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营销分析网2月24日讯-众泰官方消息称,旗下双门双座电动车,众泰E200将会在今年上半年上市。新车采用时下流行的双色车漆搭配,并提供多种配色方案选择。
E200采用的双门双座布局预计和smart fortwo类似,新车采用日间行车灯融入前大灯的设计,充电口被隐藏在前脸LOGO下方。中控台采用不对称式设计,配备一块包含所有车内控制功能的超大显示屏,使得车内设计显得十分简洁。搭载永磁电动机,最大功率60千瓦,峰值扭矩为170牛·米,最高时速可达150公里每小时,续航超200公里。
小巧的体型搭配时尚的配色,还有如此强大的动力系统,这款新E200值得期待。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落户南京!宝马集团官宣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7月19日报道——
7月18日晚间,宝马集团官宣,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与南京市建邺区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宣布设立全资子公司——宝马(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宝马集团表示,新公司将独立运营,由华晨宝马全资持股,落户南京,成为宝马集团全球六大信息技术研发中心之一,也是集团在全亚洲规模最大的信息技术研发基地,将为宝马全球业务提供技术支撑,并加速宝马新世代车型的本土研发与量产进程。
据了解,宝马集团于1994年4月设立北京代表处,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后于2003年3月与华晨集团签订合资协议,共同成立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由宝马(荷兰)控股公司和沈阳金杯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以50:50共同持股。2022年2月,合资公司华晨宝马获得新执照,宝马集团在华晨宝马的持股比例从50%提升至75%,金杯汽车继续持有华晨宝马25%的股权,随着华晨宝马股权变更,华晨宝马并入宝马集团。天眼查信息显示,目前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法定代表人为沃尔特·默特尔,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均为15000万欧元,是一家以从事汽车制造业为主的企业。
而宝马(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前身为领悦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于2021年3月成立,是宝马集团在中国数字化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主要为宝马集团在中国及部分全球市场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是宝马集团在中国数字化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也是宝马集团在中国三大创新软件公司之一。目前宝马集团已正式宣布领悦南京升级为宝马集团“全球信息技术研发中心”。
作为全球豪华品牌,近几年来,宝马集团将更多的重心放在中国市场,并在智能化和电动化方面加大投资。早在2024年4月,宝马集团宣布计划对沈阳生产基地增加投资200亿元人民币,为2026年启动宝马“新世代”车型的本土化生产奠定基础。而这是继2022年11月,宝马宣布投资100亿元人民币扩建其沈阳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后的又一笔投资,再次追加200亿元人民币投资将重点聚焦于华晨宝马大东工厂的大规模升级和技术创新,为宝马“新世代”车型2026年在沈阳国产做准备。宝马新世代概念车(BMW Vision Neue Klasse )已在2024国际北京车展前夕亮相国内,按计划,宝马集团沈阳生产基地计划于明年实现首款新世代车型的下线。宝马(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宝马集团智能化战略在华的重要承接平台,将为BMW新世代车型国产提供关键的数字化技术支撑,贯穿研发、生产、采购、物流等全流程。
针对此次签署合作协议,宝马集团表示,宝马(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宝马集团在“数字化、电动化、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方向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博士也表示:“南京是IT人才中心,拥有深厚积淀,也聚集了很多科技公司,来南京是顺理成章的选择。此外,南京政府一直以来给予了宝马很大的支持,同时,南京为宝马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整体环境。”此外,其还指出:“宝马正在加速构建本土数字化核心能力,南京新公司的设立将强化宝马在中国的数字化核心能力,以中国速度创新,驱动新世代车型国产的提质提速。”
目前,宝马正加速布局智能化发展。3月17日,宝马中国宣布与华为终端达成合作协议,将在中国深度融合鸿蒙生态,推出包括BMW数字钥匙、HUAWEI HiCar和MyBMW App在内的数字化服务,开发更多HarmonyOS NEXT多元化智能应用与功能。其中,基于HarmonyOS NEXT开发的BMW数字钥匙功能将于年内上市,深度集成的HUAWEI HiCar将于2026年率先搭载在本土生产BMW新世代车型上。7月15日,为迎接新世代车型的国产,宝马官宣与中国科技企业Momenta合作,联合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除此之外,宝马还与阿里巴巴共同打造基于通义大模型的定制化AI引擎;并引入DeepSeek大模型赋能BMW智能个人助理,持续拓展AI在驾驶、交互与服务等多场景的应用。
据宝马集团最新销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宝马集团全球销量为120.74万辆,同比下滑0.5%。其中,宝马电动车销量为16.15万辆,同比增长10.2%;纯电动车销量为22.05万辆,同比增长15.7%。
细分品牌中,上半年宝马累计销量为107.08万辆,同比下滑2.3%;MINI汽车销量为13.38万辆,同比增长17.3%;劳斯莱斯销量为2796辆,同比下滑0.8%。细分市场中,上半年,宝马在欧洲市场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增长8.2%;德国本土市场销量为13.52万辆,同比增长3.6%;美洲市场销量同比增长3.4%至23.72万辆,其中美国市场同比增长2.7%至19.31万辆。而在亚洲市场,宝马集团上半年累计销量43.83万辆,同比下滑11.1%。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分享到
网友评论网友评论仅提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大型SUV销量榜出炉!小米YU7第一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8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201.9万辆,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9.5%。其中,SUV销量为102.6万辆,同比增长10.2%,环比增长12.7%。细分到中大型SU
58个账号被封禁管控!岚图汽车法务部声明
9月13日,岚图汽车法务部发布声明表示,近期有部分网络黑公关罔顾事实,通过恶意发布虚假用户体验、编造抹黑产品质量等卑劣手段,对岚图汽车进行诋毁攻击,损害岚图品牌声誉,扰乱市场正常秩序。岚图汽车指出,经
最新披露!哪吒汽车账面资金1500万
9月12日,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合众新能源”)破产重整案首次债权人会议以线上形式召开。据《财联社》报道,合众新能源管理人披露,截至8月31日,共有1631家债权人(不含职工
首款纯电SUV!欧拉猫来了
9月11日,欧拉汽车宣布,欧拉首款纯电SUV即将登场。从官方发布的预告图看,新车或为刚刚申报的欧拉猫,整体风格延续“猫”家族的设计理念,并且车身尺寸相比欧拉好猫更大,同时将会搭载激光雷达等硬件设备提升
银河A7挤进前十!中型车销量榜出炉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8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201.9万辆,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9.5%。其中,轿车销量为90.4万辆,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7.4%。细分到中型轿车市场来看,
资讯
北京奔驰新国产C级曝光,尺寸将“越级”奔驰E
自国内现款奔驰C级于2014年上市至今已经历近六年时间,已让其产品逐渐面临末期。而随着此前奔驰新款C级谍照的曝光,意味着新车即将到来。近日,有媒体曝光一份关于新款奔驰C级(代号V206)换代项目参数,从数据显示,奔驰在新车尺寸上又再次进行了加长。
纯电中型轿车!一汽-大众ID.7申报图曝光
《汽车行业关注》从最新一期工信部新车申报目录查询到“大众ID.7”车型已出现在申报目录上。新车基于大众MEB纯电平台打造,可视为是帕萨特的电动化继任者,定位纯电中型轿车,动力方面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
长城魏建军:2025年WEY品牌销量将突破30万
11月20日,在长城汽车旗下WEY品牌成立3周年发布会上,长城汽车董事长、WEY品牌创始人魏建军表示,2025年WEY品牌全年销量突破30万辆。 2016年在广州车展前夕,长城汽车发布了旗下高端品牌WEY。目前WEY品牌已推出VV5、VV6和VV7三大车型。不过,从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WEY品牌冲击高销量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由于车市下滑,WEY品牌在“银十”的加持下销量依然出现下滑,数据显示,今...
本田又一款车出事了,INSPIRE、雅阁高速失速遭遇大量投诉
持续关注广汽本田十代雅阁高速失速问题多日,事情越来越大了,随着维权车主不断增加,本田技术故障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事件曝光约一周,本田方面未有任何官方说法。此时,本田另一款车也出事了。今日,有车主向我们爆料,声称他们有多位东风本田INSPIRE车主也遇到失速的问题,高速行驶突然失速太危险,他希望厂家能够尽快排除安全隐患。据车主介绍,今年4月28日在上海4S店购买了一台东风本田INSPIRE(英诗派...
某日系品牌被传即将退市
10月5日,据日媒报道,日本三菱汽车决定正式停止在中国生产汽车。同时该报道还披露,日本三菱汽车或将撤回与广汽集团在当地合资企业的投资,不过与广汽集团的合资公司可能将保留。工厂方面,广汽三菱在国内的工厂
撰稿人
最新24H热点 更多24H热点 >
最新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汽车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行业报导 更多行业报导 >
热点新闻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