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盖世汽车报道,克莱斯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Chrysler Group LLC)16日发布声明称,公司将更名为FCA美国有限责任公司(FCA US LLC),即日起生效。
克莱斯勒此举在于跟随母公司FCA的命名规则。意大利菲亚特汽车2009年掌握了克莱斯勒的控制权,当时后者刚刚在美国政府援助下从破产阴影中挣扎出来。今年年初,菲亚特完成收购克莱斯勒所有股权,并于10月安排其在纽约股市上市。两家公司合并后新名称为FCA(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NV,即“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在发布声明后,克莱斯勒表示,名称更改不会影响其位于密歇根州奥本山总部、股权结构、管理团队、董事会和旗下品牌。
根据克莱斯勒此次提供的信息,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美国有限责任公司/FCA US LLC在全球总计拥有超过77,000名员工,以及36座工厂,其中23座在美国,6座在加拿大,7座在墨西哥。
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计划到2018年将全球年销量提高到700万辆,较当前高出60%,并将净利润提升至目前5倍,达69亿美元。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FF将推出第二品牌?贾跃亭官宣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6月13日报道——
6月13日,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下称FF)宣布完成向首位二级市场个人投资者用户的新车交付。对此,FF创始人、首席产品及用户生态官贾跃亭表示,新车的交付标志着公司重启了自去年开始的交付第二阶段(SOD2)。
FF91是FF旗下首款量产车型和旗舰车型。去年5月,FF召开“FF91 & Faraday Future 2.0终极发布”活动,贾跃亭现场宣布,FF首辆量产车FF91将进入交付阶段。发布上,FF91 2.0 Futurist Alliance上市,共提供FF91 2.0、FF91 2.0未来主义者版、FF91 2.0未来主义者联盟版三个款型。按照交付规划,FF91的交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行业专家FPO(Future Product Officer未来主义者产品官)共创类交付;第二阶段是共创类交付;第三阶段是在实现了产能爬坡后的全面共创类交付。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FF共交付10辆FF91 2.0 Futurist Alliance。而今年前5月仅交付1辆新车,为今年2月7日交付。也就是说,加上今日交付的,迄今为止,贾跃亭造车近10年仅交付了12辆新车。几日前,贾跃亭在微博表示:“在完成战略投资者融资之前,在我们能够筹集到所需零部件资金的前提下,我们将努力每个月交付一辆新车。”
目前,FF正处于缺钱危机中。最新财报显示,2023年FF营收为80万美元,销售成本为4300万美元,同期营收和销售成本均为零;运营亏损为2.86亿美元,同期为亏损4.37亿美元;净亏损为4.32亿美元,同期净亏损6.02亿美元。与此同时,FF表示将撤回其2024年生产目标指引。至于撤回年度销售目标的原因,贾跃亭解释:“主要原因是大的战略投资者的融资尚未按预期完成,资金困难造成产能无法爬坡,如果完成了较大金额或战略投资者融资,可能会发布新的销售目标指引。”
彼时,FF在财报中表示,尽管FF已开始首次交付FF91产品,但由于FF91系列及其相关服务的需求不足、车辆服务和保修成本、竞争加剧、宏观经济环境挑战、监管变化等风险因素,FF可能永远无法实现或维持盈利。隔天,贾跃亭发微博发视频表示,针对2023财报“风险提示披露”造成的误解和谣言进行澄清。贾跃亭表示:“贾跃亭和FF承认公司永远无法盈利”是造谣, 坚信FF可能成为更早实现盈利的公司之一”。
作为最早入局的造车新势力之一,FF造车已有10年左右,但迄今其仅交付12辆车,本质上和“PPT造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从当下来看,FF想要依靠FF 91一款车型走向成功几乎是不太可能的。造车将近10年以来,截至目前FF91仍未实现大规模的量产,直到2023年第三季度,FF才首次实现创收。彼时财报数据显示,FF三季度向用户交付7辆新车,首次实现汽车销售收入55.1万美元(约合402万元),但同期净亏损7800万美元,而在此之前,FF总计投入约30亿美元(约合219亿元)。另外,即便FF91实现大规模量产也难于打开市场,该车定位豪华车,高达200万元的售价并不适合大众消费市场,也很难有消费者愿意为此买单。显然,FF想要达到盈亏平衡点也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截至2023年12月底,FF总资产为5.31亿美元,总负债为3.02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贾跃亭表示:“FF正考虑在‘中美汽车产业桥梁战略’下推出第二品牌,该品牌会将FF的高价值解决方案和功能赋能给未来的大众放量产品中,让更多的个人投资者用户享受到我们的极智科技奢华。”贾跃亭通过一则视频表示:“FF愿意发挥中美汽车产业桥梁的最大价值。”此外,贾跃亭还在另外一则视频中指出,FF的三大任务迫在眉睫,第一尽快完成首轮战略投资者融资,第二努力推动产能爬坡,第三全力推动中美汽车产业桥梁战略的实施。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分享到
网友评论网友评论仅提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创近8年新高!长安汽车半年销量发布
7月3日,长安汽车发布2025年6月以及上半年产销快报。数据显示,2025年6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为23.51万辆,同比增长4.48%;上半年累计销量为135.53万辆,同比增长1.59%,创近8年新高
第三代长安UNI-V实车亮相!
7月3日,长安汽车旗下新款长安UNI-V实车正式亮相。据了解,新车是第三代长安UNI-V,主要针对外观内饰以及动力方面进行升级调整,外观基于"未来先锋运动美学"设计语言打造,看起来更具运动感,动力上搭
博主再次致歉:已赔偿长城汽车1.5万元
日前,汽车博主“向北不断电”再次向长城汽车发布致歉信。博主表示,7月3日接到法院电话,要求执行抖音平台对长城汽车的道歉置顶15天声明,起初感到很诧异,因为早在4月22日判决下达之日,就在各大平台发布道
126万辆!奇瑞集团上半年销量公布
7月1日,奇瑞控股集团(下称“奇瑞集团”)发布2025年6月以及2025年上半年销量快报。数据显示,6月奇瑞集团销量为233607辆,同比增长16.6%。其中,奇瑞汽车销量为219044辆,同比增长1
全尺寸SUV卖30万以下!李斌首次透露
7月6日,在与吴晓波的直播中李斌表示,7月10日将举办乐道L90产品技术发布会,并透露乐道L90起售价肯定在30万以内。据了解,这是李斌首次透露乐道L90的价格,乐道L90定位全尺寸旗舰SUV,基于蔚
资讯
力帆汽车被吉利收购?力帆与吉利正式回应:不实消息
进入2020年,汽车企业重组并购的消息频频爆出。近日,有消息指吉利集团拟入主力帆股份。针对此事,吉利汽车方面对外表示“没有此事”。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媒体报道的澄清公告。公告成,经公司向实际控制人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及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核实后确认,相关媒体传闻不实,目前没有与第三方洽谈收购或注资事宜,也未达成任何意向。力帆还强调,公司目前存在持续亏损、负债较高...
上半年净利润下滑24%,长城汽车质问“如何挺过明年”
7月23日,长城汽车发布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该报告显示,长城汽车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为359.29亿元,同比下滑13.1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1.53亿元,同比下滑24.02%。长城汽车表示,报告期内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影响,销量同比减少以及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所致。长城汽车是国内主力自主品牌车企,在销量上也是名列前茅。数据显示,2019年长城汽车累...
新一代哈弗H9上市!
9月25日晚,新一代哈弗H9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区间为-万元。作为全新换代车型,新车对外观和内饰进行大幅革新,并对车身尺寸进行加长,动力上提供2.0T汽油和2.4T柴油发动机,上市后将与
连召回都解决不了,奔驰断轴问题何时才是头?
奔驰汽车是一家百年历史的车企,老实说,对于发展时间如此之长的企业,其产品质量应该会有很好的保证才是,然而从近几年来看,这家车企似乎也没有给消费者很大的信任。关于奔驰车型的问题在网上开始大批量爆发:“奔驰E级断轴” “奔驰E级爆胎” “奔驰C级发动机异响” “奔驰GLA爆缸” “奔驰GLC刹车异响”等等问题,几乎涵盖了北京奔驰所有的在售车型。对于断轴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减振器断裂,在车辆正常行驶的时候...
福田汽车2018年亏损35.75亿,卖出宝沃之后今年一季度扭亏
福田汽车披露年报及一季报,2018年实现营收410.54亿元,同比下滑20.61%,净利亏损35.7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12亿元。对于2018年营收利润的下滑,福田汽车称,主要是因为乘用车业务广告促销费同比增长和销量的下滑。福田汽车今年第一季度营收141.44亿元,同比增长50.27%;净利润8018.6万元。福田汽车2018年年度报告显示,主营业务影响因素主要有五个,其中最主要的是乘用车业务...
撰稿人
最新24H热点 更多24H热点 >
最新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汽车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行业报导 更多行业报导 >
热点新闻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