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7月13日报道——
7月11日,汽车博主孙少军09在微博发文称,因价格战导致门店亏损严重,宝马将从7月开始降量保价。另有消息称,宝马中国决定退出持续近一年的 “降价保份额”,通过减少销售量来稳定价格,缓解门店的经营压力。7月12日,针对"宝马中国将退出价格战"传闻,宝马中国表示,下半年宝马在中国市场将重点关注业务质量,支持经销商稳扎稳打。
上月初,宝马因腰斩式大降价引发热议。据媒体报道,市场传闻宝马i3、i5纯电车型出现大幅优惠,其中宝马i3车型5折促销,价格接近“腰斩”,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4S店均有所降价,优惠后裸车是17万多,折扣力度颇大。北京某宝马4S店销售人员表示:“i3 35L大概17万多,以前这价格都不敢说,现在确实是挺合适的,价格到店还能谈。”另外,宝马i5也给出了6万元不等的报价优惠。
在此之前的5月,鉴于市场大背景和国产品牌带来的巨大冲击,宝马给所有经销商门店发函,决定给宝马4S店开出多项大幅度补贴减免政策,包括3%价格折让,帮助缓解经销商的现金流压力、同时逾期付款违约金年利率降至2.5%,滞港车辆仓储费降低50%等等。
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的2023年,降价确实为包括BBA在内的传统豪华品牌带来一定的销量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宝马集团在华销量为82.5万辆,同比增长4.2%;梅赛德斯-奔驰在华销量为76.5万辆,同比增长1.7%;奥迪在华销量为72.9万辆,同比增长14.6%。
但随着自主品牌借助新能源赛道强势崛起,传统汽车豪华品牌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出现明显下滑,导致其终端售价发生松动,在极度内卷的车市背景下,年内,不仅仅只是宝马,包括奔驰、奥迪、保时捷等豪华品牌此前均开启降价促销,但以价换量的策略已不再有明显的奏效作用。
以宝马为例,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宝马集团营收为366.14亿欧元,同比下滑0.6%;净利润为29.51亿欧元,同比下降19.4%。其中,汽车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1%至309.39亿欧元;汽车业务税前净利润同比下滑29.4%至2703亿欧元。销量方面,一季度宝马在中国市场销量为18.77万辆,同比下滑3.8%,成为宝马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唯一销量下滑的主要单一市场。
三天前,宝马集团发布2024上半年销量数据。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宝马集团全球市场累计交付121.34万辆新车(含宝马、MINI、劳斯莱斯),同比下滑0.1%,其中宝马品牌全球销量同比增长2.3%至109.65万辆,不过中国市场则出现下滑趋势,上半年宝马中国累计销量为37.59万辆(含宝马和MINI品牌),同比下滑4.2%。行业人士认为,宝马在华的降价策略并未能带来销量增长。
汽车行业“价格战”从2023年开启至今已有一年半时间,如今更是成为了一场“持久战”,尤其是进入2024年后,国内价格战的竞争非常激烈,越来越多的车企通过降价的方式抢夺市场,导致车企间的价格竞争愈发激烈,新能源汽车价格一降再降。当然,“价格战”的背后是通过降价求生存,以此刺激汽车消费欲望,同时,车企希望以价换量,实现销量增长抢占市场份额,豪华品牌的降价也是为了保持市场份额,但到了今年,传统豪华品牌降价带来的效益已变得微乎其微。
《汽车行业关注》认为,“价格战”也会对车企利润带来巨大的冲击。此前,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也曾表示:“以价换量”的价格战是行业步入深度竞争的既定事实,但“价格战”只短期有效、不可持续,更是不健康的竞争。目前汽车行业正处于价格战竞争时期,宝马退出价格战,“停止降价保份额”的策略能否奏效,有待验证。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以及自主高端化的推进下,如何推出有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也是当下BBA迫在眉睫的任务,诚然,留给包括BBA在内的传统豪华品牌的考验还在继续。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近日,在2025 上海车展上,保时捷官方宣布中国研发中心成立,该研发中心将在今年下半年投入运营。据官方介绍,新建研发中心主要专注于面向中国市场的“软硬一体”信息娱乐系统及驾驶辅助解决方案的开发。据了解
在2025上海车展上,AUDI品牌正式发布首款量产车——奥迪E5 Sportback。据了解,不同于上汽奥迪现有的产品线,AUDI是独立品牌,由奥迪和上汽打造的新品牌,针对中国市场研发,而首款车型奥迪
近日,长城汽车与汽车博主“向北不断电”的名誉纠纷案终于落下帷幕。法院最终判赔该汽车博主赔偿1.5万元,及公开向长城汽车道歉。4月22日,汽车博主“向北不断电”在微博发布致歉声明。内容中,该博主指出法院
据国家企业信息信用公示系统显示,浙江极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浙江枫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同时新增台州吉利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为股东,持股仅0.01%。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极越汽车科技有
据韩国起亚汽车公司官网披露发布年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起亚汽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45万亿韩元,这是起亚汽车自成立以来首次突破百亿,同比增长7.7%。营业利润12.6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9.1%。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