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5月16日报道——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4月我国乘用车销量为170.4万辆,同比增长10.8%,环比下滑9.1%;1-4月乘用车销量为679.1万辆,累计同比增长53.1%。

4月份中国乘用车市场的表现并不乐观,导致全年销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但是即便如此,中国自主品牌的市场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数据显示,1-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282.8万辆,市场份额41.6%,同比增长3.4%。
根据协会公布的乘用车各系别市场比较来看,中国品牌市场份额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成为绝对优势,而德系和日系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意味着主流合资品牌可以受到自主品牌的竞争压力。此外,美系和法系市场份额提升,韩系出现下滑。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的提升,离不开自主头部车企的积极贡献。就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排行榜来看,上汽、长安、吉利、长城、奇瑞等车企进入榜单前十,这些车企的表现远高于市场水平。
自主头部车企能够实现销量增长,与产品和技术方面的提升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吉利汽车目前拥有BMA、CMA、SPA、SEA四个架构,基于CMA平台打造的星瑞在市场上的表现相对不错,第三款CMA车型星越L预计三季度上市。
长安汽车主要是产品和动力系统的更新,近两年来CS系列的焕新以及UNI系列的加入,使得品牌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最新搭载的蓝鲸发动机也提供了较为不错的动力体验。

长城汽车主打多点布局,目前旗下拥有主流SUV品牌哈弗、新能源品牌欧拉、高端品牌WEY、越野品牌坦克以及皮卡品牌长城,近年来除了强化哈弗品牌推出第三代哈弗H6、哈弗大狗、哈弗初恋等车型外,还推出了主要越野的坦克品牌。未来坦克品牌产品线将包括机甲系列的坦克300、500、700,和商务豪华系列的坦克600、800等主力产品,无缝覆盖从紧凑型到全尺寸的高端越野SUV市场。此外,类似于比亚迪、一汽等自主品牌在市场上的表现都有目共睹。
不得不承认,当前自主品牌部分技术已经超过了合资品牌,市场份额的回涨就是最好的证明。当前,部分合资产品在终端市场存在不小的优惠空间,而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品牌之间的竞争加剧外,还包括自主品牌的倒逼。

数据显示,今年德系品牌的市场份额为23.1%,而日系品牌为22.0%,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和德系品牌中占比较大的品牌,一直以来一汽-大众的销量都在不断增长,但是由于上汽大众遭遇品牌口碑之后销量持续下滑,一汽-大众的持续性增长仍无法弥补上汽大众的损失。当然,德日系品牌市场份额的下滑也不排除受到全球芯片的影响。
同样出现下滑的还包括韩系品牌,1-4月韩系品牌中国市场份额为2.6%,去年同期为4.2%。随着一线合资品牌价格的下探以及中国自主品牌的向上发展,韩系品牌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韩系品牌本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较小,如今又出现如此高的跌幅,意味着韩系品牌确实遭遇了生存危机。数据显示,1-4月东风悦达起亚销量仅为4.9万辆,一季度北京现代为9.6万辆。

美系品牌和法系品牌迎来回暖。目前在华的美系品牌包括福特、通用以及特斯拉,美系品牌前四月的市场份额出现增长并不意外,主要是特斯拉品牌销量大幅增长,1-4月在中国市场销量超过9.5万辆。不过,受上海车展维权事件以及频频发生的事故,4月份特斯拉销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未来几个月特斯拉的销量表现值得关注。至于法系品牌,去年市场份额已经跌至0.3%,而随着神龙汽车加大产品的宣传,法系品牌在市场上有所回暖,前四月市场份额为0.4%。虽然仅增长0.1%,但是也是良好的表现。
总的来说,中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增长,德日系品牌下滑,侧面反映了消费者开始逐渐接受中国品牌。从各系别市场份额分析,也可预料各品牌的市场走势,存量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品牌分化更为明显。从行业格局看,市场的集中度在不断提高,弱势品牌面临淘汰出局。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11月3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5年10月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报告显示,10月各级别三年保值率最高的依然是MPV级别,为56.4%,但环比9月下滑0.2%。此外,三年保值率达到50%以上


11月4日,智己汽车正式发布全新车型——智己LS9并公布预售价,新车共推出款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万元。据了解,智己LS9定位六座大型SUV,将搭载“恒星”超级增程技术及灵蜥数字底盘3.0,CLTC纯电

11月3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吉利控股集团和吉利汽车控股 (统称“吉利”)与雷诺集团签署协议,持有雷诺巴西公司26.4%的股份。根据协议,吉利收购雷诺巴西公司26.4%的股份,雷诺集团继续保持控股股东

继9月6日威马汽车发布《关于“新威马汽车”重组情况的说明 》之后,时隔两月,威马汽车再度释放好消息。11月3日,威马汽车在官方微博发文称:“好事将近,敬请期待”,并配有“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海报图。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