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销量一年增长三倍多、公告目录车型连续两年翻番、生产企业一年增长近五成、众多行业外企业纷纷加入……
“十二五”前三年叫好不叫座的新能源汽车,在政府大量利好政策推动下,2015年终于迎来了快速增长的“黄金年代”。然而,业内有识之士近来却频频发声,对新能源车火爆背后的种种乱象以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表示了担忧。
全球最大市场、最大车企花落中国
“若不是核心部件产能得到提升,一个月还真生产不出这么多车。”对于去年12月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捷能公司总经理朱军感触颇深。去年12月,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上汽荣威e550销量大幅攀升至1611辆,同比增长43.8%,环比增长33%。而来自上海市经信委的消息称,去年12月,上海市上牌的新能源汽车逾1.47万辆,超过去年全年的上牌量。
这只是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的一个缩影。中汽协统计显示,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33.11万辆,同比增长3.4倍。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24.75万辆,同比增长4.5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8.36万辆,a同比增长1.8倍。
虽然,33万辆的年销量没能帮助实现“十二五”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50万辆的推广目标,但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车市场。与此同时,全球新能源车企老大的地位也已易主,比亚迪以6.17万辆的年销量,超越日产和特斯拉,成为新科状元。而比亚迪2014年销量全球排位第七,2013年排在第四十位。
透过“十二五”期间另几组数据,更能看出新能源车的热度——
2011年—2015年我国新能源车年销量分别为:8159辆、1.28万辆、1.76万辆、7.85万辆、33.11万辆。
2011年—2015年工信部新能源车公告目录数量分别为:174款、272款、302款、613款、1857款。
热气腾腾的市场,让中资车企加快了新能源车投放的步伐。上汽集团宣布,到2020年,新能源车将增至逾40款,年销量突破60万辆,市场份额超过20%。吉利汽车的新能源车战略是:提前实现百公里5.0L燃油消耗限值目标,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长安、奇瑞、广汽乘用车、北汽新能源……先后公布了“十三五”新能源车发展目标,累计销量近200万辆。
跨国公司也没有袖手旁观。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海兹曼教授透露,未来3—5年,大众汽车将在华推出约15款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不低于当期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换算成销量大致在30万—40万辆。
而BAT、乐视等国内互联网巨头,时风等众多低速电动车企业,以及富士康、万向、蔚蓝、小鹏等行业外造车新军也行动起来,或加紧谋求与现有车企合作,或在焦急期盼着即将放开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我们是被逼出来的消费者”
前些天北京研究单双号限行的传言,让家住天通苑、在中关村上班的苏先生,第一次认真思考了选择电动车的问题。他赶忙咨询物业能否在地下车库安装充电桩,答案是NO;扒了论坛里几个主流车型的用户评论,充电难、里程焦虑、电池衰减……抱怨声一大堆。但权衡利弊之后,苏先生还是默默做出了决定。“知道现在买电动车一定程度上是在充当‘小白鼠’,但不摇号、不限行,还有巨额补贴,这‘小白鼠’当就当吧!”
“我们是被逼出来的消费者。”滴滴快车司机刘先生,多年摇号未中,去年春天不得不购买了某品牌纯电动车。“北京公共充电桩太难找,我只敢在CBD附近接活儿。”刘先生说,新车的时候还好,厂家标称续驶里程150公里,实测能开120公里左右,夏天也偶尔开下空调。但是,使用半年多后电池能量衰减明显,加上低温对电池的影响,让寒冬成为刘先生的梦魇。“使用空调制热太费电,我基本不开窗。只要乘客不主动要求,尽量不开暖风。”
一项车企内部对新能源车主的调查显示,近八成购车者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前两大决定因素是:牌照优惠(包含免摇号、高中签率、免拍卖费等)和政府补贴,而节能环保这一核心诉求,竟然排在末尾!
调查还显示,在选择新能源车品牌和车型的决定因素中,补贴数额排在首位,其次是续驶里程、安全性、车内空间、造型。诸如百公里耗电量、电池管理系统的先进性、媲美燃油车的操控性、舒适性等,消费者反而并不太在意。
更让人担忧的是良莠不齐的新能源商用车市场。2015年,获得公告目录的新能源客车总计1272款,同比增加2.1倍;纯电动商用车累计销售超10万辆,同比暴增10.6倍。中汽协副秘书长徐艳华透露,调研发现,自从2014年9月起,我国商用车动力电池供应严重不足,存在着“电池只要能造出来就往车上放”的现象,有的动力电池企业,产品合格率仅80%左右,但不合格的那20%最终也流向市场。
“政策驱动在商业化前期确实有效,但同时也带来了市场机制错位的新问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陈清泰直言,如果政府补贴马上撤掉,电动车市场会受很大影响。当务之急是逐渐把政策性市场变成政策和市场双驱动的市场,尽快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让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真正发挥作用。
警惕核心技术空心化
市场红火让人欢喜,但核心技术空心化极有可能让中国丧失新能源汽车后来居上的机会,甚至沦为跨国公司的组装厂。
“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发展虽快,但并没有实现电芯技术上的突破,生产一致性不高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朱军透露,目前全球最好、最便宜的动力电池技术掌握在韩国公司手里,国内主流新能源车企大多采购韩国电芯。
核心技术空心化趋势,还体现在电池管理系统(BMS)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电驱变速箱(EDU)等核心技术与关键部件上。据专家介绍,电池管理系统可智能化管理及维护各个电池单元,防止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并监控电池状态,确保其安全、高效运行。特斯拉Model S之所以能用7000多只动力锂电池,实现最高526公里续驶里程,百公里加速突破2.9秒,其强大的电池管理系统功不可没。目前我国车企的电池管理系统,大多采购自跨国零部件厂商以及LG化学等电芯供应商。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EDU,核心专利被丰田等企业垄断,国内车企很难突破,这也是国产插电混动车型少、品牌少的主要原因。
着力突破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制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已成为政府与企业的共识。
“上汽的电池管理系统也曾外采,不仅每套售价高达1.5万元,还带来了开发周期长、优化难度大等问题。”朱军告诉记者,是靠买外国技术迅速攒出产品,抢占市场,还是集中精力突破“三电”(电驱、电控、电池)核心技术,力争厚积薄发,上汽选择了后者。经过三年多的协同攻关,上汽不仅完全自主掌握了 “三电”技术,还实现了电驱变速箱自主正向开发并获得美国专利授权,成为全球三大混动技术之一。
核心技术的缺失,还体现在新能源车平台架构的规划开发上。浙江吉利汽车集团CEO兼总裁安聪慧认为,新能源车的技术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成本控制力。政府补贴逐步退出后,谁能将成本降下来,谁才能有市场竞争力。而从长远着眼,在平台架构上将新能源车与传统汽油车统一规划,能最大限度地提升零部件共用性以及生产的柔性化,从而实现成本的降低。据悉,吉利已建成两大纯电动车型平台,还与沃尔沃联合开发了紧凑模块化架构,不仅可以承载中级车和中高级车细分市场所有的轿车、SUV、MPV产品,还可全面覆盖内燃机车型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遗憾的是,面对数倍高增长的市场,像上汽、吉利这样从三电核心技术以及平台架构上对新能源车进行统筹规划、不图虚名、立足长远、真抓实干的企业,实在太少了。”一位行业专家遗憾地表示。而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则明确提出, “中国新能源汽车不需要4倍的高增长,希望2016年是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品质提升年”。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小鹏G7更多官图发布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6月10日报道——
6月9日,小鹏汽车旗下全新中型SUV——小鹏G7更多角度官图发布,新车计划将在6月11日正式亮相。据了解,小鹏G7定位纯电动中型SUV,售价预计会在25万元左右,将在三季度上市交付。根据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透露,小鹏G7将首搭“追光全景”抬头显示系统,该系统由小鹏汽车和华为联合开发。结合此前报道来看,该车的售价可能为25万元级别。
外观方面,小鹏G7采用和小鹏P7+相同的设计语言,将贯穿灯带与分体式大灯进行融合,上方是弧形的贯穿式LED灯带,下方的远近光灯组与导流槽融为一体,整体造型十分犀利。此外,车头下方配备了宽大的熏黑进气口,进一步增强了车头的运动感。根据小鹏汽车公布,小鹏G7将提供星昼灰、新月银、星云白、暗夜黑、云贝米、星际绿共计六款配色供用户选择。
车身侧面,小鹏G7将采用隐藏式车门把手,搭配全新样式的轮圈造型。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892/1925/1655mm,轴距为2890mm,并采用五座布局。作为对比,现款小鹏G6长宽高分别为4758/1920/1650mm,轴距2890mm,小鹏G7除轴距相同外,其他数据均优于小鹏G6。车尾部分,新车配备梯形的贯穿式尾灯,不过下方灯带延伸至尾门位置。
内饰方面,小鹏G7车内采用极简风格,相比小鹏其他在售现款车型取消液晶仪表,车辆行驶的相关信息将通过小鹏与华为携手打造的“追光全景”抬头显示系统展现。同时,新车还更改杯架布局,其他包括双辐式多功能方向盘、悬浮式中控屏、手机无线充电等配置则和现有小鹏车型基本保持一致。
据了解,小鹏“追光全景”抬头显示系统将具备全场景AR车道级导航能力,通过HUD画面可以显示车辆续航信息、驾驶辅助开启状态、限速、行车线、车速、导航等相关信息。另外,“追光全景”抬头显示系统可以用光毯实现AR-HUD导航显示,实现把导航路线画在真实道路上,在导航过程中则可以为驾驶者提供复杂路口引导、长实线变道、公交车道变道、红绿灯启停、变道等待、变道超车、窄路辅助、“鬼探头”预警、侧后向预警等功能。
动力方面,小鹏G7搭载型号为TZ230XY01F30B的单电机,最大功率218千瓦,配备的磷酸铁锂电池来自中创新航。此外,新车将搭载容量为68.5千瓦时和80.8千瓦时电池组,续航里程提供577公里、602公里、677公里以及702公里4种版本
从产品定位来看,小鹏G7未来上市后的潜在竞争对手将包括特斯拉Model Y(指导价26.35万元起)、极氪7X(指导价22.99万元起)、乐道L60(整车购买20.69万元起)、阿维塔07纯电(指导价22.99万元起)等车型。
除了小鹏G7,三季度小鹏还将推出30万级豪华运动轿跑,也就是全新一代P7。截至目前,小鹏汽车在售车型有五款,包括轿车P7、P7+、MONA M03、SUV G6、G9以及MPV X9。数据显示,2025年1-5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162,578台,同比增长293%。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分享到
网友评论网友评论仅提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售36.98万元!长安福特探险者昆仑穿越版上市
11月6日,长安福特旗下探险者昆仑穿越版车型正式上市,新车仅推出一款车型,售价为36.98万元。作为参考,长安福特探险者售价为30.98-39.98万元。作为新增版本车型,新车外观设计基本与现款车型保
沃尔沃汽车销量公布,中国销量同比增长3%
日前,沃尔沃汽车公布最新销量数据显示,10月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为60,455辆,同比下滑2%。其中,沃尔沃在中国大陆市场共售出13854辆,同比增长3%。车型方面,沃尔沃XC60仍是其最畅销的车型,销
别克至境世家内饰官图发布!
11月7日,别克汽车旗下全新MPV——别克至境世家内饰官图正式发布。据了解,新车是别克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品牌推出的第二款车型,定位中大型MPV,在别克品牌MPV产品线定位高于GL8家族。先来看看内饰
小号帕萨特!朗逸Pro正式下线
日前,上汽大众官宣朗逸Pro正式下线。作为“Pro”系列的新成员,新车将会对外观设计、智能化系统、动力系统等方面进行升级,提供两种前脸可供选择,整体风格与帕萨特Pro相似,提供经典版和星空版两种外观造
新任命!法拉第未来官宣
11月7日,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下称“FF”)宣布,正式任命企业家兼私募股权投资人Shahryar Oveissi担任高级战略顾问。FF表示,在公司宣布将于11月开启FX Sup
资讯
集度完成近4亿美元融资,2023年新车上市
1月26日,智能汽车品牌集度汽车宣布完成近4亿美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百度和吉利共同增持。融资完成后,集度将持续加快研发与量产进程,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将于今年4月在北京车展发布,量产车型将于2023年上市。2021年1月11日,百度与吉利控股宣布将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百度表示,新组建的百度汽车公司将面向乘用车市场,百度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让用户购买到更极致的智能电动汽车。2021...
车辆高速上行驶踩油门没有反应,竟提示“继续驾驶”?
日前杭州的车主金先生向媒体爆料:在4月27号晚上,自己驾驶宝马五系轿车在高速行驶的时候,下着大雨,突然踩油门没有反应,可是车辆的驾驶辅助系统却一直显示着“可以继续驾驶”。 金先生回忆到:“当时非常危险,很多的车子从我边上过去,想刹车都来不及刹了。”金先生表示:“显示屏上跳出来的故障显示是传动故障,就马上看辅助屏幕,结果辅助屏幕显示的却是继续驾驶和如果再次出现故障联系4S店维修之类的提示。瞬间油门...
首款国产smart将基于极氪001同平台,并采用直销模式
今年1月吉利与戴姆勒正式签约成立合资公司,将以smart品牌为基础推出更多国产车型。随着双方合作不断推进,近日双方的合作计划又有了新的进展。首款车型将以SUV推出,并将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构打造,未来品牌还将采用直销模式。
机甲龙和欧拉整合了!
3月22日,欧拉品牌发布一则海报显示,欧拉品牌与沙龙品牌正式整合,沙龙品牌首款车型机甲龙将在欧拉APP中显示。与此同时,该APP中的机甲龙专区也一同上线。资料显示,沙龙是长城汽车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首
ID.3被邻车引燃!大众:为车主提供新车
日前,河南郑州一辆停放在地库的大众ID.3被邻车引燃,事件引发广泛关注。综合媒体报道,该起火事件发生在11月27日,河南郑州某小区的地下车库发生车辆起火事故,停放在旁边的大众ID.3不慎被烧成空壳。当
撰稿人
最新24H热点 更多24H热点 >
最新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汽车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行业报导 更多行业报导 >
热点新闻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