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0月12日报道——
10月12日,日产宣布退出俄罗斯市场,其俄罗斯公司的所有本地业务都将出售给俄罗斯汽车与汽车发动机科学研究所,此举将令公司损失1000亿日元。

日产汽车表示,其在俄罗斯子公司的所有股份将作价1欧元,转售给总部位于莫斯科的中央研究与发展汽车发动机研究所(NAMI),用于未来的乘用车项目。此外,日产在圣彼得堡的生产和研发设施以及在莫斯科的营销中心将以新名称运营。不过,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表示,日产有权在六年内回购其股份,这也为日产重返俄罗斯市场留下后路。
据了解,日产汽车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设有工厂,该工厂于2007年7月9日破土动工,于2009年7月7日建成投产,年产能10万辆,主要生产包括X-Trail、穆拉诺、卡什卡伊和泰拉诺车型,工厂员工人数约2000人。彼时,日产汽车称,希望俄罗斯可以超过英国,成为日产在欧洲地区销售量最大的汽车市场。

今年3月,俄乌冲突爆发,日产无奈关停圣彼得堡工厂,原计划到9月下旬恢复生产。然而,随着俄乌局势明显升级,俄总统普京周一证实俄军用远程精确武器对乌克兰“进行了大规模打击”,并表示“乌克兰的任何进一步袭击都将遭到俄方坚决回击”。日产汽车表示,自那以来该公司一直密切监测局势,但没有迹象表明商业环境发生变化,这促使公司最终作出退出的决定。
日产是继丰田之后第二家宣布退出俄罗斯市场的日系车企。9月23日,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在官网宣布,受俄乌冲突影响,丰田汽车公司和丰田汽车欧洲公司已决定永久终止其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工厂的汽车制造业务,此举意味着丰田将终止在俄罗斯汽车生产制造。

丰田表示,终止在俄罗斯生产业务的决定不是轻易做出的,丰田一直在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但由于无法采购零件,俄罗斯圣彼得堡工厂已于今年3月4日停止运营。在那之后,丰田俄罗斯有限公司继续为复工做准备,比如生产线的日常维护等。然而,即使过了半年也没能恢复生产,无奈只能宣布终止在俄罗斯的生产活动。丰田表示,俄罗斯圣彼得堡工厂将启动生产结束程序,计划为当地员工提供最大的支持,位于莫斯科的办公点将缩小规模并进行重组,继续维持俄罗斯丰田和雷克萨斯车主的服务。
除了丰田和日产外,马自达正考虑退出俄罗斯市场。据外媒报道,马自达方面称正考虑退出俄罗斯市场。因俄乌战争导致的供应链中断,马自达称运营已经越来越困难,目前马自达在俄罗斯的制造工厂已经停产,不过就销售和售后问题,马自达尚未做出最终决定。

5月16日,日产的合作伙伴雷诺也宣布退出俄罗斯。雷诺表示,已同意将把雷诺俄罗斯公司(Renault Russia)的全部股权出售给莫斯科市政府,并将所持AvtoVAZ的67.69%股权出售给俄罗斯政府支持的汽车研发中心NAMI。雷诺表示:“协议为雷诺集团提供了回购其在AvtoVAZ所持股份的选择权,可在未来六年内的特定时间行使。”
数据显示,2021年俄罗斯汽车市场销量为1667135辆,其中丰田汽车在俄罗斯市场销量同比增长6.9%至97941辆,仅次于拉达(350741辆)、起亚(205801辆)、现代(167331辆)、雷诺(131552辆),挤进前十的另一日系品牌的日产,2021年在俄罗斯销量为51338辆。
俄乌冲突之下,本已在俄罗斯汽车市场完成布局的法系、日系、韩系品牌不得不悉数退场,包括福特、通用、宝马、大众、保时捷、奔驰等德美系品牌宣布在俄停产停售,一度占据俄罗斯车市近10%份额的雷诺率先离场,而丰田、日产紧跟其后,马自达正把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车厂转给俄罗斯汽车制造商Sollers。数据显示,2022年9月俄罗斯汽车销量同比下滑59.6%至46698辆,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同比下滑59.8%至506661辆。未来,如果俄乌局势无法得到缓解,越来越多的企业宣布退出或成常态。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11月1日,宝马旗下中型轿车——新款宝马M3旅行版在国内首发亮相并上市,新车共推出款车型,售价区间为万元。作为一款旅行车,宝马M3旅行版相比于宝马M3轿车拥有更亮眼的后备厢空间表现,搭载3.0升直列六


今日,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因车辆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特定条件下会导致冷却回路中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铝板腐蚀渗漏,导致车辆出现故障灯点亮、动力受限及无法上电的情形,极端情况下会造成动

10月31日,新款东风日产天籁(官方称为“天籁·鸿蒙座舱”)内饰首发亮相。此前,东风日产已对外发布新款天籁官图。结合来看,作为新款车型,新车对外观和内饰进行了大幅优化和升级,新车前脸采用V-Motio

10月30日,比亚迪对外发布今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比亚迪营业收入为1949.85亿元,净利润为78.23亿元。前三季度累计营收为5662.6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2.75%,净利



随着近几个月的消费市场逐渐得到释放,国内车市也实现回暖,但仍处在低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似乎也让不少新势力车企顺势而下,梯队分化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