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经] 2013年4月至今,一些知名汽车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召回浪潮,召回车辆超过了千万辆。最新的一起是在10月24日,因安全气囊缺陷,日产宣布全球范围内召回26万辆汽车。
奇怪的是,召回的主角并非哪个车企的某一个车型, 而是事关汽车行驶安全的利器——存在安全隐患的气囊。这些气囊来自于日本高田公司( Takata Corp)。
最近10年间,高田“死亡气囊”造成了100多人死伤。使用高田有安全隐患的品牌涉及丰田、本田、马自达、宝马、日产、三菱、斯巴鲁、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汽车等10家汽车生产商。
问题是,本用来保护汽车驾驶人的安全气囊却成为潜在的杀手?为什么生产缺陷在10年之后才爆发?一家具有良好安全信誉的企业为何出现重大质量事故?今年年初路透社记者的一篇调查, 现在看来仍然有警醒意义。
谶言成真
高田公司决定进军汽车安全气囊市场,始于本田汽车1985年的新年宴会。
高田原本是一个经营工业纺织品的家族企业。在1985年那个改变高田产业命运的宴会上,本田安全气囊项目负责人小林三郎向高田提议,除了安全带,高田应当涉足气囊产品。高田寿一路的第一反应是No,安全气囊太危险了。气囊要在汽车碰撞事故发生的千分之几秒内膨胀打开,一个小小的错误就有可能毁掉他祖传的家业。
“我们不能走钢丝。”高田回答小林三郎。但最后,高田改变了主意,觉得这个险值得冒。 几年之后,高田不仅生产气囊的外布,还购买火箭发动机技术,自己生产气囊气体推进剂。气体推进剂,这正是气囊最危险的部分。
市场很快证明,高田的赌注下对了。安全气囊短时间内从高售价车辆的选配装置变为普通车型的标配产品,用量飞速增长。高田也成长为全球前三的气囊制造商。到2011年去世前,74岁的高田寿一路排在福布斯日本富豪榜的第29位,身家9亿美元。
但是,进军气囊市场30年之后,高田的担忧应验了。在几起被指因气囊未正确展开而导致的死亡事故之后,2013年,使用高田气囊的多家整车企业,包括本田、日产、丰田、马自达和宝马,发起了历史上数量最大的气囊问题召回。为此,高田付出了3.07亿美元的代价。高田股票一日内下跌了15%。
去年5月,高田寿一路的儿子高田茂久放弃了公司总裁职位,公司管理权首次交给家族外人士,曾任博士集团日本业务总裁的瑞士籍人士斯特凡斯托克掌管高田。
安全陷阱
高田质量问题爆发始于一起交通事故。2009年5月16日,美国一位18岁的女孩儿埃希利帕海姆开着一辆2001年生产的本田雅阁去接放学的弟弟。在学校的停车场,汽车与另一辆车相撞。气囊展开后,女孩儿被气囊中弹出的一个金属片划破颈动脉,失血而亡。
在事故发生之前6个月的时候,本田已经进行了一次小规模召回,在美国召回4000辆2001款雅阁和思域。本田称,召回原因是气囊中的气体推进剂可能已降解,气囊展开时所产生爆炸力会超过设计力度,从而导致推进剂容器产生金属碎片飞出。
埃希利的雅阁并不包括在本田第一次小规模召回的车型中。事故发生两个月后,本田将召回范围扩大了1倍以上,全球召回数量超过5万辆。埃希利的雅阁车型也包括在内。
事情并没有结束。6个月之后,圣诞节前夜,美国佛吉尼亚州发生另一起气囊事故。一辆2001款雅阁在与一辆运送邮件的厢式车相撞后气囊爆炸,33岁的驾车者被气囊弹出的金属片穿入颈部致死。在这两起事故中,本田和高田都通过庭外调解与受害者家庭达成和解方案,细节无法得知。
一时间,高田可能质量失控的说法在业内盛传。这些质疑不仅来自汽车业界的管理者、化学专家、高田的前员工,甚至来自美国汽车安全法规部门的文件。一个质量控制非常严格的著名企业,如何因为技术失误导致极大的损失,成了管理界关注的一个案例。
信誉危机
之后,数十万辆汽车被召回。紧接着,是又一轮数十万辆规模的召回。除了上述两起死
亡事故,还有几起较为严重的受伤事故与气囊有关,其中包括一起非常危险的事故,受伤
者由于用手紧紧掐住颈部流血的血管,才免于一死。这些事故基本都得满意的善后处理。
累计起来,在最近的5年里,因高田气囊召回的汽车达到650万辆,其中本田汽车占半数以上。按照高田和汽车企业的解释,如此大量的召回是多个不同原因引起的,高田否认这些原因之间有内在联系。
拨开迷雾
2009年8月,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曾询问本田,为什么本田的第二次大规模气囊召回在埃希利事故之后的几周内才进行。3个月之后,NHTSA启动了一项调查,质询本田和高田在气囊质量问题召回上采取措施是否得当。2010年5月,NHTSA结束了调查,结论是两家公司进行的召回还算及时。
按照本田的说法,高田缺陷气囊的生产时间段是2001年,但在2002年得到了整改。2002年11月,高田指派一位员工,专门负责爆炸化学品的存放,确保在周末和节假日停产期间化学品放在干燥的地方。采取这一措施,原因是此前另一家汽车企业曾询问,化学品受潮后会不会影响气囊性能。
本田在起召回文件中承认,2004年就发生过一起气囊非正常展开,但此后直到2009年埃希利事件,再没有出现过。
埃希利事件在高田公司引起一场风暴。一位已经离职的高田员工告诉路透社记者,高田雇用了一个德国工程公司进行全面调查。调查进行了多个方面,其中包括化学物品存放,但调查结果并不十分确定。
相反,调查得到了一些相反的观点,一些竞争对手和与公司不睦的离职员工称,高田的安全控制十分严格。一位对公司管理非常不满的离职员工说,工厂安全是他们做好的惟一一件事。气囊企业重视安全的原因是,气囊不仅在使用中,在生产过程中也充满危险,它所使用的气体推进剂极易发生爆炸。
高田以及其他气囊生产商几乎都发生过厂房内爆炸和起火事件。在气囊工厂,最危险的工作只能由带有照相机的机器人完成,控制机器人的工作人员躲在厚厚的防护墙内。工作人员都要穿着特制的鞋,确保不产生静电。气囊生产企业一般都建在郊外,车间有坚固的水泥墙。高田在美国华盛顿州莫西湖的工厂原是一个废弃的美国空军基地,二战时期那里用来训练轰炸机飞行员。
追根溯源
任何问题都会留下蛛丝马迹,通常也不是孤立的。气囊内的气体推进剂是装在一个个圆片中,多个圆片装在气囊的气体推进器里。高田的质量问题就出在这些圆片的生产中。
在呈交给NHTSA的报告中,高田列举了几个错误。一是推进剂的存放没有防潮措施,受潮的推进剂可能导致在多年后圆片包装破裂。二是有些圆片合装在一起时压力过小。在有些案例中,比如本田的某些车型上,本田要求每个气囊装7个圆片,而实际装的是6个。
所有出问题的晶片都是在2000~2002年间在北美生产的。这个时期正是北美汽车大量普及安全气囊的时候。高田内部人士说,当时,高田的订单大增,生产压力非常大。但高田和本田都否认,这个压力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不过,本田和高田都承认,当时犯了一个错误:没有妥善保存生产记录。
高田的产品线设计中是具有自动拒绝不达标圆片设施的,但该设施也具有手动功能,当生产线调试时可以去除自动拒绝功能。高田说,由于人工失误,这个自动功能没有启用,但工厂对此没有记录。这导致事后无法查询哪些产品逃过了生产线的自动检测。
不离不弃
零部件供应的空前集中让汽车产业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产业链条任何环节出现差错都会产生“蝴蝶效应”,引发全球汽车大规模召回,影响汽车巨头盈利。也许汽车企业已经发现了问题,但无能为力。
比如,在高田问题气囊问题上,即便NHTSA敦促高田和相关车企从其他公司购买相关零部件,但丰田公司高管表示计划放弃使用高田公司气囊的计划。
丰田高管称,“高田是丰田的供应商,也就是大家庭的一份子,丰田从来不会抛弃供应商,相反,会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目前,高田正与10家汽车制造商合作进行调查研究解决办法。
来源:腾讯财经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丰田造假风波升级!大发汽车总裁辞职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2月14日报道——
丰田子公司大发汽车继造假事件后,即将发生人事调整。
近日,据丰田汽车官方消息,旗下子公司大发汽车的总裁奥平总一郎(Soichiro Okudaira)将辞职,该职位将由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区首席执行官Masahiro Inou接替,任命自3月1日起生效。与此同时,大发董事长松林淳也将在3月1日卸任。
当然,大发汽车总裁和董事长即将双双辞职一事,与早前被曝出的造假风波有一定关联。去年4月,日本大发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四款车型在侧面碰撞测试中车辆前座门内衬(Door Trim)被不正当的修改,违反法规规定的测试程序和方法。涉及到的车型为2022年8月起所生产的新2023 Perodua Axia、Toyota Vios(在泰国被称为Yaris Ativ)、Toyota Agya及一款尚未推出的新车。据了解,这4款车型在大马、泰国、印尼、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和墨西哥等国家,共计销售88123辆。这些车款的门内衬被修改为带有凹口,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测试风险。
发现这一问题后,大发汽车方面发布公告致歉,并称已立即向检查和认证机构报告并咨询,同时暂停发货。此外,除了内部调查委员会外,大发汽车还成立了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委员会,以阐明此事的细节,分析根本原因,并相应地制定防止再次发生的措施。当时,针对该起事件,丰田汽车董事长丰田章男也对大众进行了致歉,表示大发汽车公司的不当行为涉及安全问题,这是车辆最重要的方面。这是背叛客户信任,且绝对不能接受的行为。公司将从详细调查和全面收集事实开始着手了解情况,确定真正原因,并努力防止再次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时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发汽车又被传出两款混合动力车型在侧面碰撞试验中存在违规,原本应该分别提交驾驶座和副驾驶座的试验数据,却把副驾驶座的数据作为驾驶座数据提交给了日本国土交通省,此次涉及的车型有大发Rocky和丰田Raize。
在这两起违规事件后,过去了大半年,在去年12月大发汽车再次被传出爆炸性新闻。去年12月,日本大发汽车发布了一份多达162页的第三方调查报告书。报告书中指出经查,除了发现在去年4月的车门饰件造假和5月的杆侧碰撞测试造假外,还发现25个新测试项目存在174起造假案件,涉及到64款车型和3款发动机。因为该造假事件的升级,大发汽车与丰田在去年都决定暂停目前在日本和海外生产的所有大发开发车型的销售。而在此事件曝出后,大发工业在日本国内的3家整车工厂也相继停工。
除了大发汽车被曝出存在违规行为,丰田工业公司也被传出违规新闻。今年一月,丰田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了特别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委员会认为丰田工业公司可能在排放认证相关问题上存在违规行为,其中包含用于叉车和工程机械的旧型号发动机与丰田工业公司生产的部分汽车发动机。
随后,针对近来曝出的一系列车辆违规事件,丰田章男举行了发布会,在会上进行了丰田章男致歉,并表示“深刻反省”。对于大发汽车近来被曝出的一系列事件,丰田汽车首席执行官佐藤恒治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作为整改措施的一部分,丰田将考虑是否打破其与大发之间的业务界限,公司可能会向大发派遣工程师,改变大发的高层架构也可能是措施的一部分。
公开资料显示,大发汽车在1907年,业务范围主要为小型车领域的拓展,是丰田汽车旗下子公司,在丰田汽车全球销量中所占比重约为4%。随着大发汽车迎来新的人事变动,能否对让大发汽车走出违规风波,这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分享到
网友评论网友评论仅提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两种尺寸!新款魏牌高山上市
5月13日,魏牌高山家族正式上市,其由高山7、高山8、高山9组成,其中高山7面向家庭用户,高山8宜家宜商,高山9定位旗舰产品,三款车型售价分别为。尺寸方面,高山7长宽高分别为5050/1960/190
9.29万元起!第四代博越L上市
5月13日,新款吉利博越L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0.59-13.29万元。据了解,新款吉利博越L定位紧凑型SUV,主要针对外观和内饰设计进行升级,采用全新的设计语言,配备Flyme
哪吒汽车被申请破产重组
据全国企业破产重组案件信息网显示,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增(2025)浙04破申3号,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被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经办法院为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据天眼查显
索赔1000万!某自媒体正式被阿维塔起诉
5月13日,阿维塔科技法务部官博再次声明表示,昨天,自媒体“苏黎世贝勒爷”在其发布的所谓道歉视频中,断章取义,偷换概念,将阿维塔风阻直播测试的量产车说为原型车,蓄意制造舆论混淆,进一步误导公众对测试结
业绩巨亏!日产减厂裁员
5月12日,据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因经营业绩持续恶化,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汽车决定再裁员1万人。截至发稿,日产汽车官方暂未对上述消息作出回应。这并不是日产汽车首次因业绩不佳裁员。早在2024年11月
资讯
中国恒大:两年亏损8120亿,总负债2.4万亿
恒大,终于交出了自己的账本。7月17日晚,中国恒大连发三份业绩报告,包括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业绩、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
不买就滚蛋!某新势力被曝强制员工买车
日前,网络上流传聊天记录显示,乐道汽车强制要求每位销售人员都要买一台乐道L60,不买就滚蛋,半年后回收,但没有任何合同协议。流出截图显示,员工购买乐道L60,按车价租电需支付150000元,同时享有员
标配“58项”配置的一汽奔腾T33正式发布,八月正式上市
一汽奔腾T33的首次亮相是在今年7月12日的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上。彼时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一汽集团总经理奚国华亲自为一汽奔腾T33揭幕,此举也显示出T33对一汽奔腾品牌的重要性,以及一汽奔腾决心再战小型SUV市场的雄心。一汽奔腾去年推出了紧凑型SUV T77,今年企业推出的全新T系列车型T33已于此前亮相。从一汽奔腾官网获得一组奔腾T33详细配置信息,新车共计推出5款产品,分别为手动豪华型、手动...
2.5万辆林肯大陆被召回!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日前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从2021年5月14日起,召回2016年6月24日至2019年9月20日生产的部分2017-2018年款进口林肯大陆汽车,共计24664台。召回原因是召回范围内车辆发动机和变速箱的主动式固定支架可能发生液体渗漏,可能造成发动机控制模块(PCM)连接器针脚被腐蚀,从而导致车辆无法启动、不能熄火、充电...
吉利推出大七座SUV,再大也成不了汉兰达对手
日前,吉利汽车宣布将在2020年推出首款中型SUV,新车仍未进行命名,根据曝光的申报信息,新车内部代号VX11,轴距达到2815mm,并将提供1.8T与1.5T两套动力总成。可以说新车的推出将填补吉利在该细分领域的空白。新车在车型设计上采用了很多硬朗的线条设计,进气格栅依旧是以“涟漪”进气格栅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半幅涟漪式前进气格栅与两侧大灯组相连。包围两侧装配全LED矩阵式大灯。车身侧面通过高车身...
撰稿人
最新24H热点 更多24H热点 >
最新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汽车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行业报导 更多行业报导 >
热点新闻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