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停车难成为深圳市民热切关注和讨论的话题。
2015年1月1日起,深圳市将对原特区内新增的约1.2万个路边停车泊位正式启动收费管理,在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的同时,深圳市交警部门也加大了对违停的处罚力度,以缓解交通拥堵。
不少车主疾呼,深圳新出台的路边停车收费及处罚政策,急剧加大了车主们的用车成本和生活压力,会使得开车成为“土豪”;们的专利,是极不合理的“苛政”;或为政府敛财的工具。
云里雾里的路边停车收费
车子驶进停车位后5分钟未启动缴费,罚!超时停车,罚!未按道路顺行方向停放,罚!白天停在了夜间泊位,罚!
元旦起,深圳市交委出台的《深圳市机动车道路临时停放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深圳市原特区内区域将全面启动路边停车收费,原来交警划定的路边免费泊位将全部实行新的管理收费模式,如果出现超时停车等6种泊位内外违停行为,将会被处以500元至2000元不等的处罚,部分违停行为还会被记录到个人征信系统。
在此之前,深圳市交委于今年7月起,在福田中心区等四个试点片区实施了路边停车收费,将路边停车泊位分为全日可停泊位、仅夜间可停泊位以及仅非高峰时段可停泊位三种形式,进行分时段分区域计时收费。根据收费标准,一类区域从早上7点30分至晚上9点,首半小时5元,之后每半小时10元;非工作日则是首半小时2元,之后每半小时4元。二类区域从早上7点30分至晚上9点首半小时3元,之后每半小时6元;非工作日首半小时1.5元,之后每半小时2.5元。这意味着路边停车收费停满一天收费高达245元。
除了让很多车主难以接受的高收费,路边停车位的区分和使用也让车主们甚为头疼和恼火。尽管深圳市交委已公布了允许停放车子的详细位置的区分方法,然而截至目前,深圳有着300多万辆机动车,仅有不到20万人次注册深圳路边停车账户;而深圳市交委12月开始实施执法监督仅半个多月时间,便累计泊位内违停取证46907宗,泊位外违停取证34837宗。
不少市民指出,大部分车主是因为室内停车位紧缺,被逼无奈才暂时将车子停在路边,深圳市交委在公共交通系统还未完善的情况下,对路边停车进行收费来治理交通,纯粹是变相敛财。况且,路边停车缴费还需在智能手机上下载软件或拨打电话才可支付,且不说有多少人不懂如何使用和使用中出现的网络延时、手机质量好坏等种种操作问题,在深圳这种快节奏下,忙碌的工作中还要兼顾停车问题,更加大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压力。
路边违停罚款最高达2000元
与此同时,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条例》也应声落地。
根据该条例,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在实施道路临时停车收费的路段违法停车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受深圳市交警局委托,由深圳市交委对设置路边临时停车泊位的路段泊位内及泊位外的违章行为进行执法取证。现场巡管人员不参与收费,只负责违章取证,不采用锁车、拖车等强制性手段,减少了与车主之间现场发生冲突的风险。这意味着深圳的车主们在小心停放路边泊位避免处罚的同时,还要提防交警部门的罚单,而这两种处罚并不冲突。
深圳市交委和交警局的“里应外合”;,让车主们犹如“哑巴吃黄连”;,苦不堪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工薪阶层的车主们反对和质疑的呼声最高。有车主表示,很多人都是为了工作便利才买的车,如果一天要跑好几个地方,那么停车费便是一项很高的费用,更没有人愿意被贴罚单,不论是200元还2000元,且很多时候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贴的罚单,出台这样的“苛政”;和规定,完全不懂提高交警部门罚款额度的用意何在?
停车收费去向不明引质疑
深圳车主们大多都知道,深圳市早年曾借鉴香港经验设置咪表对路边临时占道停车进行收费管理。1997年,深圳市财政委员会与深圳市高戍达停车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签署了10年合作协议,该协议于2007年到期,深圳市路边临时占道停车收费管理暂停,卡内共计1900余万元余额,这笔历史欠账曾因政府于2012年打算重启咪表停车收费时引发了市民的高度关注,但这笔欠账至今仍未退还。
在中断7年的路边停车收费重启的同时,深圳为此出台系列路边停车管理制度,收费管理上明确收支两条线,所有路边停车收费将进入财政专户。深圳市交委表示,过去持有原高戍达咪表停车卡的车主,卡内余额将可继续用于路边停车使用。目前深圳市财政委员会与有关部门正在着手进行余额的划转登记。
有部分市民对路边停车收费试点半年来的收费金额去向提出了疑问。据了解,在试点之初,深圳市交委曾明确表示9月份公布试点片区路边停车收费金额,但时至今日仍未公布。
更有法律界人士对路边停车收费的合法性、正当性等提出了质疑。深圳律师颜雪明指出,深圳市交委将路边停车收费定义为行政性收费,但并不是说,行政机关决定收取的一切费用,都叫行政性收费,更不是说行政机关可以为所欲为地设立行政性收费。对于经营性停车场,行政机关并没有因为实施行政管理而增加开支,故从法理上和实务上,设立这项收费的理由并不充分。在正当性上,颜雪明认为,保障城市交通顺畅,本来就是政府的职责,市民已尽了纳税人的义务,政府便无理由再收取费用。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宝马回应将退出价格战!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7月13日报道——
7月11日,汽车博主孙少军09在微博发文称,因价格战导致门店亏损严重,宝马将从7月开始降量保价。另有消息称,宝马中国决定退出持续近一年的 “降价保份额”,通过减少销售量来稳定价格,缓解门店的经营压力。7月12日,针对"宝马中国将退出价格战"传闻,宝马中国表示,下半年宝马在中国市场将重点关注业务质量,支持经销商稳扎稳打。
上月初,宝马因腰斩式大降价引发热议。据媒体报道,市场传闻宝马i3、i5纯电车型出现大幅优惠,其中宝马i3车型5折促销,价格接近“腰斩”,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4S店均有所降价,优惠后裸车是17万多,折扣力度颇大。北京某宝马4S店销售人员表示:“i3 35L大概17万多,以前这价格都不敢说,现在确实是挺合适的,价格到店还能谈。”另外,宝马i5也给出了6万元不等的报价优惠。
在此之前的5月,鉴于市场大背景和国产品牌带来的巨大冲击,宝马给所有经销商门店发函,决定给宝马4S店开出多项大幅度补贴减免政策,包括3%价格折让,帮助缓解经销商的现金流压力、同时逾期付款违约金年利率降至2.5%,滞港车辆仓储费降低50%等等。
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的2023年,降价确实为包括BBA在内的传统豪华品牌带来一定的销量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宝马集团在华销量为82.5万辆,同比增长4.2%;梅赛德斯-奔驰在华销量为76.5万辆,同比增长1.7%;奥迪在华销量为72.9万辆,同比增长14.6%。
但随着自主品牌借助新能源赛道强势崛起,传统汽车豪华品牌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出现明显下滑,导致其终端售价发生松动,在极度内卷的车市背景下,年内,不仅仅只是宝马,包括奔驰、奥迪、保时捷等豪华品牌此前均开启降价促销,但以价换量的策略已不再有明显的奏效作用。
以宝马为例,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宝马集团营收为366.14亿欧元,同比下滑0.6%;净利润为29.51亿欧元,同比下降19.4%。其中,汽车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1%至309.39亿欧元;汽车业务税前净利润同比下滑29.4%至2703亿欧元。销量方面,一季度宝马在中国市场销量为18.77万辆,同比下滑3.8%,成为宝马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唯一销量下滑的主要单一市场。
三天前,宝马集团发布2024上半年销量数据。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宝马集团全球市场累计交付121.34万辆新车(含宝马、MINI、劳斯莱斯),同比下滑0.1%,其中宝马品牌全球销量同比增长2.3%至109.65万辆,不过中国市场则出现下滑趋势,上半年宝马中国累计销量为37.59万辆(含宝马和MINI品牌),同比下滑4.2%。行业人士认为,宝马在华的降价策略并未能带来销量增长。
汽车行业“价格战”从2023年开启至今已有一年半时间,如今更是成为了一场“持久战”,尤其是进入2024年后,国内价格战的竞争非常激烈,越来越多的车企通过降价的方式抢夺市场,导致车企间的价格竞争愈发激烈,新能源汽车价格一降再降。当然,“价格战”的背后是通过降价求生存,以此刺激汽车消费欲望,同时,车企希望以价换量,实现销量增长抢占市场份额,豪华品牌的降价也是为了保持市场份额,但到了今年,传统豪华品牌降价带来的效益已变得微乎其微。
《汽车行业关注》认为,“价格战”也会对车企利润带来巨大的冲击。此前,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也曾表示:“以价换量”的价格战是行业步入深度竞争的既定事实,但“价格战”只短期有效、不可持续,更是不健康的竞争。目前汽车行业正处于价格战竞争时期,宝马退出价格战,“停止降价保份额”的策略能否奏效,有待验证。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以及自主高端化的推进下,如何推出有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也是当下BBA迫在眉睫的任务,诚然,留给包括BBA在内的传统豪华品牌的考验还在继续。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分享到
网友评论网友评论仅提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新车低价陷阱!鸿蒙智行公告
5月2日,鸿蒙智行在其官方App发布《关于网络低价陷阱的提醒与公告》。公告内容提醒用户警惕社交媒体上出现的“新车低价”帖子,这些帖子涉及问界、智界、享界新车型,且这些帖子宣称可以代用户下单优惠购车。鸿
大改款!岚图FREE+预售时间确定
5月1日,岚图汽车宣布,岚图FREE+将在6月开启预订。据了解,岚图FREE+是岚图FREE的新款车型,新车对外观进行全新设计,并首搭华为ADS4.0和鸿蒙座舱5.0,动力上搭载1.5T增程动力,且可
还有希望?欧拉汽车销量持续大跌
5月1日,长城汽车发布最新销量。数据显示,4月长城汽车批发销量100,061辆,同比增长5.55%,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28,813辆,同比增长28.42%;1-4月累计批发销量356,868辆,同比下
贸易壁垒增加经营压力!大众汽车利润暴跌37%
日前,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正式公布最新财报。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大众汽车营业收入为776亿欧元,同比增长2.8%,这主要得益于销量的增长,但销量增长并没有给大众汽车带来有效的利润增长,反而出现了大幅
某新势力车企CEO再遭限消!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4月30日,极越汽车CEO夏一平新增两则限制高消费令,相应申请案号为(2025)沪0104执2272号及(2025)沪0104执2273号,申请人为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漕河泾支
资讯
计划开发4款新车!这家老牌车企因这个原因遭质疑
2022年11月因称“比宁德时代技术更先进”而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下称“深交所”)关注函的众泰汽车,最近又因60亿元定增而受到深交所问询。针对深交所的问询,3月16日,众泰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
丰田子公司高管:纯电版埃尔法或在中国首发
据报道,丰田旗下子公司丰田车体社长松尾胜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提升竞争力,丰田计划未来投放电动MPV车型,并提及MPV的主战场是中日两国,埃尔法车型在中国备受欢迎。据了解,丰田车体主要负责MPV车型和
10月轿车零售销量榜
尊界汽车:恶意造谣者被依法处置
2 月 28 日,尊界汽车法务官方微博发文称:近期,发现网络上大量账号恶意造谣、恶意诋毁尊界,严重歪曲事实、误导公众,并造成大规模传播,对尊界汽车的声誉造成了极大损害。并表示经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已依法
突发!百万粉丝车评人“蔡老板”账号被封
突发!今日,坐拥抖音百万粉丝的车评人“蔡老板”账号被封。汽车行业关注在抖音搜索蔡老板的抖音号发现,目前其主页头像已被清除。此外,页面还显示由于违反《抖音社区自律公约》的相关规定,账号已被封禁。目前,尚
撰稿人
最新24H热点 更多24H热点 >
最新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汽车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行业报导 更多行业报导 >
热点新闻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