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将自2013年10月23日起,召回部分进口英菲尼迪汽车。
涉及车型:2013款进口英菲尼迪JX35汽车,生产日期为2012年8月3日~2013年9月20日。据该公司统计,在中国大陆地区涉及4367辆。
召回原因:上述受影响的车辆的ABS系统存在缺陷,其控制逻辑中、系统工作中的制动压力调节不合适,车辆在粗燥路面上行驶、在ABS起作用的情况下,由于路面情况和客户操作有所不同,和其他车型相比,ABS的工作时间有时稍长,可能会出现制动距离延长。
解决方法: 对于涉及缺陷的车辆,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通过英菲尼迪授权经销商将对ABS控制单元进行重新编程。库存车辆将在消除该缺陷后再销售。
英菲尼迪中国客服中心将从2013年10月22日开始通过电话或其他有效方式向车主发出召回通知。如果要了解本次汽车召回的详细情况或有任何疑问,请致电英菲尼迪客户服务中心(800-8809090,400-8809090)和光临英菲尼迪中国官方网站www.infiniti.com.cn。车主也可登陆质检总局网站业务频道-进出口商品检验(http://jyjgs.aqsiq.gov.cn)、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www.dpac.gov.cn)、中国汽车召回网(www.qiche365.org.cn),或拨打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热线电话(010-59799616,65537365)了解更多信息。
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蔚小理”合照更新了!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7月17日报道——
7月15日,汽车博主@余大巍 在微博晒出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最新合照,并表示“搂得紧紧的啊”。李想转发微博并配文:真好。
据了解,这张合影是在“中国汽车T10特别峰会”上拍摄的,除了何小鹏、李斌、李想外,王传福、余承东也参加了此次峰会。何小鹏、李斌、李想能够参加峰会,也肯定了“蔚小理”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地位,如今三人的自信度也与当年完全不同。
2020年6月,何小鹏在个人朋友圈分享了一张与李斌、李想坐在一张沙发勾肩搭背的合照,并配文“三个苦逼,在忆苦思变”。不可否认,作为第一批造车新势力的成员,何小鹏、李斌、李想三人确实经历了很多,在备受争议的市场中奋力前行,共同走过最为艰难的至暗时刻,三位创始人之间的关系,也多了一种惺惺相惜的味道。
三年后,“蔚小理”都已拥有庞大的车系,三个品牌的产品也从小众市场变为大家逐渐认可的品牌,但伴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剧,“分化”已然成为萦绕在“蔚小理”的主旋律,一边是理想的高歌猛进,一边是蔚来、小鹏的苦苦挣扎。
三家车企在终端市场表现的差距,也让三位创始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甚至燃起火药味。
6月9日,蔚来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净亏损47.4亿元,毛利率跌至1.5%。在当晚的财报电话会上,李斌不断地给投资者“打鸡血”,而李想却在8点26分时发出微博:“产品毛利率远低于预期,毛利率波动较大,并不是企业定价良心,而是需要改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以及持续扩大规模。”不过,为了避免猜忌,李想在文末加了一句“仅针对整个行业的看法,不针对任何企业,切忌:不要被迫害妄想症发作!”此时,蔚来财报电话会议还在进行中。
更早之前,在5月24日,蔚来举办全新ES6上市发布会,李斌用了整整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介绍了这款全新换代车型。然而,就在全新ES6公布售价不到半个小时,李想便在微博上发文称:“理想L7今年十月份做到2万辆/月,提前给团队设定一个小目标。”当天,何小鹏并没有卷入这场争斗中,但其在微博上官宣首款MPV命名为——X9,而理想汽车也将于年底发布首款MPV,两款MPV车型均为纯电车型,意味着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将挤进同一条细分赛道。
2021年之前,蔚小理之所以能够共处,根本原因在于产品之间没有重叠。小鹏汽车主打的是30万元以下的市场,包括P7、P5、G3;蔚来主打的是30万元以上纯电市场,高端服务、换电成为其标签;理想则是另辟蹊径,以增程式混动为开端,主打30万元以上家用市场。
然而,这一切在2022年悄然发生改变。2022年9月,小鹏G9正式上市,售价30.99万元起。一周后,理想L8/L7同时发布上市,售价分别为35.98万元、33.98万元起。至此,“蔚小理”三家企业在30万元级别市场均有所布局,表面上是为了抢夺传统豪华品牌BBA的市场,实际上三家企业却是互相竞争。
曾经的“蔚小理”,是一致对外的兄弟,更是产品矩阵都要刻意错开彼此禁脔的family,但如今这三家新势力之间少不了暗讽、互掐与厮杀。
7月11日,理想汽车公布周销量。数据显示,在2023年第28周(7.3-7.9),理想汽车周销量为0.79万辆,仍为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第一。蔚来排名第二,为0.31万辆,而小鹏汽车为0.12万辆,在榜单中排名第八。
理想汽车发布周销量榜后,小鹏汽车高管公开回怼并质疑其数据造假。小鹏产品营销总经理黄泓霖在朋友圈发了两张排名图,其中第一张就是理想汽车官方发布的周销量排行榜。黄泓霖表示:以上关于小鹏信息都是假的,好饭不怕晚。其还表示,“我们没必要虚张声势的晒战报秀肌肉,汽车是个长期主义赢,机会主义死的行业,我们爱是踏实做好产品、质量和供应,把高质量的产品交到用户手里。”随后,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产品高级总监刘毅林将黄泓霖的朋友圈截图发在微博上,配文称“朗朗乾坤,无奇不有”。
“蔚小理”的竞争,是必然的过程。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2022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精髓,有竞争才会有创新和繁荣,没有压力就没动力,只有更好的产品、更优秀的技术、更创新的体验,才能在淘汰赛中生存。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2022年业绩沟通会表示,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洗牌,机遇与挑战并存。他认为,只有产品好、技术强、规模大、产出快的头部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上半年,理想汽车以13.91万辆的交付量位居国内造车新势力榜首,小鹏汽车则垫底,仅交付4.14万辆。蔚来次之,为5.46万辆。
在二级市场,理想汽车最新股价为37.0美元,总市值为385.65亿美元;小鹏汽车为14.02美元,总市值为121.06亿美元;蔚来为10.55美元,总市值为186.81亿美元;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分享到
网友评论网友评论仅提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新势力最新月销量公布
7月1日,国内不少车企相继对外发布2025年7月交付数据。从大家公布的交付数据来看,交付数量大多都实现了同比增长。6月零跑汽车交付量继续走高,6月零跑汽车交付量为 48006 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
蔚来高管胡成臣发文离职!
6月30日,蔚来技术规划首席专家、助理副总裁胡成臣在微博发文宣布从蔚来离职。胡成臣表示:“毕业了,谢谢大家为我制作的记录视频和制作的毕业典礼。1351天,感谢这段独一无二的旅程。让我休整一段时间,江湖
需重新排队!小米YU7将开启限时改配
7月1日,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发文宣布,小米YU7将在7月6日10:00至7月7日24:00期间,开启限时改配。已锁定订单的非准现车用户可以在这一时间段进行限时改配。雷军表示,欢迎这几天大家到店体验实车
官宣!特斯拉涨价
7月1日,特斯拉宣布,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长续航版本迎来重大产品升级。特斯拉中国网站显示,当前在售的特斯拉Model 3共有后轮驱动版、长续航全轮驱动版、高性能全轮驱动版共计3款车型
新进展!哪吒汽车宣布招募意向投资人
6月30日,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发布《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意向投资人预招募公告》,宣布面向社会预招募意向投资人。管理人表示此举是为了尽快推进合众新能源的破产重整进程,有效盘活资产、实
资讯
“裂开了”!路虎品牌一分为三
你是否会想到,有一天路虎品牌也会“不复存在”了!在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捷豹路虎携捷豹F-TYPE 75周年典藏版、捷豹XFL鎏金版、全新揽胜星脉以及卫士、发现、揽胜、捷豹全系车型亮相展台,以强大产
沃尔沃最新销量!中国市场下滑31%
8月2日,沃尔沃汽车公布全球汽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今年7月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为57447辆,同比增加6%;其中,新能源汽车(含纯电动车型和插混车型)销量为27879辆,占总销量的48.53%,纯电车
曝腾势品牌重大变动:原销售团队解散,由奔驰销售团队全面接管
比亚迪和戴姆勒股东连续三年增资腾势电动车品牌后,有消息称腾势的销售业务将转移。据媒体消息证实,“腾势电动汽车销售或将转移到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由原来Smart营销团队负责。”腾势方面并没有否认,仅表示“此事还未有定论。”据称,腾势原有销售团队人员也已开始分流,部分已经回到了母公司比亚迪。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2月,由比亚迪和戴姆勒共同投资成立,双方各占50%股比...
大众信仰破灭!帕萨特中保研成绩公布,几乎同级垫底
C-ISA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官网今日显示了“上汽大众帕萨特”最新碰撞试验成绩,结果让众多消费者大失所望,特别是正面25%偏置碰撞和侧面碰撞项目中,几乎处于同级别垫底水平。从结果来看,上汽大众帕萨特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中获得A(良好),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获M(一般),车外行人安全指数和车辆辅助安全指数均获G(优秀)。其中在最重要的车内乘员安全指数细分项目中,正面25%偏置碰撞评级为P(较差),...
达成共识!上汽奥迪首款国产车型一年后上市销售
上汽奥迪的“阻碍”已经正式消除,首款国产车型确定于一年后上市销售,并只有一个销售网络。12月23日,中国一汽、德国奥迪、上汽集团达成共识:未来,上汽奥迪产品将由一汽-大众奥迪投资人网络进行销售相关服务及售后服务。意味着,上汽奥迪主要专注于生产制造方面,销售与售后渠道方面仍由现有一汽-大众奥迪投资人网络主导。这是三方利益权衡的最终结果。早在2016年11月,上汽集团就与奥迪签订了不具约束力的协议,双...
撰稿人
最新24H热点 更多24H热点 >
最新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汽车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行业报导 更多行业报导 >
热点新闻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