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消息人士对媒体称,现在已有超过1000家中外汽车企业正接受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而8月6日,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对外宣布,涉嫌“垄断”受罚的12家日本零部件企业,正在此之列。
随着中国政府这一轮针对汽车业反垄断调查的持续深入,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和东丰日产的“中国合伙人”们,均已经积极表态。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及东风日产,对外集体声称:愿意积极配合反垄断调查。然而,这些日系合资品牌的经销商们,却做出了与厂商们截然不同的反应,对此事三缄其口。
笔者试图从垄断的角度,梳理调查日系品牌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
日系零部件降价
8月8日,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发表官方声明,称为了积极响应发改委反垄断对于该企业的“关注”,将于9月1日起下调部分零配件价格。据媒体爆料,此次零配件价格下调涉及品种近3万种,占总体比例超过70%,降价幅度在3%~30%之间。
另有消息称,广汽丰田宣布将于8月18日起下调部分零部件价格。此外,东风日产回应,就《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将积极研讨、制定相关领域改善方案,并与合作伙伴、经销商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和东风日产作为日系合资品牌,在反垄断调查触及日系品牌后,率先做出回应。而他们的“积极反应”,仅仅是在8月6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闻发布会,透露12家日企涉嫌汽车零部件垄断新闻爆出后的第二天。
与此同时,笔者发现,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和东风日产的中国总部,迄今并未发表任何声明。
据Automotive News发布的201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单显示,日本零部件企业,上榜名单多达29家。超越美国与德国,成为零部件企业上榜数量最多的国家。但在百强名单中,中国仅一家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上榜。
事实上,正如以上数据显示,全球汽车产业对日本汽车零配件的供应需求,具有相当的依赖性。而中国汽车企业,尤其是日系合资企业对于日本零部件供应商,依赖程度更高。
中研普华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从日本进口额为95.8亿美元,占进口总额27%。其中,核心零配件,如变速箱、离合器等,进口占比均达到45%,制动器进口占比达33%。
这是导致日本零部件企业,在中国涉嫌操作价格垄断的直接诱因。而这次日系合资企业的集体积极回应,在某种程度上,也佐证了日系零配件企业与他们关联甚密。
横向垄断嫌疑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协会今年4月首次披露的“整车配件零整比”报告指出,18种常见车型里有10款车型的整车配件零整比超过了400%,其中奔驰C级W204车型的零整高达1273%,而宝马、奥迪也有车型的零整比超过400%。
广汽丰田在这10款车型中占据4席,分别是雷克萨斯ES、凯美瑞、卡罗拉及雅力士,其中雅力士零整比达到720.28%。
而国际市场零整比的红线是300%。按照正常的逻辑,即便丰田雅力士的零整比在这四款车型中系数最高,但比起奔驰C级W204的零整比系数依旧“小巫见大巫”。
然而,8月6日,发改委表示,已经完成了对日本12家企业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案的调查工作。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及东风日产,对于发改委反垄断调查,表示配合态度积极,似乎看起来已然略感“煎熬”。
相较之下,奔驰要比以广汽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企“淡定”得多。就在发改委进入奔驰上海办事处,并对高管进行调查、约谈的前一夜,还有条不紊地用零配件降价15%,作为进一步对反垄断调查的回应。
事实上,从车型来看,雅力士和凯美瑞作为广丰的两款主要车型,零整比系数均高于500%,一旦反垄断重锤落向日系车企,广汽丰田必将受到牵连。此外,东风日产骐达和天籁的“零整比”系数也居高不下。
如此,日企对于发改委反垄断调查的“积极态度”可以被理解。
据悉,发改委此次反垄断调查,不局限于整车价格,更针对售后市场零部件供应渠道垄断,以及车厂与4S店的限价限区域销售,欲消除“横向限制、纵向限制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涉嫌垄断行为”。
其中的“横向垄断”恰恰是日企面临的主要问题。这要比克莱斯勒、奥迪所面临的“纵向垄断”波及范围更广。
这12家涉案的日本企业分别包括:东海理化、普利司通、松下、奥托立夫、天合德国控股、日本精机、G.S. Electech、古河电气、矢崎集团、电装集团、金刚石电机及藤仓公司;涉及的零部件产品包括加热器控制面板、转向信号灯开关、雨刮器、电锁、仪表盘仪器、安全气囊、方向盘及座椅安全带。除汽车核心动力系统之外,这几乎囊括了其他零配件的多个门类。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横向垄断”,通常是在投标过程中,通过多家企业“串通”,以一家企业报低价,其他企业报高价的方式,轮流中标。日本企业通常比较“抱团”,这样的方式对于日企来说似乎已成“行规”。
汽车行业知名评论员崔东树认为,日本的零部件和整车厂商关系密切,“共进退”是日本企业早在美国就已经使用的手段。而对于日系合资品牌来说,如此“敏感”可能由于他们与日本零部件企业关系密切。
牵扯多方利益
中国的合资企业通常都需要跟国外公司“分享”三块利润。即合资企业分成费、国外品牌技术转让费和核心零部件的购买费。
现在的状况是,国外企业会指出中国合资企业,其核心零部件的技术不达标,进而要求合资企业去购买进口的“原装”零部件。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安装在合资品牌汽车上的核心零部件,基本来自海外供应商。
民族证券首席行业分析师曹鹤分析指出,汽车行业的垄断通常发生在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在整车生产领域,国家有股比限制,但在零部件领域没有股比限制。很多是外商独资,或者股比很高,在生产领域出现的垄断,具有不可选择性。而此次发改委针对12家日本零部件企业进行的反垄断调查,尽管以流通领域为重点,但不可忽略的事实是,日系零部件企业和整车生产企业之间的关系向来十分密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销商告诉记者,日系零部件企业和整车企业的特殊关系,源于他们长期以互相参股的形式共同抵御风险。这不同于美国的零部件企业,通常依靠公开竞标的形式,实现对整车厂零部件的供应。
笔者整理发现,日前接受发改委反垄断调查的12家日本零部件企业中,松下公司与丰田汽车公司,在“松下EVENERGY”的参股份额分别为20%和80%。这家公司是他们共同出资组建的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公司。另一家位于天津的东海理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为天津一汽丰田生产汽车组合开关、中央控制板总成、自动窗开关等配件。
它是日本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东海理化株式会社,与日本丰田通商在华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而丰田通商在一汽丰田公司占有5%的股权份额。奥托立夫为丰田、本田、日产生产的汽车提供侧面安全气囊。矢崎集团则主要为东风本田、东风日产、郑州日产等企业生产配套零部件。
这种零部件和整车厂在股权和零部件供应体系的紧密结合,直接联动多方利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迟亦枫指出,中国汽车市场垄断表现为两点,其中一点是4S店的维修配件价格奇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厂家与零配件供应商、经销商相比,地位过于强势。厂家不允许零配件供应商直接向经销商供货,要求先发往厂家,再由厂家发给经销商。
这些厂商下游的经销商,须在零部件更换和维修方面分出一部分利润给厂商。而这种利润分配的方式,由于原厂零部件的“零整比”系数已经确定,所以具体分出利润的金额也是固定的,具有强制性。
崔东树认为,日系品牌及其合资企业相比欧美品牌,比较维护其经销商的利益。一位业内知情人士透露,针对反垄断法如果日系车企下调零配件价格,或者售后维修价格,厂商也会给予部分补贴。
J.D. Power中国区总经理梅松林也表示,售后服务主要是做保养比较多,更换零部件的比率较少,“零整比”下调,对经销商的利润影响不是很大。
但当笔者向东风日产某经销商负责人求证时,她表示对于厂商的补贴,现在并不清楚。而当笔者进一步问及“零整比”系数调整对其利润的影响时,她闪烁其词,匆匆挂断电话。笔者就这一问题,继续向广汽本田某经销商负责人询问,他的态度也异常谨慎,并表示不方便透露具体信息。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销量同比增长两位数!上汽乘用车换帅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1月12日报道——
1月11日,上汽集团宣布:上汽集团副总裁吴冰不再兼任上汽乘用车分公司总经理、飞凡汽车CEO,相关职位由原华域汽车总经理王骏接任。
同日,华域汽车发布公告称,由于工作调动,王骏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同时辞去公司第十届董事会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等职务;马振刚由于工作调动,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经公司董事会提名、考核与薪酬委员会审核通过,公司董事会同意聘任陶海龙为公司总经理,聘任卜新文为公司副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吴冰曾任上海通用网络发展和培训分部总监、雪佛兰市场营销事业部部长,上汽保险CEO,享道出行CEO,飞凡汽车CEO,上汽乘用车分公司总经理。2023年12月,吴冰升任上汽集团副总裁,将分管上汽集团移动出行和服务业务板块。
接任者王骏出生于1966年,曾任上汽大众计划物流控制部经理、上汽大众规划部副理、上汽乘用车分公司副总经理兼制造部执行总监、上汽集团质量与经济运行部执行总监,上汽集团战略研究和知识信息中心总经理兼数据业务部总经理,华域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总经理,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1月5日,上汽集团公布销量快报显示,2023年1-12月累计销量502.09万辆,同比下滑5.31%。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12.29万辆,同比增长4.61%。据了解,上汽集团计划2023年力争全年整车销量达到600万辆,同比增长10%以上,实际仅完成销量目标的83.68%,与目标相差近百万辆。
据了解,上汽集团旗下包括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三大主要合资厂商,以及上汽乘用车、上汽大通、上汽智己三大自有厂商。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的表现呈现两极分化。合资品牌中,上汽大众销量121.50万辆,同比下滑8.01%,而上汽通用为100.10万辆,同比下滑14.45%。自主品牌中,上汽集团汽乘用车销量(含名爵/飞凡/荣威)销量同比增长17.50%至98.60万辆,其中名爵为73.82万辆,荣威为22.62万辆。
即便如此,合资品牌仍然是上汽集团主要的销量来源。据《汽车行业关注》统计,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占集团总销量72%,而上汽乘用车为19.63%。当然,虽然合资品牌仍是上汽集团的主要销量来源,但合资品牌的占比已经开始出现萎缩,其燃油车市场被新能源汽车市场蚕食。诚然,上汽集团未来的增长动力将来自自主品牌,不管上汽乘用车还是上汽智己,销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销量承压下,上汽集团在财报方面也面临不小的压力。目前,上汽集团正处于电动化转型关键阶段,按照上汽集团今年在上海车展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35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70%。从目前来分析,虽然上汽集团对智己和飞凡两大品牌投入资源颇多,但想要实现回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分享到
网友评论网友评论仅提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新势力最新月销量公布
7月1日,国内不少车企相继对外发布2025年7月交付数据。从大家公布的交付数据来看,交付数量大多都实现了同比增长。6月零跑汽车交付量继续走高,6月零跑汽车交付量为 48006 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
蔚来高管胡成臣发文离职!
6月30日,蔚来技术规划首席专家、助理副总裁胡成臣在微博发文宣布从蔚来离职。胡成臣表示:“毕业了,谢谢大家为我制作的记录视频和制作的毕业典礼。1351天,感谢这段独一无二的旅程。让我休整一段时间,江湖
需重新排队!小米YU7将开启限时改配
7月1日,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发文宣布,小米YU7将在7月6日10:00至7月7日24:00期间,开启限时改配。已锁定订单的非准现车用户可以在这一时间段进行限时改配。雷军表示,欢迎这几天大家到店体验实车
官宣!特斯拉涨价
7月1日,特斯拉宣布,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长续航版本迎来重大产品升级。特斯拉中国网站显示,当前在售的特斯拉Model 3共有后轮驱动版、长续航全轮驱动版、高性能全轮驱动版共计3款车型
新进展!哪吒汽车宣布招募意向投资人
6月30日,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发布《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意向投资人预招募公告》,宣布面向社会预招募意向投资人。管理人表示此举是为了尽快推进合众新能源的破产重整进程,有效盘活资产、实
资讯
新能源汽车销量再超100%,特斯拉月销首破2万辆
12月8日,乘联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1月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量为208.1万辆,同比增长8.0%;2020年前11月狭义乘用车累计零售量为1700.2万辆,同比下滑8.3%。延续10月份的增长趋势,新能源汽车在11月份销量再超100%。据乘联会统计,今年11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量16.9万辆,同比增长136.5%。截止11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零售量达到90.3万辆,同比增长2.7%,顺利...
存刹车风险!上汽通用召回别克GL8车型近25万辆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20年7月31日起,召回别克GL8豪华商务汽车、别克全新一代GL8汽车,共计249,953辆。
毛利率近15%!极氪最新财报数据公布
11月25日,吉利控股集团旗下高端电动车品牌极氪汽车更新美股招股书,披露2023年前三季度财务数据。最新招股书显示,极氪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3.15亿元,同比增长91.22%,这也意味着
蔚来与英特尔旗下宣布达成合作,蔚来股价暴涨36.84%
如今作为智能化汽车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研发领先于行业的技术核心才能保持其地位,就像电动车行业领军者的特斯拉。日前,蔚来与Intel旗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共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蔚来第二代整车平台打造L4级别自动驾驶车型。消息公布当日,蔚来股价收涨36.84%,报2.34美元。事实上,蔚来与Mobileye已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蔚来ES8是全球首款搭载Mobileye EyeQ...
人事变动!小鹏副总裁矫青春离职
7月6日,据媒体报道,小鹏副总裁矫青春已在这个月初离职。据了解,矫青春为小鹏汽车H平台主要负责人,离职后H平台主要负责人将由原 E 平台负责人李一凡负责,而李一凡负责的 E 平台则由陈永海负责。对于该
撰稿人
最新24H热点 更多24H热点 >
最新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汽车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行业报导 更多行业报导 >
热点新闻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