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6日,丰田公司宣布:“作为促进燃料电池汽车(FCV)普及的措施之一,将无偿提供丰田独有的约5680项燃料电池相关专利(包括正在申请中的专利)的使用权。”由此表明,丰田章男已经车底看透了新能源车这盘棋局的先手所在,并率先脱先局面准备布局未来的竞争。所谓脱先与此,决胜全盘!
“脱先”一词是围棋中的术语,即在和对方的竞争陷入僵持阶段时,突然撇开对方的缠斗,在更有想象和发展的空间上率先投子,以争取更大的主动权。而现在,在新能源汽车这盘乱棋中,丰田章男对未来的走向显然已经了然于胸,他或已确定,在新能源汽车这盘乱局中,今后的发展路径将于原来业界预计的略有不同,即从混合动力一步跨越到燃料电池汽车,甚至完全不给纯电动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的时间。于是,丰田以率先公开燃料电池相关专利,以此争取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竞争的优势。
无论从能量守恒定律的角度还是从汽车自身定义的角度来看待纯电动汽车,应该说它不是一个节能切实际的解决方案,因为纯电动车只解决将电能作为汽车动力的问题。但由于从外部输入电瓶的电能首先要先一步转化为化学能,使用时再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每一步转换都需要耗能,再转换为机械能。层层转化下,是更加比不上传统动力化学能直接转换为机械能效率的事实。而混合动力则是在传统动力的基础上,增加了能量回收和储能装置,将发动机多余的动能,以及制动、溜车等耗费的能量转换为电能,然后储存在电瓶中。如果使用煤电驱动电动车,那么与传统动力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不仅是个高耗能产品,而且还是个高污染的的产品。
实际上,美国三大,包括欧洲一些公司,如雪铁龙都曾经宣布退出纯电动汽车。原因有很多,但最突出的问题,一是使用成本太高;二是与传统动力汽车相比,单车售价太高;三是与传统汽车相比,安全性问题尚未真正得到解决,且缺乏法律保障;四是使用的所需要的投资巨大,而支持系统的政府投入不足;五是现在的电池的能效比太低,不适合商业化。
可是,为何近些年为什么全球都在搞纯电动汽车?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们估算石油仅够用不到三四十年的时间,所以在石油被用完之前,必须找到替代能源。而并非每一家车企都有能力独立或者联合少数企业去开发一套全新的能源系统,所以电能,这个最直接可用的能源形式成为了他们的选择,因为风能、水能、核能、光能、燃煤等方式都能获得电能,所以纯电动汽车被认为是一条技术路线。况且,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历史要长于“传统动力汽车”,各家大公司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关的技术储备。并且,用电的动力价格优势与之相对应的石油价格,还是有一定领先地位的!虽然现在油价在持续下跌中,但是这仍然使得电动车的使用成本显得很低,由此抵消了初次购车成本高的问题;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国政府决定给予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和用户补贴,以推动市场的启动。目前的情况是,只要生产纯电动汽车就赚钱,这极大地调动起了各大公司生产纯电动汽车的积极性。原本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是一片蓝海,丰田以其成熟的技术领先全球,但如今这片蓝海变成了红海,丰田面对的将是越来越强有力的挑战。寻求脱先不愧是明智之举。
既然说到油价,那就不能不谈从去年6月开始,国际市场上的原油价格一路狂跌的情况。虽然目前在50美元一桶的范围震荡,但沙特等欧佩克国家仍不减产,以其摧垮美国的页岩气产业,确保沙特等石油大亨的市场份额和利益。现在,油价的狂跌对纯电动车市场又来了一次沉重的打击,就连混合动力的日子也不太好过。在电动车的最大市场之一——美国,现在的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销量都受到了影响,再加上中国市场尚未真正启动的情况下,竞争者却越来越多。此时脱先,可谓上上策。
从国际能源市场角度看,此次石油价格战估计要打到2016年,而到底打到何时,一定程度上要看美国页岩气产业是否被打垮,以及美国是否会为拯救页岩气而减产石油。或者说,油价能否回升,谁都说不准。由此,燃料电池汽车是业内预计在纯电动车之后的一个发展阶段,其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一是成本高,二是缺乏对燃料基础设施的投资。对于众多的投资商而言,他们需要看到产业化的可能。此时,丰田公开自己的燃料电池汽车专利,将使得那些想进入该领域但缺技术、不差钱的企业迅速投入资金,从拉动燃料电池相关基础产业的投资。当全行业规模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自然会下降,同时可能有更多技术创新出现,推动行业加速发展。如果基础产业都是沿着丰田的技术路线建设的,那么丰田在未来将成为最大的赢家。或者说,丰田做了件“利他利己”的好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丰田对燃料电池汽车专利开放的期限锁定在2020年。2015年到2020年共计6年的时间,正向研发一款车业界的平均耗时大约需要36个月。那么问题就来了,第一,这就意味着按照丰田技术路线开发的车刚卖好了,就面临着向丰田缴纳专利费的问题;第二,如果开发第二代车还是否要继续给丰田交专利费?第三,即便丰田未来的专利收费是象征性的,那么和丰田相比,其他企业有何优势可言?第四,如果多数企业都从开放的专利中获得了好处,都走上丰田的技术路线,那么不走丰田技术路线的企业,有可能变成业内边缘化技术路线的企业。换句话说,丰田章男这步脱先的棋,可谓是以退为进的绝对杀招。
而纵观丰田的历史,它曾经有两次最成功的脱先。第一次是精益生产,在全世界的企业都向美国学习大批量生产方式的时候,将泰勒生产方式奉为圣经的时候,丰田推出了以市场拉动生产线,以准时化、零库存、减少一切浪费为特点的精益生产方式,使得丰田在管理上至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成为全球最大、最赚钱的公司。第二次脱先是混合动力技术。当初美国人忽悠日本企业说,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是纯电动汽车;欧洲人认为未来是柴油化的世界。丰田既没有在传统发动机技术上和欧洲人展开竞争,也没有完全相信美国人“算的挂”,而是弄出个混合动力汽车。即走了一条前人未走过的道路,脱先并领先于行业,且在市场上真正获得了“实地”。此次脱先又可谓一步很有想象空间的大棋。
最后,丰田章男这步脱先之棋的回味厚重而丰富,关键在于,在丰田章男的眼里,是否已经看到了纯电动车的末日?如果行业内掀起了燃料电池汽车投资热,那些押宝纯电动车的整车企业、供应商、投资商的命运如何?充电站、充电桩的投入能收回吗?可见,丰田章男自己这一步脱先,同时也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甚至可能是地震,结果是否能按他的想法发展,估计章男自己和我们都没有十足的把握,只能持续关注行业未来发展的走向。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中国》,有爆料、有深度、有意思! 汽车中国,中国最专业的汽车消费门户,微信公众号:carschina2”
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马自达疑似换标!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7月24日报道——
据报道,马自达在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市场注册了全新的品牌LOGO及英文标识。结合全新品牌标识来看,相比于现款LOGO,虽然整体框架变化不是特别明显,但在细节上进行了诸多的调整。
具体来看,新款LOGO取消了金属抛面的纹理设计,取而代之的是黑白配色以及更扁平化的造型设计,内外线条也更加锐利。此外,新LOGO英文标识也有所调整,字母采用全新字体,并将大小写字母全部调整为大写字母“MAZDA”,整体视觉更为简约。
回顾马自达的车标发展历史,此次是马自达历史上的第16次更换新车标。公开资料显示,马自达的发展历程可以从其成立之初的软木塞制造业务开始。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成立于1920年,最初名为“Press Kyogo”,后更名为东洋软木工业株式会社,并于1920年首次注册为东洋软木工业公司,一直到1984年才正式更名为马自达。
1954年,马自达开始使用英文大写字母标识“MAZDA”,并融入蓝白色调;1959年,马自达标志采用白色圆圈和红色细框,内有手写小写“m”,下方显示“MAZDA”字母标识;1991年,马自达标识加入了象征阳光和创新的菱形元素,周围使用蓝色椭圆形,下方显示大小写字母“Mazda”;1992年,马自达标识进行了细微调整,形状更薄更圆,但颜色和字体保持不变。
而马自达首次推出沿用至今的“M”造型车标则可追溯至1997年,这一标识采用翅膀状V形图案与椭圆形相交,从而形成“M”造型。2015年,马自达对该标识进行微调,微调的效果并不大,仅仅只是将“M”造型和下方字母的颜色变浅,英文字体则使用蓝色描边。2018年,马自达标识的字母蓝色轮廓改为了黑色,并一直沿用至今。
相比之下,本次标识的变化则十分明显,尤其是扁平化设计风格,这一风格也更符合时下车企LOGO设计的发展大趋势。实际上,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车企将LOGO“拍扁”,此前包括包括大众、宝马、日产、斯柯达、起亚、标致、雪铁龙、雷诺、通用、奥迪等跨国车企以及长安、吉利、比亚迪、一汽奔腾等自主品牌均更新了品牌LOGO,并且几乎全部被“拍扁”,而今扁平化已成为大趋势。
一般来说,更新品牌LOGO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为了展示新的品牌形象及传递品牌价值。不过,截至发稿前,官方暂未透露新品牌标识的具体用途,也不清楚是否会搭载在新车型上。据报道,新商标由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在日本申请注册,预计将搭载在马自达的EZ-6和ARATA车型上。其中,MAZDA EZ-6是马自达和长安汽车联合开发的新能源轿车,基于长安EPA平台打造,提供纯电和增程动力系统,该车最早于2024北京车展上发布。7月17日,长安马自达宣布,EZ-6在南京工厂正式下线,预计将在今年9月上市。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汽车品牌之一,马自达深耕中国市场已有32年,但与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相比,马自达定位更加小众,在华处境也更加艰难。
零售数据显示,2023年长安马自达累计销量为88564辆,而2024年上半年为3.67万辆,销量最高的车型为昂克赛拉,为18298辆,CX-5次之,为13788辆,而CX-50行也和CX-30销量分别为4163辆和494辆。从车型销量数据上来说,当前马自达旗下尚未有爆款车型。
按照规划,马自达电动化时代的转型战略将分三步进行:2024年将加强面向电动化时代的开发,2025-2027年率先向中国市场投放纯电车型,2028-2030年正式导入纯电动汽车,向电动化时代过渡。根据规划,长安马自达将在2024年推出代号J90A及J90A-REEV两款新车型,其中,代号J90A即是EZ-6,EZ意味着马自达的新能源产品将拥有全新的命名体系;2025年长安马自达将推出代号J90K及J90K-REEV两款新车;2026年将推出NEW SUV、NEW CAR。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分享到
网友评论网友评论仅提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重大调整!奇瑞成立国内事业群
今日,据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发布内部信宣布因发展需要进行业务大整合,从今天起成立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艾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原星途品牌国内业务事业部组织及职能职责整体纳入奇瑞品牌国内业
野马汽车人事变更!
7月5日,天眼查信息显示,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野马汽车”)发生工商变更,王德金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经理职务,由李世伟接任。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为四川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
有状况?极越CEO夏一平微博复更
7月6日,微博停更许久的极越CEO夏一平恢复了更新,在微博转发了两条关于极越汽车的相关内容。其中,一条视频内容为一位极越01车主发布卖车的视频,该车主谈到了自己的购车经历、用车感受及关于极越01的一些
蔚来江淮合资公司决议解散!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注销备案公告,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公告期为6月10日至7月24日。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于2021年3月成立,法定
创近8年新高!长安汽车半年销量发布
7月3日,长安汽车发布2025年6月以及上半年产销快报。数据显示,2025年6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为23.51万辆,同比增长4.48%;上半年累计销量为135.53万辆,同比增长1.59%,创近8年新高
资讯
降价3.8亿也无人接盘!广汽菲克工厂拍卖再次流拍
日前,京东拍卖平台显示,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广汽菲克”)破产清算案资产正在拍卖。其中,广汽菲克长沙工厂及附属的建筑物、机器设备等核心资产于8月5日10:00开始进行第二次拍卖,二次拍
奔驰A级/B级插电式混动版官方图片发布,插电式混动版有多大能量?
据外媒报道,梅赛德斯-奔驰将推出其最小、最实惠版的A级和B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主要针对欧洲市场。计划扩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阵容,尽管该车型不在美国销售,但其动力系统或将用于美版车型。下图为奔驰A级/B级插电式混动版官方图片。奔驰A级插电混动共有两个版本,其中A250e为两厢版本。起始售价36937.55欧元(约合人民币28.9万元),A 250 e Sal为三厢版本,起始售价为37300.55欧...
新能源市场迎拐点,专家预计今年达40%左右增长态势
相比今年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则尤为凸显。乘联会数据显示, 今年全年国内乘用车零售累计达到1928.8万辆,同比增速-6.8%;其中 2020年新能源车批发销量为117.0万辆,同比增长12.0%,呈现下半年顽强反转的强势增长特征,明显优于乘用车市场。
日产SUV集体更新换代,均实现国产上市
作为日系三剑客之一的日产品牌,相比本田、丰田品牌近两年在产品布局上都相对缓慢,尤其在SUV车型上尤为凸显,毕竟日产品牌当前SUV车型都处在产品末期。不过,随着近期越来越多消息透露出日产将引进以及换代多款新车型,其中SUV车型占多数。
极氪001确认改CTB/三电机?极氪高管澄清
极氪辟谣
撰稿人
最新24H热点 更多24H热点 >
最新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汽车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行业报导 更多行业报导 >
热点新闻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