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4月05日报道——
成立12年,一直在边缘市场徘徊的腾势汽车有新动向了。
昨日,比亚迪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在微博发文透露,腾势今年有三款车型发布,涉及MPV、中大型SUV及中型SUV。其表示,腾势高端MPV车型有插电混动两种版本,也配备四驱和两驱系统,价格区间会较宽。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赵长江就已多次在社交平台发布关于腾势高端MPV的预热文案,4月1日,还发布了关于腾势高端MPV的宣传视频。关于腾势MPV早前已有不少有关车辆外观,配置等细节信息曝光。车身外观方面则经过重新设计,全车标配双侧电滑门和四门双层静音玻璃,车内布局为2+2+3,将在今年北京车展亮相。赵长江表示今年将是中高端MPV 市场爆发的第一年。
据了解,腾势汽车是比亚迪与戴姆勒中国在2010年双方按照50:50的股比共同设立合资企业,并在2011年2月16日注册成立一家“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公司的总部设在深圳。2016年改名为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腾势汽车成立后,其发展道路并不顺利。2014年腾势汽车首款产品腾势300上市销售,定位为高端商务电动汽车,当时该车补贴前售价高达36.9万~39.9万元。其后至2018年陆续推出了腾势400和腾势500车型,但这些产品仅仅是对上一代车型的电池容量和续航进行增加,但无法解决品牌知名度低、产品不被认可的局面,导致腾势销量一直低下,陷入了品牌和产品经营困顿期。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2021年11月腾势汽车六年时间累计亏损超过43.9亿元。
为了让腾势汽车快速摆脱亏损困境,比亚迪和戴姆勒从2017年开始就多次对其增资,2017年比亚迪和戴姆勒对其增资10亿元;2018年,双方又增资8亿元;2019年,比亚迪对其增资2亿元,新车腾势X上市,直接在梅赛德斯-奔驰的经销商销售,希望以此来提高品牌知名度。不过,即便由梅赛德斯-奔驰直接运营,还是未能扭转腾势品牌的劣势。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腾势品牌销量为4175辆。2020年,比亚迪与戴姆勒分别再次向腾势品牌增资3.5亿元,此次腾势品牌共获得7亿元的资金。双方累计输血拜腾超50亿元。不难看出,腾势多年以来主要依靠比亚迪和戴姆勒不断的持续输血,才能支撑下来。
在去年的12月24日,合资十年的比亚迪戴姆勒“分家”了。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其与戴姆勒拟分别对腾势增资人民币10亿元。同时,比亚迪还与戴姆勒签署了一份关于腾势汽车股权转让协议,其内容为,在腾势汽车转让完成后,比亚迪对腾势的持股比例将由50%提升到90%,戴姆勒对腾势的持股比例则由50%下降到10%,这一转让事宜计划于今年年中完成。
虽然,当下比亚迪与戴姆勒关于腾势的股权事宜还未完成,但比亚迪在2月14日就组建了腾势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为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何志奇。公司经营范围为汽车新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电附件销售等业务。比亚迪方面曾表示,公司将倾注更多资源及核心业务在腾势上,帮助其在产品研发及智能制造、渠道和销售服务等领域更上新台阶,与戴姆勒共同促进腾势品牌更好更快发展。高端化后的腾势mpv推出能否扭转腾势的困境,还有待时间的验证。有业内人士针对腾势股权变化一事表示:从比亚迪的方面来看,比亚迪品牌自身定位在中端,海洋系列主要定位跑量款车型,比亚迪可能还是想把腾势做成中高端这么一个定位。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8月7日晚,吉利银河A7 EM-i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售价区间为-万元。吉利银河A7 EM-i是首款基于GEA新能源架构打造的插混轿车,定位中型插混轿车,尺寸小于吉利银河星耀8 EM-i,搭
8月7日晚间,长安汽车旗下新款长安UNI-V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款车型,售价为-万元。作为参考,目前在售的长安UNI-V售价区间为10.89-13.99万元。作为新款车型,新车主要针对外观内饰和动力方
8月7日,本田中国发布最新销量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7月本田中国终端汽车销量为44817辆,同比下滑14.74%;2025年1-7月本田中国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359969辆,同比下滑23.16%。
8月7日,一汽奥迪A5L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包括领航版、运动版quattro、运动版Plus以及全域智混版quattro,售价分别为。据了解,一汽奥迪A5L是现款奥迪A4L的换代车型,与上汽
8月7日,理想汽车法务部发文称,收到多位车主举报,反映各网络平台集中出现大量针对理想车主负面评价的误导性信息,极大损害了理想汽车用户形象,致使理想汽车用户线上线下生活遭受严重侵扰。据理想汽车法务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