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1月25日报道——
新能源汽车作为目前一种新型智能化汽车备受业内外关注,随着市场迅速发展,也让越来越多企业纷纷转型入驻该领域。但作为高新技术领域龙头之一,并多次被传出要进军造车的华为,近日再次重申“不造车”!

日前,华为内部网站心声社区刊出一份《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华为经营管理团队(EMT)文件。
《决议》内容包括,正式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IAS BU)的业务管辖关系从ICT业务管理委员会调整到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同时任命汪涛为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成员。
重组消费者BG IRB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将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的投资决策及组合管理由ICT IRB调整到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任命余承东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
同时,华为又一次明确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据了解,由于此前有媒体报道指出,有消息称,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正在与消费者BG进行整合,目前两个部门在投资层面已经合并,而总负责人是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随着两者整合的消息发布之后,市场上又再次掀起“华为造车”的讨论。
事实上,早在2019年5月27日,任正非就已曾签发华为组织变动文件,批准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隶属于ICT管理委员会管理,并指出华为不造车,将聚焦ICT技术,成为面向汽车的增量ICT部件供应商,帮助企业造好车。而此次文件也正是华为再次明确和重申“不造整车,聚焦ICT技术”的战略。
从该文件中也可以看到,该份名为“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的文件,仍是由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签发。此外,根据文件显示,该决议从发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年。这意味着至少在未来三年,华为将不会造车。
或许在华为看来,打造ICT基础设施才是华为公司肩负的历史使命。现如今的产品体验很明显不单单看硬件,更重要的是软件生态的打造,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例如目前市值或是销量最高的电动车企特斯拉,其厉害之处并非造车造的好,而是其具有领先世界车企的智能化科技技术,从而吸引着不少潜在消费者。
所以华为在目前激烈的竞争下,选择聚焦自己更具优势的主航道,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得益于华为作为率先与长安汽车合作,长安汽车今日股价强势涨停。
据悉,今年11月14日,在央视《第一发布》节目中,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宣布携手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打造一个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旗下高科技智能产品也即将推出。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11月1日,零跑D19正式开启盲订,盲订用户可交付999元意向金确认定购,并享有优先排产权并加速交付。综合此前报道,新车是零跑D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定位为大型SUV,提供纯电版及增程版车型,其中增程版

10月31日,北京警方通报4起“净网—2025”行动典型案例。案例中有一起案例为:一名38 岁男子因在某新能源车企直播间内辱骂、编造发布“十几辆车一起炸”等谣言信息,被海淀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对于这

11月1日,国内电动汽车品牌陆续如期对外发布2025年10月交付数据。从交付数据来看,主流的电动汽车品牌再次交出了相对不错的成绩单,整体依旧延续增长的态势。据统计,零跑汽车、小鹏汽车再均创下历史新高,

11月1日,宝马旗下中型轿车——新款宝马M3旅行版在国内首发亮相并上市,新车共推出款车型,售价区间为万元。作为一款旅行车,宝马M3旅行版相比于宝马M3轿车拥有更亮眼的后备厢空间表现,搭载3.0升直列六

10月30日,赛力斯发布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今年第三季度赛力斯营收为481.33亿元,同比增长15.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71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赛力斯累计营收为1105.3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