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9月08日报道——
雷克萨斯自进入中国以来,坚持进口产品的品质,豪华品牌的服务标准,在华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增长,累计销量已突破100万辆。据雷克萨斯8月公布销量数据显示,8月雷克萨斯在华累计销量为16,921台,其中混动车型的销量为4,948台,占当月销量的29.2%;今年1-8月,雷克萨斯在华累计销量达126,854台,同比增长24.9%,其中混动车型的累计销量达42,466台,同比增长33.5%。
在如今市场环境总体趋于低迷状态,雷克萨斯还依然如此畅销,甚至其他豪华品牌都在用让利的手段促使销量增长,但与其相反,雷克萨斯依然拒绝“以价换量”,并且持续有量。无论是与二线豪华的凯迪拉克、沃尔沃相比,还是与一线豪华的奔驰、宝马、奥迪相比,雷克萨斯无论是市场指导价还是终端价格都称得上是最坚挺的。
与销量数字的稳步增长相比,雷克萨斯在华更具价值的指标是其价格体系的稳定性。“(不到1%的打折率意味着),用户对我们产品定价和服务是比较认可的”, 雷克萨斯中国副总经理徐崙表示。
据了解,雷克萨斯1—8月份,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为126854台,同比增长25%,其中包括成渝在内的华南市场销量占总销量的41.5%。当然作为南方地区的“情怀品牌”贡献是不会少的。
对于价格并不实惠的雷克萨斯为何销量却越来也好,雷克萨斯中国市场推广部部长陈忱做出表示,除了一如既往的品质和口碑等外在因素,雷克萨斯的品牌形象已经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被认同,并被转化成了越来越多的购买行为。
两年前,雷克萨斯启动了打造更清晰品牌形象的战略。同时,从2017年到2019年,制定了从产品营销到品牌营销,再到情感营销的三步策略。其中,围绕着“有温度的豪华”这品牌特质,雷克萨斯展开了一系列的跨界营销动作。
当然,说到雷克萨斯的品质与口碑不惊让人感叹,雷克萨斯对品质的严格把控,以及“匠人精神”之下才能打造出来的产品。并获得全球汽车维修率最低的品牌。
不仅有品质还有服务。雷克萨斯4年10万公里(燃油车型)以及6年15万公里(混动车型)的免费保养政策,也是雷克萨斯产品物超所值的体现。它真正实现了让车主后顾无忧,同时也真正实现了让车为人服务。
除了在中国市场有不错的销量表现外,雷克萨斯还获得了8月份美国市场的豪华车销量冠军,8月份以销售29931辆、同比增4.6%的成绩连续第二个月蝉联美国豪华车销售冠军,超宝马(25505辆)和梅赛德斯-奔驰(20339辆)排名第一。
随销量增长,雷克萨斯新款RX已于9月5日上市,值得注意的是,雷克萨斯还将加长版RX 450hL车型引入到国内销售,新款雷克萨斯RX 450hL将提供6座和7座布局供消费者选择.
此外,雷克萨斯全新MPV车型LM也计划在华上市,该车已于今年上海车展上首发亮相。 随着RX/RXL成都车展上市,以及LM发力,下半年雷克萨斯依然有不不错的增长潜力,有望突破20万台销量目标。
但话又说回来,中庸也是雷克萨斯的标签之一,但也有不少消费者就是因为中庸才选择它,没有明显缺点,凭借拥有业界出色的产品口碑,出色的机械稳定性,都是用户最终选择的重要原因。所以说,即便是雷克萨斯继续坚持原有风格,不需要过于激进的技术创新,依然有不少用户会继续选择它。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近日,懂车帝对当下热门近40款车型进行辅助驾驶功能实测结果,引发大量网友的关注。与此同时,此次的测试结果也得到了多家车企的回应。据了解,懂车帝辅助驾驶大型科普节目《懂车智炼场》在7月23日上线,该节目
7月24日晚间,宝马集团官宣,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华晨宝马”)与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唐集团”)在沈阳正式签署“共建绿色汽车产业链”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成立绿电合资公司,开发100
7月24日 ,有媒体报道称,又有一批汽车微博博主因违反法律法规或《微博社区公约》被处罚禁止关注。从其发布的图片可以看到,被涉及禁止关注的汽车博主有不严肃的克拉拉、remi雷米侃电车、英俊同学666、智
7月25日,奇瑞集团官方发布《关于奇瑞与印度JSW合作相关情况的澄清声明》。声明内容显示,奇瑞集团关注到网络上有外媒称“中国奇瑞汽车公司将向JSW集团提供技术和组件,以帮助在印度推出一个新的新能源汽车
7月24日,比亚迪网络举报中心发文针对四川成都天府机场一辆汽车失控绕圈事件进行辟谣。官方表示,已关注到成都天府机场的事件,经核实该车的刹车系统功能正常,事件与车辆本身无关。车辆由车主自行安全停靠,未造
发改委蔡荣华在202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僵尸企业、无效产能占据大量的要素资源,必须加快市场化建设,法治化管理,强化监管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