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5月13日报道——
5月12日,市场有消息称,日本汽车厂商丰田汽车正考虑收购国内造车新势力哪吒汽车,随后这一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针对上述消息,目前双方均表示否认。对此,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品牌沟通部部长徐一鸣回应称:“真没听说!”此外,哪吒汽车方面也回应称,上述消息是谣言。
截至发稿前,尚不清楚上述传闻来源出自何处,但行业普遍认为这一消息多多少少有些不真实。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丰田汽车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是绝对有实力收购哪吒汽车的。虽说当前丰田汽车迫切需要转变战略方向,如果能收购哪吒汽车,或许可以借助哪吒汽车积累的资源和经验加快其在中国市场电动化进程,但目前哪吒汽车的发展仍充满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种收购对于丰田汽车而言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其次,从丰田汽车的企业架构和合资车企布局的角度来分析,目前丰田汽车拥有强大的技术储备和丰富的制造经验,且在中国市场已拥有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两家合资车企,同时豪华品牌雷克萨斯也即将在上海建造独资工厂,从这一层面来说,丰田汽车也是没有必要再收购一家车企的。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在销量规模上已连续五年超越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数据显示,丰田汽车全球销量为1082.148万辆,同比下滑3.7%,但仍远高于其它汽车厂商,连续5年位居榜首。
另据财报显示,2024财年(即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丰田汽车营业额为48.04万亿日元,同比增长6.5%;营业利润为4.77万亿日元,同比下滑3.6%;税前利润为6.41万亿日元,同比下滑7.9%;净利润为4.77万亿日元,同比下滑3.6%。简单来说,2024财年丰田汽车虽然增收但不增利。据最新报道,受美国政府对汽车加征关税拖累,丰田汽车预计2025财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净利润将同比下滑34.9%。
至于哪吒汽车,作为国内曾炙手可热的新势力品牌之一,哪吒汽车是最早获得新能源乘用车“双资质”的企业之一,包括投资资质和生产资质。因此,哪吒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是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底蕴和市场根基。但哪吒汽车和丰田汽车相比,两家车企无论是在规模大小上还是在综合实力上均存在明显的差距,所以这种收购对于双方而言并不实际。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哪吒汽车否认被收购,但外界对哪吒汽车当前处境的担忧仍未消散。自2024年底以来,哪吒汽车已陷入经营困境,先后被曝出裁员、降薪、工厂停产、供应商讨债等负面消息。本月初,哪吒汽车APP“网络异常”话题再次冲上微博热搜,多家媒体报道,从5月2日开始,多名车主反映哪吒汽车APP断网,导致无法正常使用车辆远程操控、蓝牙钥匙等功能失效。此外,哪吒汽车官网也被报道无法访问。有报道认为,哪吒汽车五一假期出现断网问题是因流量欠费,但哪吒汽车否认,哪吒汽车初步断定该现象是系统故障。
当前,哪吒汽车正面临诸多难题。对于目前的哪吒汽车而言,其仍处于资金链吃紧、债务压身的处境,加上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车市竞争异常激烈,在此背景下,哪吒汽车生存空间正被不断压缩。数据显示,2025年1-2月,哪吒汽车累计销量仅487辆,而3月和4月已没有相关的市场数据披露。
虽然此前哪吒汽车就已计划通过E轮融资解决资金问题,但据最新报道,目前这笔资金尚未到账。从目前汽车市场的发展来分析,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已非常迅猛,这也意味着车企需直面更加血淋淋的市场竞争。在这样的环境下,哪吒汽车想要依靠眼前的销量实现资金回笼翻身已不大可能。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据媒体报道,近日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Bosch)称计划将在未来5年进行大规模裁员。裁员规模方面,占公司全球员工总数的3%,高达1.3万人。对于裁员的举措,博世公司人事董事斯特凡・格罗施表示,主要
9月26日晚,长安马自达旗下全新新能源SUV——EZ-60正式上市。据了解,新车是长安马自达旗下第二款纯电车型,也是首款纯电SUV车型,基于长安EPA平台打造,定位纯电SUV车型,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
9月26日,理想汽车旗下全新车型——理想i6正式上市,新车仅推出一款车型,售价为24.98万元。同一日,理想汽车宣布,易烊千玺成为理想汽车首位品牌代言人。据了解,理想i6是理想汽车推出的第二款纯电SU
9月26日,赛力斯股价一度涨停,股价报163.52元/股,总市值突破2600亿,达2671亿元,创历史新高。截至今日收盘,赛力斯股价报收157.22元/股,涨幅5.77%,总市值为2568亿元。9月2
9月26日,小米汽车法务部官方微博发文称:为了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已对92个侵权账号提起诉讼。官方指出,长期以来,部分MCN机构和网络黑水军持续发布不实言论,恶意造谣诋毁小米公司,破坏清朗的网络舆论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