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1月24日报道——
国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连续两年失去销冠的上汽大众已开始调整产品计划。近日,一份上汽大众集团车型的新车规划遭到曝光,涵盖大众品牌、斯柯达品牌和奥迪品牌,累计超11款新车型。
从这份曝光的新车规划图来看,不仅包括多款改款的燃油车型,也包括大众仍未露脸的ID家族电动车型,从这一连发布的多款电动车型计划,可以看出今年大众品牌非常注重电动市场的发力。
具体来看,上汽大众燃油车型方面帕萨特、途昂、途观L、凌渡等车型都将迎来改款。即使帕萨特及途观L车型销量出现明显下滑,但依旧为目前品牌下的主销车型。正是如此,上汽大众希望重拾消费者对这两款车型的信心,再次迎来改款,不过目前不知道两款车型将如何改款,不知道会针对外观内饰还是配置进行调整,具体等待官方进一步消息。
目前比较清楚的是上汽大众途昂和凌渡车型。据工信部最新申报信息显示,新款大众途昂采用了全新的设计风格,前脸和尾部均已进行调整,而本次曝光的申报车型为2.0T版本。
至于凌渡虽然并没有明显外观图曝光,但从此前谍照得知该车将采用溜背设计,整体与现款大众CC相似。值得注意的是,新凌渡将采用无边框,进一步强调其轿跑车型的运动化定位。
而POLO、途铠、途岳、途观X也会迎来年度改款。之所以称为年度改款,即是新车将不会有太大变化,仅仅在车型配置上给予更优势的提升,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毕竟像途观X这款车型上市时间还不到半年的时间。
除了燃油车型,上汽大众在电动领域也将发布三款车型,除了此前已经亮相的ID.3和ID.4 X车型,还有未曾露脸的ID.6X车型,可以看出上汽大众不断丰富其在电动车市场的产品布局,加速争夺细分市场。其中,ID.4 X已在此前开启预售,而ID.3因为软件升级原因,早早亮相却仍未上市。
作为上汽大众旗下的斯柯达也因为几年市场表现不断降低,如今成为上汽大众内亏损的品牌,有数据显示,2020年累计销量17.3万辆,相比2019年28.2万辆的成绩下滑38.7%,主力车型柯米克、昕锐的表现疲软,月销量维持在3000辆左右水平,其它车型更是低迷。
在这种背景下,斯柯达在2021年却仅计划推出两款车型,分别是全新紧凑型轿车明锐以及改款中型SUV柯迪亚克。全新一代明锐将于2021年第一季度首发亮相,或将命名为“明锐Pro”。新款车型采用了斯柯达家族式的设计,多边形的中网边框用了粗壮的镀铬装饰,连接两侧狭长的灯组,整体造型与海外版保持一致。至于改款柯迪亚克,新车基本延续了现款车型的造型,只是在一些细节和配置进行调整。
至于奥迪品牌,正是成立不久的上汽奥迪,首批车型包括传闻并且已有多个信息曝光的奥迪A7L车型,整车延续了进口A7的设计,但将溜背造型改为三厢车型,并进行了加长,而上汽奥迪的第二款车型则可能为C级SUV的Q7或者Q8。
2020年对于任何一家车企都是艰难的,但对于上汽大众来说则尤为明显。在2020 年已从以往的第一名下探至第二位,连续两年被一汽-大众超越。上汽大众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贾鸣镝曾表示:“2020年双品牌在做产品结构调整,整体市场下降幅度要大,但我认为在产品结构调整之后发生这样的情况是正常的,今年做好调整,明年能够回到正常的水平。”
数据显示,2020年上汽大众全年累计销量为150.55万辆,24.79%的跌幅更是远远超行业水平。因此,对于上汽大众而言,如何通过产品、服务、技术重新赢回市场,是当前上汽大众的重中之重。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近日,在2025 上海车展上,保时捷官方宣布中国研发中心成立,该研发中心将在今年下半年投入运营。据官方介绍,新建研发中心主要专注于面向中国市场的“软硬一体”信息娱乐系统及驾驶辅助解决方案的开发。据了解
在2025上海车展上,AUDI品牌正式发布首款量产车——奥迪E5 Sportback。据了解,不同于上汽奥迪现有的产品线,AUDI是独立品牌,由奥迪和上汽打造的新品牌,针对中国市场研发,而首款车型奥迪
近日,长城汽车与汽车博主“向北不断电”的名誉纠纷案终于落下帷幕。法院最终判赔该汽车博主赔偿1.5万元,及公开向长城汽车道歉。4月22日,汽车博主“向北不断电”在微博发布致歉声明。内容中,该博主指出法院
据国家企业信息信用公示系统显示,浙江极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浙江枫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同时新增台州吉利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为股东,持股仅0.01%。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极越汽车科技有
据韩国起亚汽车公司官网披露发布年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起亚汽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45万亿韩元,这是起亚汽车自成立以来首次突破百亿,同比增长7.7%。营业利润12.6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9.1%。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