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9月28日报道——
9月27日,《经济日报》(1983年创立以经济报道为主的中央党报)发表社论文章《该给车企订单泡沫挤水分》。文章指出,如今各大车企“订单水分”越注越多,“订单泡沫”越吹越大。经济日报社指出,此类订单注水的营销手段,最初来自于手机行业,但是汽车是大宗商品,岂是瞬间便能汇聚“万台”订单的儿戏。而一些企业为了短期抢占身位、获取优势,在预售订单上大肆注水,实为夸大和虚假宣传。
一款汽车从研发到最终交付用户,是一个涉及市场调研、研发、生产、营销等多环节的复杂系统工程,主要可以分为研发准备期、生产验证期、营销上市期、交付服务期四个阶段,其中营销上市期是一款产品能否成为爆款的重中之重。在营销上市期期间,车企会释放产品的部分谍照,诠释品牌的设计理念,随之进行产品首发亮相,制造市场期待,吸引目标用户关注,这一过程通常是上市前的3-6个月。产品首发亮相后,将进入预售,一般车企会公布产品的预售价,开放订车通道,并推出一系列的预售权益以吸引用户,这一过程通常在上市的1-2个月。最终上市时,车企会举办线上/线下发布会,正式公布售价,通常与预售价持平或略低,提升用户购买意愿。
当下,随着汽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车企为了营造出产品的火爆,开始在订单上“动小心思”。
在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汽车行业里的两个常见概念:小订和大定。小订,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表达购车意向的一种方式,一般是在预售阶段,消费者可以自愿支付几百到上千元的订金,待产品上市时可以膨胀抵扣,例如1000抵5000,同时也能享受到最原始的权益,它的特点就是灵活性高,消费者随时可以退款,不会对消费者进行约束,消费者几乎没有损失。所以,预售时的“小订”,只能反馈市场的关注度,并不能反馈真实的购车意愿。
而大定,意味着购车流程进入实质阶段,这一过程基本在上市确认最终的售价后,消费者需要确认车型版本和配置,签署最终的购车合同,具备法律效力,支付的定金金额也更高,一般在万元以上,可能在车价的10%左右。当然,即使到这一过程,消费者一般还是有1-3天的犹豫期,可以选择取消订单,但是定金是无法退还。所以,大定能够最大程度的反馈产品的购买意愿,订单量的多少决定了这款车的火爆程度。
按理来说,订单数据确实能让我们了解一款新车的市场受欢迎程度,但现实却是它们太容易被注水,不管是小订、大定还是锁单数据都没有第三方机构来监管,完全由车企自己说了算,车企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意调整数据,反正也没有技术或者规则来限制,外界还很难去核实真假。
以新势力为主,主打营销造势,预售期高调公布“小订数据”,核心目标是通过“高订单量”制造爆款认知,吸引更多潜在用户关注,例如在2025年9月5日上市的某款全新增程SUV,新车预售10分钟小订突破2万台,预售1小时小订突破10万台,“小程序都给干崩了”。
也有品牌仅在上市后公布“大定数据”,在追求热度的同时尽可能保证真实,规避数据争议,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小米汽车,不管是SU7还是YU7,其在产品亮相后直接进行上市,中间无预售阶段。据小米汽车官宣,小米YU7 3分钟预定超过20万,1小时预定超过28.9万。根据小米汽车的规定,在大定后消费者如果没有锁单,在7天内是可退的,一旦锁定配置后,定金无法退还。
另外,还有部分品牌不公布任何订单数据,最具代表的就是蔚来,不管是小订还是大定,蔚来仅通过月度/季度交付量反推市场表现。李斌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按照大家公布的订单数,都有1亿了,我们没有参与这个‘通货膨胀’。”现在车企晒订单已经变得偏营销,不利于产销的匹配,容易自己给自己挖坑。
对此,《经济日报》倡议引入第三方机构监督,实时公示交付数据,建立用户真实评价体系,其次政府部门需核查预售数据,对造假行为依法惩处。
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每一周都有好几款新车上市,丰富的配置以及内卷的价格,想要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变得愈发困难。对于车企来说,与其在订单数据上做文章,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技术研发、产品优化和服务提升上,只有真正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而对于监管部门和行业机构来说,建立透明监督机制,加强监管处罚力度,是确保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9月28日,《廉洁东风》发布,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将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紧盯不放、寸步不让。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对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
9月27日,《经济日报》(1983年创立以经济报道为主的中央党报)发表社论文章《该给车企订单泡沫挤水分》。文章指出,如今各大车企“订单水分”越注越多,“订单泡沫”越吹越大。经济日报社指出,此类订单注水
9月27日,关于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投资人公开招募有了最新的进展。合众新能源管理人发文透露,截至意向重整投资人报名截止日,已有一家意向重整投资人按要求提交完整报名材料并缴纳报名保证金5000
9月28日,别克旗下中大型轿车——至境L7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款车型,售价区间为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至境L7于9月15日正式亮相,原计划于9月28日开启预售的至境L7,最终改为直接上市并公布价格,一般
9月26日,腾势汽车旗下全新车型腾势N8L开启预售。新车定位豪华SUV,共推出2款车型,预售价格为31.98-34.98万元。外观方面:采用的是家族“优雅之势”设计语言,与腾势N9有些相识均为方盒子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