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6月08日报道——
6月8日,乘联会发布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5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量为157.6万辆,同比2020年5月下滑2.6%,环比2021年4月下滑4.8%。1-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累计805.4万辆,同比增长42.0%,增速明显放缓。
从乘联会公布的厂商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数据来看,前十排名中有四家车企销量出现同比下滑,也有四家车企出现环比下滑,最大跌幅均超过两位数。
从排名来看,前三车企依旧是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大众,其中一汽-大众的销量16.8万辆,虽然出现了7.7%的同比跌幅,但是依旧领跑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上远高于排名第二的上汽通用。作为上汽集团旗下合资品牌,年内上汽通用多次领先上汽大众,以5月销量为例,上汽通用以12.2万辆超过上汽大众的11.9万辆,其中上汽通用同比增长1.3%,而上汽大众同比下滑9.9%。不过,上汽大众实现13.3%的环比增长,是前十排名中涨幅最大的厂商。
再来看看自主品牌,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和上汽通用五菱均出现在榜单中,长城汽车跌出前十。5月吉利汽车再次反超长安汽车,但是表现并不理想。5月份吉利汽车零售销量为8.6万辆,同比下滑18.9%,环比下滑12.2%。根据吉利公布的数据,1-5月累计销量为53.0万辆,完成153万辆年销量目标的35%,意味着吉利汽车在剩余的7个月内月销量需要达到14.29万辆,按照目前吉利汽车的状况,年销量目标的完成率相对渺茫。
长安汽车的表现虽然不及吉利汽车,但是销量依旧呈现增长,同比增长18.9%环比下滑7.6%至8.5万辆,主要还是得益于CS75系列、长安逸动、CS55系列以及UNI系列的热销。
5月上汽通用五菱同比增长33.5%至7.5万辆,但是环比下滑11.8%。上汽通用五菱大部分销量来源于五菱宏光和宏光MINIEV。此前有媒体报道,10万元以下或车长4.6米以内的新能源车将无法再申请上海免费的新能源“绿牌”。不过,似乎并不能阻止宏光MINIEV的增长,据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零售销量33175辆,环比4月份的30604辆增长8.4%。
剩下的均为日系品牌。东风日产5月零售量为8.8万辆,同比下滑16.1%,环比下滑13.7%。东风日产主要依靠轩逸、天籁、逍客、奇骏四款车型走量,其中轩逸是东风日产的绝对销量来源,但是本月表现并不好,同比下滑16.04%、环比下滑16.08%至38,371辆。至于即将上市的全新奇骏,由于搭载1.5T三缸发动机,后期市场表现难以预测。
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销量分别为7.4万辆和7.2万辆,均实现同比环比增长。6月6日,广汽丰田凌尚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2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4.88-15.88万元,定位A+级轿车,轴距介于雷凌和凯美瑞之间。同日,一汽丰田中期改款奕泽IZOA家族上市,售价区间为14.58-18.98万元。作为中期改款车型,除了在外观上进行调整外,新车还首次推出了搭载混动系统的双擎车型。据了解,年内广汽丰田全新汉兰达、一汽丰田皇冠-陆放等车型也将在年内上市,或将带动丰田在华销量增长。
本月本田汽车仅东风本田挤进前十排名,5月零售量为6.6万辆,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1.5%。东风本田CR-V、思域以及XR-V这些车型销量都比较好,单月基本上都在2万辆以上。艾力绅、UR-V、英诗派月销量基本在5000辆左右,至于享域、LIFE等车型表现相对较差。
以上便是排名前十的车企名单。总体来看,5月国内市场出现同比环比双下滑的局面,一方面是因为上海车展以及五一假期提前带动了市场,其次就是5月较4月份法定工作日有所减少。另外,由于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复发,以及汽车半导体芯片供应短缺,导致多家车企销量下滑。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8月17日,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下称“FF”)在圆石滩发布并正式启动“EAI和Crypto”双飞轮&双桥梁生态战略,开启FF桥梁战略的第二篇章。贾跃亭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称,双飞轮
8月17日,猛士科技旗下全新车型——猛士M817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2款车型,售价区间为据了解,新车是东风汽车旗下猛士科技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全球首款全栈华为智能豪华越野SUV,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定位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82.6万辆,同比增长6.3%,环比下滑12.4%。当月,自主品牌零售121万辆,同比增长14%,份额为65.9%,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主流合资
8月17日,吉利汽车旗下新款吉利博越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售价区间为-万元。作为参考,目前在售的博越售价区间为9.28-11.88万元。作为全新一代车型,新车对内外设计均进行了大幅调整,全系标
日前,北汽蓝谷正式发布中期业绩报告。财报显示,上半年北汽蓝谷营业收入为95.17亿元,同比增长154.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23.08亿元,同期亏损25.82亿元。若将时间线拉长,北汽蓝谷近
日前工信部发布了最新一批车型申报信息,一辆酷似smart的车辆引起众人的注意。申报信息中显示,该车是北京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燕玲牌大猫纯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