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1月30日报道——
不造车的华为又来布局汽车产业,华为再砸1.88亿元布局智能汽车零部件制造。11月26日,据东莞市公共资源交易网显示,华为以18781万元的底价成功竞得东莞市松山湖阿里山路与桃园路交叉口东北角的一块建设用地。
公告显示,东莞松山湖该地产业类型为智能汽车部件制造,面积为263636.32平方米,出让年限50年,该地块开发建设期为3年,宗地建设项目将在2022年12月31日前开工,在2025年12月31日前竣工。
根据东莞松山湖高新区项目投资效益协议合同书显示,项目投资总额不低于24亿元,华为需在承诺在竞得项目用地使用权大日起3年内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并投产,并在竞得项目使用权之日起4年内完成不低于24亿元的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虽宣称不造车,但此次已经是华为在两个月的时间第二次竞得产业用地了。今年10月份,华为以2.98亿元的底价拿下了深圳市龙华区一宗工业用地,与新能源产业相关。
据深圳公共资源交易网显示,该地块宗地号为A922-0819,位于龙华区福城街道,毗邻富士康总部,土地面积514857.79平方米,建筑面积763600平方。
在新能源赛道上,不造车的华为早在2001年就开始布局了。2001年华为将供电部门华为电气以7.5亿美元的价格转让给美国的艾默生电气公司,八年之后华为又重组电力部门并在2010年成立了新能源部门,随后于2016年进入充电桩市场。此外,从2014年开始,华为就与众多车企业合作,目前华为拿下包括北汽、长安、广汽等合作。
2021年3月,华为以电机驱动商的名义出现在了工信部第342批次的新车公示名单中,相关信息显示,这款电机为TZ210XY584永磁同步电机,其峰值功率(kw)为195/230,目前已实现量产,同时也申请了相关的发明型专利,配套的车型有长安CS95纯电版和金康新能源的金康SF5纯电版汽车。
11月,华为再次公开了一件车辆电机冷却技术相关专利CN113691192 A,此专利中华为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冷却液流量估算方法及电动车辆,无需针对不同的热管理系统分别标定数据,因而节省了标定数据的用时。
虽然华为多次公开表态自己不造车也不会投资或控股、参股任何一家车企,甚至在去年,华为内部网站心声社区刊出了一份名为《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的内部文件,文件再度重申: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同时,华为还在文末指出:“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文章底部也标明了:本文从发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年。
在今年9月华为发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人事任命通知时,针对华为汽车BU架构调整,华为回应称系正常的人事调整,核心管理团队不变,为了更好地发展智能汽车部件业务。同时,华为也再一次强调不造车,将聚焦 ICT,做智能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
显然,华为不造车但正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布局汽车产业,华为称:产业界需要的不是华为品牌汽车,而是华为三十多年积累的ICT技术能力,来帮助车企造好面向未来的车,即为车企提供基于华为ICT能力的智能网联汽车部件,目前华为已经上市了30多款智能化汽车零部件,包括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激光雷达、HarmonyOS座舱等。
基于此前华为在汽车零部件的种种动作,行业人士猜测,华为不造车但未来有可能成为汽车零部件领域中家喻户晓的品牌。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今日,比亚迪法务部发文称,网络用户“葡萄碎碎冰”因造谣比亚迪充电爆炸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官方指出,近期关注到网络用户“葡萄碎碎冰”在社交平台上散布与比亚迪相关的谣言,比亚迪报警后,公安机关迅速展开调查
在2025上海车展上,广汽传祺旗下全新车型——向往S9全球首发。新车将在今年三季度上市。据了解,新车定位高于传祺向往S7,为插电式混动中大型SUV,车内采用5座和6座布局,预计将搭载华为乾崑智能辅助驾
4月25日,长城汽车对外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季报告。报告显示,一季度长城汽车实现营业收入为400.19亿元,同比下滑6.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51亿元,同比下滑45.60%;扣
近日,在FFAI投资者社区与FX开发者共创日上,Faraday Future官方宣布,贾跃亭出任FF的联席CEO。后续将与现任全球CEO Matthias Aydt共同负责FF财务、法务、供应链等核心
4月25日,在上海车展公众日首日,上汽大众展台发生小插曲引发广泛关注。据了解,一男子手持专业三维扫描设备对未上市的ID.3 GTX套件款展车进行数据建模采集。因行为异常引起现场工作人员关注,现场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