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信息协会发布10月份国内各大集团月度销量以及市场占有率:

具体排名分别是:第一名上汽集团,450770辆,占23.32%;第二名东风集团、315731辆,占16.34%;第三名一汽集团,258684辆,占13.38%;第四名长安汽车,201512辆,占10.43%;第五名北汽集团,173422辆,占8.97%;第六名广汽集团,86064辆,占4.45%,其它446519辆,占23.10%。【汽车营销分析】

中国工业信息协会发布10月份国内各大集团月度销量以及市场占有率:

具体排名分别是:第一名上汽集团,450770辆,占23.32%;第二名东风集团、315731辆,占16.34%;第三名一汽集团,258684辆,占13.38%;第四名长安汽车,201512辆,占10.43%;第五名北汽集团,173422辆,占8.97%;第六名广汽集团,86064辆,占4.45%,其它446519辆,占23.10%。【汽车营销分析】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1月06日报道——
11月6日,日产汽车公司公布2023年10月中国区业绩。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东风日产(包括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销量为70,006台,同比下滑18.66%;轻型商用车事业板块(郑州日产)销量为3,266台,同比增长16.52%。此外,2023年1-10月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销量为620,016台。

日系三大品牌中,日产的降幅最为明显。11月3日,本田中国公布最新销量数据显示,10月本田中国销量为130424辆,同比增长22.92%。虽然本田中国再未公布具体合资公司销量,但不出意外的话,两家公司均实现销量增长。

日系车并没有以往那么好卖了!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日系品牌累计销量261.27万辆,同比下滑15.4%,占中国市场份额17.2%,而2022年为20.0%。具体厂商来看,进入前十的日系厂商包括广汽丰田、一汽丰田、东风日产,销量分别为66.38万辆、58.48万辆、51.58万辆,其中东风日产暴跌26.6%。更惨的是本田,进入2023年后,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持续跌出榜单前十,这两家日系合资公司在前三季度销量分别为42.76万辆、40.10万辆,同比跌幅均在两位数以上。

以往,日系车凭借高保值率、燃油经济性高、维修费用低等优点成为国人的购车首选,但随着中国电动汽车的迅速普及和本土企业品牌号召力的提高,开始不断蚕食德日系品牌的市场,日系车仅凭作为优势的质量和油耗已难以生存下去。
10月24日,日本三菱汽车发布公告宣布终止本土化生产,成立于2010年的广汽三菱汽车将成为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三菱汽车品牌终止国产,其湖南工厂将由广汽埃安接手,后者将于2024年开始生产埃安品牌车型。

包括日系品牌在内的合资品牌,正在同时承受自主品牌的强势冲击与电动化转型的巨大压力。前三季度,中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为50.7%,而2022年为47.3%;在新能源汽车市场,2023年前三季度销量前十厂商除了特斯拉外,其它均为中国厂商。
由于电动化转型收效甚微且份额呈下滑趋势,合资品牌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预计市场份额将加速向头部自主及新能源品牌集中,二三线品牌市场份额或面临长期下滑趋势,随后弱势合资品牌逐渐被淘汰出局,退出中国市场,弱势造车新势力或面临收购整合。

在业界看来,合资品牌机会犹存,但必须做出改变,尤其是营销、技术层面的调整。德日系在中国市场占据四成份额,说明中国消费者并没有远离合资品牌,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也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机会,技术以及营销的改变都是必然的,但如果还是一成不变、坐享其成,不顺应时势进行迭代和升级,那么也注定被市场淘汰,包括铃木、三菱均是血淋淋的教训。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10月27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通报了中央组织部有关决定:王俊同志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资料显示,王俊是四川达县人,于1972年5月出生,毕业于南京理工大


近日,江铃汽车发布公告称,因工作变动原因,公司董事会决定朱浏俊不再担任公司财务总监、执行委员会委员、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秘书、江铃福特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翰昂汽车零部件(南昌)有限公司董事等职务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1月06日报道——
11月6日,日产汽车公司公布2023年10月中国区业绩。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东风日产(包括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销量为70,006台,同比下滑18.66%;轻型商用车事业板块(郑州日产)销量为3,266台,同比增长16.52%。此外,2023年1-10月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销量为620,016台。

日系三大品牌中,日产的降幅最为明显。11月3日,本田中国公布最新销量数据显示,10月本田中国销量为130424辆,同比增长22.92%。虽然本田中国再未公布具体合资公司销量,但不出意外的话,两家公司均实现销量增长。

日系车并没有以往那么好卖了!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日系品牌累计销量261.27万辆,同比下滑15.4%,占中国市场份额17.2%,而2022年为20.0%。具体厂商来看,进入前十的日系厂商包括广汽丰田、一汽丰田、东风日产,销量分别为66.38万辆、58.48万辆、51.58万辆,其中东风日产暴跌26.6%。更惨的是本田,进入2023年后,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持续跌出榜单前十,这两家日系合资公司在前三季度销量分别为42.76万辆、40.10万辆,同比跌幅均在两位数以上。

以往,日系车凭借高保值率、燃油经济性高、维修费用低等优点成为国人的购车首选,但随着中国电动汽车的迅速普及和本土企业品牌号召力的提高,开始不断蚕食德日系品牌的市场,日系车仅凭作为优势的质量和油耗已难以生存下去。
10月24日,日本三菱汽车发布公告宣布终止本土化生产,成立于2010年的广汽三菱汽车将成为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三菱汽车品牌终止国产,其湖南工厂将由广汽埃安接手,后者将于2024年开始生产埃安品牌车型。

包括日系品牌在内的合资品牌,正在同时承受自主品牌的强势冲击与电动化转型的巨大压力。前三季度,中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为50.7%,而2022年为47.3%;在新能源汽车市场,2023年前三季度销量前十厂商除了特斯拉外,其它均为中国厂商。
由于电动化转型收效甚微且份额呈下滑趋势,合资品牌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预计市场份额将加速向头部自主及新能源品牌集中,二三线品牌市场份额或面临长期下滑趋势,随后弱势合资品牌逐渐被淘汰出局,退出中国市场,弱势造车新势力或面临收购整合。

在业界看来,合资品牌机会犹存,但必须做出改变,尤其是营销、技术层面的调整。德日系在中国市场占据四成份额,说明中国消费者并没有远离合资品牌,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也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机会,技术以及营销的改变都是必然的,但如果还是一成不变、坐享其成,不顺应时势进行迭代和升级,那么也注定被市场淘汰,包括铃木、三菱均是血淋淋的教训。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10月27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通报了中央组织部有关决定:王俊同志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资料显示,王俊是四川达县人,于1972年5月出生,毕业于南京理工大


近日,江铃汽车发布公告称,因工作变动原因,公司董事会决定朱浏俊不再担任公司财务总监、执行委员会委员、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秘书、江铃福特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翰昂汽车零部件(南昌)有限公司董事等职务
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日产中国销量公布,同比下滑两位数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1月06日报道——
11月6日,日产汽车公司公布2023年10月中国区业绩。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东风日产(包括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销量为70,006台,同比下滑18.66%;轻型商用车事业板块(郑州日产)销量为3,266台,同比增长16.52%。此外,2023年1-10月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销量为620,016台。
日系三大品牌中,日产的降幅最为明显。11月3日,本田中国公布最新销量数据显示,10月本田中国销量为130424辆,同比增长22.92%。虽然本田中国再未公布具体合资公司销量,但不出意外的话,两家公司均实现销量增长。
日系车并没有以往那么好卖了!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日系品牌累计销量261.27万辆,同比下滑15.4%,占中国市场份额17.2%,而2022年为20.0%。具体厂商来看,进入前十的日系厂商包括广汽丰田、一汽丰田、东风日产,销量分别为66.38万辆、58.48万辆、51.58万辆,其中东风日产暴跌26.6%。更惨的是本田,进入2023年后,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持续跌出榜单前十,这两家日系合资公司在前三季度销量分别为42.76万辆、40.10万辆,同比跌幅均在两位数以上。
以往,日系车凭借高保值率、燃油经济性高、维修费用低等优点成为国人的购车首选,但随着中国电动汽车的迅速普及和本土企业品牌号召力的提高,开始不断蚕食德日系品牌的市场,日系车仅凭作为优势的质量和油耗已难以生存下去。
10月24日,日本三菱汽车发布公告宣布终止本土化生产,成立于2010年的广汽三菱汽车将成为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三菱汽车品牌终止国产,其湖南工厂将由广汽埃安接手,后者将于2024年开始生产埃安品牌车型。
包括日系品牌在内的合资品牌,正在同时承受自主品牌的强势冲击与电动化转型的巨大压力。前三季度,中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为50.7%,而2022年为47.3%;在新能源汽车市场,2023年前三季度销量前十厂商除了特斯拉外,其它均为中国厂商。
由于电动化转型收效甚微且份额呈下滑趋势,合资品牌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预计市场份额将加速向头部自主及新能源品牌集中,二三线品牌市场份额或面临长期下滑趋势,随后弱势合资品牌逐渐被淘汰出局,退出中国市场,弱势造车新势力或面临收购整合。
在业界看来,合资品牌机会犹存,但必须做出改变,尤其是营销、技术层面的调整。德日系在中国市场占据四成份额,说明中国消费者并没有远离合资品牌,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也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机会,技术以及营销的改变都是必然的,但如果还是一成不变、坐享其成,不顺应时势进行迭代和升级,那么也注定被市场淘汰,包括铃木、三菱均是血淋淋的教训。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分享到
网友评论网友评论仅提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最高补贴1.5万元!奇瑞汽车发布购置税补贴方案
10月26日,奇瑞汽车针对旗下部分品牌车型推出购置税补贴方案。从补贴方案内容来看 ,该方案适用于奇瑞旗下多个品牌车型,其中包括奇瑞、纵横、星途、捷途、iCAR等品牌中符合2026年减征购置税技术要求的
智己汽车官宣!LS9将于11月4日开启预售
10月27日,智己汽车官宣布,智己LS9将于11月4日预售。据了解,智己LS9定位六座大型SUV,将搭载“恒星”超级增程技术及灵蜥数字底盘3.0,CLTC纯电续航402公里,将于四季度上市。外观方面,
东风集团官宣!王俊出任副总经理、党委常委
10月27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通报了中央组织部有关决定:王俊同志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资料显示,王俊是四川达县人,于1972年5月出生,毕业于南京理工大
赛力斯香港IPO时间上市,每股最高131.50港元
10月27日,赛力斯发布公告宣布正式开启港股招股,招股期持续至10月31日,计划于11月5日正式以“9927”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后将成为首家“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根据公告,
江铃汽车人事大变动
近日,江铃汽车发布公告称,因工作变动原因,公司董事会决定朱浏俊不再担任公司财务总监、执行委员会委员、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秘书、江铃福特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翰昂汽车零部件(南昌)有限公司董事等职务
资讯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向消费者致歉,因 DM-i车型交付慢
9 月 8 日,在比亚迪 e3.0 平台发布会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谈及 DM-i 车型交付慢的问题时向消费者致歉。并表示:目前产能正在爬坡,将加快交付。今年1月份,比亚迪发布了自主研发的“DM-i超级插混”系统,亏电油耗低至 3.8L / 百公里,可油可电综合续航里程突破 1200 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比同级别燃油车快 2-3 秒。目前,搭载比亚迪DM-i技术的车型有比亚迪宋PLUS D...
保时捷销售带顾客超速200%,被交警吊销执照
对于消费者来说,买车前都可能会先进行车辆试驾,以感受下新车整体情况。不过,因为试驾时出现的意外也是时有发生。日前,有保时捷的销售带着其顾客进行试驾时,就因为超速被吊销了驾照。
崔东树:氢能源在乘用车领域没有机会,纯电才是核心
随着全世界都在推行低碳环保的时候,新能源汽车渐渐出现在大家眼中,而目前车企推行的新能源汽车大都分两种一直是纯电汽车,一种是氢能源汽车,但以目前形势来看,新能源汽车仍存在着太多太多可预期或不可预期的劣势。但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业界普遍认为电动汽车更具优势,甚至有表示氢能源汽车没有机会。
戴姆勒与吉利或将联手在电动车领域开展合作
据外媒报道,戴姆勒股份公司目前与吉利讨论电动车领域合作的相关事宜。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安聪慧表示吉利将由汽车制造商向全球汽车科技集团转型,而戴姆勒金融服务股份公司CEO恩腾曼也曾表示,戴姆勒集团已经做好准备持续推进转型,因此本次讨论能够有助于双方在合作之下能够共同实现转型。早在去年8月份吉利与戴姆勒就电动化、自动驾驶技术和未来汽车三大领域就进行探讨,并且还设立了几个项目进行沟通。吉利方面一...
众泰前三季度净亏损10亿元,股票暴涨500%
近日,众泰汽车披露三季度财报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亿元,同比下降37.65%;实现净亏损9.9亿,同比增长36.65%;2021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7.64%;实现净亏损2.4亿元,同比增长55.08%。据了解,第三季度众泰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54.13亿元,也就是资不抵债。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众泰深陷危机,但是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却是异常强势...
撰稿人
最新24H热点 更多24H热点 >
最新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汽车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行业报导 更多行业报导 >
热点新闻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