其利润率还高。2013年兰博基尼营业收入约为7亿美元,按此推算,2013年兰博基尼的研发费用约为1.4亿美元。
如果高额研发投入,能够保持住产品的卓越质量性能,能给产品带来革命性变化并实现产品差异化,那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兰博基尼的情况并非这样。至少从目前来看,这种巨额的研发投入产生的效果却不如预期。兰博基尼的研发,应该要解决兰博基尼面向未来的根本性的问题,也就是激情速度体验与节能减排的矛盾。但从现在来看,兰博基尼基本上是排斥往新能源汽车方向发展的,因为兰博基尼官方认为如果使用插电式混合动力,电池就会增加车重,从而降低汽车操控性,降低驾驶乐趣,有悖于兰博基尼作为超级豪华跑车的初衷。其实,这个问题存在的根源还是在于兰博基尼的技术跟不上——当然,谁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将毫无悬念地创造历史。
在平台选择上,兰博基尼显得很“大众”,没有差异性可言。Huracan Lp 610-4采用的是奥迪MSB平台。Urus采用的是大众MLB平台,宾利SUV、新一代奥迪Q7,保时捷卡宴、大众途锐用的都是这个平台。这种共用平台,让消费者感觉不到兰博基尼作为超豪华的稀缺和珍贵。如果没有这种感觉了,让消费者拿什么来爱你?Urus是兰博基尼推出的SUV概念车,这个项目虽然获得了大众总部批准,但迟迟未能敲定。这种缓慢的市场反应速度,也从侧面体现了兰博基尼的研发能力。
在兰博基尼发展历史上,因为入不敷出被卖身的事情时有发生。1963年创立的兰博基尼,1980年破产,被出售给瑞士Mimran兄弟公司,1987年再被转让给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1998年才被德国大众收购,划归奥迪管。这些不能不让兰博基尼时刻铭记在心。
重视研发,也没有让兰博基尼登上“质量神坛”。
此前,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消息,由于碳陶瓷刹车系统在含盐量极高的环境下使用后,可能由于应力腐蚀导致后轴侧连接制动盘与制动盘毂之间的不锈钢螺钉受损,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使制动距离轻微增加,存在安全隐患,从而被召回,受影响车辆包括2007-2009年兰博基尼盖拉多263辆,2006-2010年生产的Murciealgo Spyder404辆。
作为汽车,因质量问题被召回,本来就让消费者十分关注。作为超豪车品牌因为质量问题被召回,确实让消费者无法承受。兰博基尼召回数量虽然不大,但由于其销量本来就少,这种数量的召回,在兰博基尼销售量总数中,是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的,甚至某款车型召回占比高达100%。
来源:法治周末 曾高飞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奇瑞收购东南汽车实控方!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3月09日报道——
天眼查信息显示,3月8日,福州青口控股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全资股东福州左海汽车有限公司退出,新增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全资股东,同时,刘昌安卸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由温强康接任。
今年1月,上海市监局网站发布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公示显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州左海汽车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奇瑞股份收购左海汽车拥有的福州青口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
资料显示,福州青口控股有限公司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成立于2023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温强康,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是一家以从事汽车制造业为主的企业。目前该公司共获得一轮融资,投资方为奇瑞汽车。
而退出的股东福州左海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5月,法定代表人为刘昌安,注册资本50000万人民币,该公司由福州左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需要注意的是,东南汽车的实控方正是福州左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这也意味着此次奇瑞汽车完成了对东南(福建)汽车的收购。
实际上,早在2021年10月,福州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曾披露过一些东南汽车和奇瑞合作的线索。当时,一场名为“加快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曾在福州滨海新城举行。会议上,闽侯青口汽车工业园区的代表特别提到,“紧密联系奇瑞、上汽公司,主动对接前途、牛仁等造车新势力,力争招引一家整车项目落地。”
到了2022年3月,市场上就有关于东南汽车与奇瑞汽车合作的传闻。据媒体报道,彼时,一份关于奇瑞商用车与东南汽车合作规划的PPT在网上曝光,内容显示,东南汽车与奇瑞达成对赌协议,愿意以80%股权换取奇瑞技术支持,核心是奇瑞以技术入主东南汽车,销量达标后东南汽车无偿将80%股权转让给奇瑞。
根据规划,奇瑞对东南汽车收购的第一步是以“贴牌车”的形式在2022年实现2.4万辆销量目标,以此帮助东南汽车保全生产资质。2023年,奇瑞为东南汽车投产三款改型产品,同时本地生产东南牌新能源或代工奇瑞车型,共同实现7.5万台的销量目标,完成目标后奇瑞商用车即可控股东南汽车。2024年后,双方将联合开发三款全新车型,并在2024年达成15-40万台的销量目标,同时将建设25万台年产能的新工厂。此外,双方将在未来10年完成306万辆的销量,营收达到2730亿元,将带动零部件及相关产业价值2178亿元,合计近5000亿元。
到了2022年4月,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官网发布了一则关于《福州市工信局产业链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内容也提及“与奇瑞汽车签署了《东南汽车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资料显示,东南(福建)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南汽车”)成立于1995年,由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福汽集团)、华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威股份”)以及日本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下称“三菱汽车”)三方共同组建,其中福汽集团持股50%,其它两家公司各持股25%。2021年4月东南汽车发生股权变更,原持股25%的三菱汽车退出,由福州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福州交投”)接棒,此后东南汽车再次发生股权变更,闽侯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闽侯建投”)入股东南汽车。目前该公司由福州左海控股集团、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闽侯建投投资集团以及华威股份投共同持股,其中,福州左海控股集团持股77.833%,为控股股东。
从发展时间来看,东南汽车属于老牌自主车企,在发展之初通过台湾中华汽车引进三菱汽车的整车制造技术,成为国内备受关注的车企之一。东南汽车产品线覆盖轿车、SUV、商用车等多个领域,现有SUV系列车型包括东南DX5、东南DX7、东南DX3;轿车系列车型包括东南A5翼舞等;新能源汽车包括新能源得利卡和东风DX3 EV40。
2021年东南汽车销量约为7265辆,同比下滑51.85%;2022年全年东南汽车累计零售销量为24930辆,其中销量最高的车型为东南DX8,累销8016辆。而截至2023年9月,东南汽车累计销量为759辆,此后未公布具体的销量情况。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分享到
网友评论网友评论仅提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6月汽车投诉榜出炉
据《车质网》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共受理车主有效投诉信息息13,870宗,环比微降1.3%,同比上涨26.4%。其中,受理的有效投诉信息共涉及942款车型,其中投诉达两位数(含)以上的车型275
特斯拉下调香港Model 3售价!
据报道,7月4日,特斯拉宣布下调香港地区Model 3售价,其中,部分车型税后折扣最高达18%。具体来看,Model 3入门版车型“一换一”售价减至249000港元;Performance版车型“一换
魏牌暴涨247%!长城汽车最新销量公布
7月1日,长城汽车对外发布2025年6月以及1-6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6月长城汽车销量为110690辆,同比增长12.86%,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36405辆。今年1-6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为5697
全面上涨!上汽集团销量公布
日前,上汽集团公布销量快报显示,2025年6月整车合计销量365,331辆,同比增长21.56%,1-6月累计销量2,052,608辆,同比增长12.35%。其中,2025年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20,
零跑汽车登顶!上半年新势力厂商销量榜出炉
当前,新势力车企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截至2025年上半年,造车新势力“头把交椅”易主。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销量前三新势力分别为零跑汽车、鸿蒙智行、理想汽车,交付量分别为221664辆、204658
资讯
芯片短缺价格飙涨近5倍, 全球汽车已累计停产299万辆
据AutoForecast Solutions最新的数据显示,由于芯片短缺的持续影响,全球汽车累计停产数量已达299万辆。同时AutoForecast Solutions也预测,芯片问题将持续发酵,最终可能会造成全球汽车停产将达到409万辆。
全新SUV观致7实车现身,定价将高于观致5
在车市持续低迷的环境中,部分不能及时提升品牌竞争力的车企无疑被迅速边缘化,对于国内一些没有价值支撑的自主高端品牌更是如此。为缓解当前自身“尴尬“的市场表现,观致品牌于今年4月发布了一款全新SUV车型观致7。
比亚迪新能源销量暴涨,燃油车停产倒计时?
在疫情和缺芯的双重打击下,传统“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不仅消费者没车可买,经销商也没车可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此前预测,由于芯片供应不足的影响,年内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9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158.0万辆,同比下降17.4%。不过,新能源汽车市场却异常火爆,几日前对外公布销量的“蔚小理”等多家造车品牌中,蔚来和小鹏销量首次超过万辆,而昨日比亚迪也公布了最新汽车销量数据,其9月汽车销量为79037辆...
疑是小鹏汽车断轴!网友:太不“结实”了吧?
前不久小鹏汽车才因为维权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近日,又有一个关于小鹏汽车断轴的视频在网上广泛流传。从视频来看,一辆黑色的小鹏汽车“跪”在路基旁边,此时已经开启双闪,小鹏汽车的左前轮受损严重,不仅出现断轴,轮毂也破损严重已经变成两半。据爆料称,事发地点是在广州新港西路沿线上中大南门对面,一辆疑是有朋出行的小鹏共享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意外撞击到路基而发生了断轴,并且了解到事发时,行驶速度还不是很不快,大概...
一口价17.69万元起!全新探岳L上市
3月1日,大众全新探岳L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款车型,售价区间为万元。作为现款探岳的换代车型,全新探岳L基于大众MQB evo平台打造,新车继续提供标准版和R-Line版车型,并对轴距进行加长,提供30
撰稿人
最新24H热点 更多24H热点 >
最新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汽车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行业报导 更多行业报导 >
热点新闻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