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是每个人每天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全球每年因为交通事故而死伤的人数不计其数。交通事故具体有那些类型?每年国内又有多少人因为交通事故而身亡呢?
【2012年数据源自中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第十六届四大洲国际道路安全大会”开幕式讲话】
珍爱生命 远离货车
“珍爱生命 远离货车”这句话大家都很熟,原因就是网上报道的交通事故,大部分是因为货车所导致的。而事实也证明货车在是交通事故中的一大罪魁祸首。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货车交通事故造成18621人死亡,约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28%,接近三分之一。所以还是那句话:珍爱生命,远离大货车。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比第二大的是十字路口交通事故。据公安部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接报涉及人员伤亡的路口交通事故4.6万起,造成1.1万人死亡、5万人受伤,死亡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17%。
由于驾驶技术不熟练的新手导致的交通死亡率也不低,约占15%,。截止至2012年底,国内驾驶人突破2亿人。去年由于驾龄不满1年的驾驶人交通肇事导致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上升22.6%和25.7%,死亡人数占机动车驾驶人肇事总数的15.4%。
此外,超速驾驶也是交通事故中的主要元凶之一,2012年全国共查处超速行驶9000多万起,因超速行驶肇事导致7000多人死亡,是导致交通事故最多的交通违法行为。
近年来国内交通死亡人数有所下降
近10年来,国内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有所下降,其中2002年达到最高峰,接近11万人死于交通意外。从2009年以来,开始降到7万辆以下,2011年达到近10来最低记录,为6.2万人。这一年的公安部开始大力严查醉酒驾驶。
看完国内的,我们再来看看美国近几年来的情况,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afety Council,缩写NSC)的统计,2010年美国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为35332人,2011年为34700人,2012年为36200人。从数量上来看,仅占国内人数的一半左右。
交通安全规则是我们从小就接触到的东西,“红灯停,绿灯行”这句小时候的口头禅,现在正被各种生活节奏快、赶时间等借口所取代,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酒驾、醉驾、超速、超载等一些列交通违法行为,每天都在不停上演,换来的代价就是每年交通事故的“可观”数字。交通安全,是该好好反省一下。【汽车营销分析】
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比亚迪:到2025年在日本开100家门店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8月22日报道——
据共同社报道,比亚迪日本分公司社长刘学亮受访时表示,公司力争到2025年在日本开设100家电动汽车销售门店,但目前没有在日本建厂的打算。刘学亮表示,比亚迪在日本开展IT相关电池业务已有23年,也向福岛县、京都府和冲绳县等提供了电动大巴,因此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并发售EV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7月21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日本分公司(BYD JAPAN株式会社)在东京举办品牌发布会,比亚迪宣布决定从2023年1月开始正式在日本市场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元PLUS、海豚、海豹三款新能源车在当天的发布会上亮相,将陆续于明年在日本市场发售。为更好地服务日本市场,比亚迪计划到2025年实现在日本全部都道府县设立销售服务网点。
日本是一个岛国,汽车工业十分发达,但丰田、本田、马自达、日产等本土品牌占据了日本市场90%的市场份额,无论是德系还是美系,在这一市场都难以找到发展方向,而作为中国品牌的比亚迪,却开始重新审视日本市场,并作出尝试。那么,比亚迪进军日本市场真的有市场优势吗?
根据日本汽车经销商协会公布的按燃料类型的销售数据,2021年日本新销售的普通汽车总数将约为240万辆,其中21139辆为电动汽车,电动汽车销量约占总汽车销量的0.9%。众所周知,作为全球第三大汽车消费国的日本,其对于电动车发展尤为消极,消费者本身也对电动车不太感冒,而丰田、本田、日产等车企宣布全面进军电动汽车市场,更多的是被迫进入。
虽然日本新能源电动车的销量不多,但即便仅有不到1%的市场份额,还是被日本本土品牌份额,例如日产聆风、丰田普锐斯PHEV等都是日本市场相对热销的电动车型,而即便是特斯拉,以进口方式进入日本的Model 3车型销量甚至不及上述两款车型。据日本汽车进口协会(JAIA)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纯电动车销量为8610辆,其中包括特斯拉在内的纯电动车销量为5232辆。
从此角度来看,比亚迪进入日本市场发展很简单,但是想要取得一定的成绩却很困难。与其它汽车品牌一样,如何让日本消费者接受新能源汽车,特别是中国生产制造的新能源汽车,这是比亚迪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之一。
当然,由风险必然存在机会,日本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低,从侧面也说明了其市场存在巨大的增长潜力,毕竟诸如丰田、本田、日产等本土汽车企业也开始加快电动汽车发展,未来这一市场的机会肯定大于风险,反正市场一片空白,在新能源背景下如何凸显国产电动车的优势也是比亚迪的一大任务。
相比于其它汽车品牌,比亚迪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首先是品牌知名度上,正如比亚迪日本分公司社长刘学亮所言,比亚迪在日本开展IT相关电池业务已有23年,也向福岛县、京都府和冲绳县等提供了电动大巴,比亚迪电动大巴在冥冥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与此同时,作为全球销量第一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作为全球市值第三的汽车公司,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也为在日本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提供了一定的附加值。另外,就连全球销量第一的丰田集团,也与比亚迪开展电动车相关合作。
就目前电动车尚未形成消费主流的日本市场而言,如果中国汽车品牌真的想要弯道超车,趁现在日本本土品牌对于电动车发展还处于犹豫不定的状态,率先布局终究不是什么坏事情。
除了比亚迪之外,一汽红旗也于2021年12月19日宣布在大阪市的JR难波站前开设专卖店,这家专卖店将销售H9燃油车及混合动力车。根据一汽的说法,今年还将会把销售网点拓展到东京及其他城市,并且开始考虑电动车品类的销售。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分享到
网友评论网友评论仅提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新势力最新月销量公布
7月1日,国内不少车企相继对外发布2025年7月交付数据。从大家公布的交付数据来看,交付数量大多都实现了同比增长。6月零跑汽车交付量继续走高,6月零跑汽车交付量为 48006 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
蔚来高管胡成臣发文离职!
6月30日,蔚来技术规划首席专家、助理副总裁胡成臣在微博发文宣布从蔚来离职。胡成臣表示:“毕业了,谢谢大家为我制作的记录视频和制作的毕业典礼。1351天,感谢这段独一无二的旅程。让我休整一段时间,江湖
需重新排队!小米YU7将开启限时改配
7月1日,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发文宣布,小米YU7将在7月6日10:00至7月7日24:00期间,开启限时改配。已锁定订单的非准现车用户可以在这一时间段进行限时改配。雷军表示,欢迎这几天大家到店体验实车
官宣!特斯拉涨价
7月1日,特斯拉宣布,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长续航版本迎来重大产品升级。特斯拉中国网站显示,当前在售的特斯拉Model 3共有后轮驱动版、长续航全轮驱动版、高性能全轮驱动版共计3款车型
新进展!哪吒汽车宣布招募意向投资人
6月30日,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发布《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意向投资人预招募公告》,宣布面向社会预招募意向投资人。管理人表示此举是为了尽快推进合众新能源的破产重整进程,有效盘活资产、实
资讯
卖30万以下!理想L6谍照曝光
日前,一组理想全新SUV——理想L6的路试谍照在网上流传。谍照现实,尽管理想L6被厚厚的伪装所包裹,但仍然可以看出它仍然采用理想家族式的设计语言,前后都采用了贯穿式灯光设计,车身侧面则采用新能源车型流
月销仅200多台,这个高档合资品牌会被迫退市?
DS品牌7月在华销量为120辆,同比下降30.6%,1-7月累计销量达到1841辆,同比下降16.1%。如此低迷的销售情况,位于深圳的长安标致雪铁龙工厂,几乎难以正常运作。有媒体报道,目前DS陷入经销商退网风波,北京地区原本有三家经销商,目前一家已退网,另一家保留售后服务,第三家与东风标致并网继续正常销售,但该店内只有DS7一款车型在售。在高峰时期,DS在华拥有211家经销商网络,从官网查询,目前...
又是大佬!法拉第未来第四位车主诞生
继法拉第未来在上个月交付第三辆FF 91 2.0 Futurist Alliance 车型后,十月又再次迎来了第四位车主。10 月 1 日,法拉第未来官方发文宣布,向 FFIE 长期投资人、全球最大的
上汽大众ID.4X正式投产,将于明年3月上市
10月27日,上汽大众ID.4X正式在上汽大众MEB工厂投产,标志着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正式投放ID纯电动车型。定位纯电动紧凑型SUV的ID.4基于大众MEB平台打造,NEDC综合续航里程超过500km,是大众汽车集团首款纯电SUV产品,预计将于明年3月正式上市。作为大众ID家族的全新车型,在国内将于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同时国产,分别推出两种版本,其中上汽大众命名为ID.4X,一汽-大众命名为ID....
停产多月!某合资品牌无奈宣布:裁员
7月13日,广汽三菱发布《致广汽三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该内部信中带有总经理和执行副总经理的签名。广汽三菱在内部信中表示,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次颠覆性的变革,我们所处的汽车市场正在快速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
撰稿人
最新24H热点 更多24H热点 >
最新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汽车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行业报导 更多行业报导 >
热点新闻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