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5月27日报道——
据多家媒体报道,上汽大众安亭生产基地于5月24日正式改造,这座全新升级的工厂将成为奥迪新一代豪华智能电动产品的专属生产基地,这也预示着上汽与奥迪的合作项目进入快车道。按照计划,上汽大众安亭工厂计划十个月后投产奥迪新车型。

2024年5月20日,上汽集团和奥迪宣布将联合开发专注中国市场的全新平台,并基于该平台研发高端智能网联汽车,首批车型覆盖B级和C级,为三款纯电动车型。其中,首款纯电动车将在2025年推向市场。更早之前,2023年7月26日,上汽集团与奥迪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加快上汽奥迪全新电动车型开发,以满足中国用户对高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的需求。彼时,双方宣布将基于纯电专属系列化平台“上汽星云”展开合作,该平台可派生出不同级别的纯电专属架构,覆盖全球市场紧凑型车、中型车、中大型车、豪华车和轿车、跑车、SUV、MPV等多级别、多种类整车产品。

面对新势力和华系品牌的向上冲击,传统豪华品牌重新挖掘自身百年的技术积累和历史积淀,一方面加快在电动汽车产品上的攻势,另一方面加强与用户的品牌联系,试图唤醒新时代的豪华品牌认同。早在2021年,奥迪就发布新能源战略,也就是“Vorsprung 2030”战略。按照规划,到2025年奥迪将推出20款新车,其中10款是纯电动车;2026年开始只推出纯电动车,2033年开始逐步停产内燃机车。

奥迪雄心勃勃的新能源战略,其实是背靠大众,因为大众汽车集团旗下拥有四个电动汽车平台,正式国内外汽车厂商所无法企及的。不过,截至2023年,奥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并不好,其中很大原因就是被电动化平台拖垮。目前,大众为奥迪提供了四个电动化平台,包括MEB、MLB evo、J1和PPE,其中MEB和MLB evo均为“油改电”,这在如今的新能源市场上没有多少竞争力,而奥迪至今在中国市场推出的纯电车型包括一汽奥迪的Q2L e-tron、Q4 e-tron、e-tron、e-tron Sportback、RS e-tron GT、e-tron GT quattro,以及上汽奥迪的Q5 e-tron,其中销量最高的是Q4 e-tron,它基于“油改电”的MLB evo平台开发而来,2023年国内销量为2330辆。

J1和PPE都是由保时捷与奥迪联合开发,J1为电动跑车平台,因此奥迪只能寄希望于PPE。据了解,奥迪Q6L e-tron是首款基于PPE平台打造的车型,新车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在奥迪一汽的新工厂量产,首批产品预计于2025年交付客户。除了奥迪Q6 e-tron,基于PPE开发的车型还有奥迪A6 e-tron,但这些车型想要在中国市场取得较好的成绩,并不容易。

不难看出,虽然奥迪拥有四个电动化平台可选,但实际上真正有竞争力的只有PPE一个,至于PPE能否担起大梁还不好说,不管是奥迪Q6L e-tron还是奥迪A6 e-tron,这些车型都将面临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销售压力。
这也是为什么奥迪与上汽合作的原因。奥迪与上汽集团合作,能够帮助奥迪快速推出电动车型。对奥迪而言,不管是自主研发还是与中国车企合作,最主要还是看奥迪的内在(团队、理念)以及外在(技术、营销和品牌形象)是否完成蜕变。在新能源时代,奥迪要进行一场艰难的长征了。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11月1日,宝马旗下中型轿车——新款宝马M3旅行版在国内首发亮相并上市,新车共推出款车型,售价区间为万元。作为一款旅行车,宝马M3旅行版相比于宝马M3轿车拥有更亮眼的后备厢空间表现,搭载3.0升直列六


今日,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因车辆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特定条件下会导致冷却回路中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铝板腐蚀渗漏,导致车辆出现故障灯点亮、动力受限及无法上电的情形,极端情况下会造成动

10月31日,新款东风日产天籁(官方称为“天籁·鸿蒙座舱”)内饰首发亮相。此前,东风日产已对外发布新款天籁官图。结合来看,作为新款车型,新车对外观和内饰进行了大幅优化和升级,新车前脸采用V-Motio

10月30日,比亚迪对外发布今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比亚迪营业收入为1949.85亿元,净利润为78.23亿元。前三季度累计营收为5662.6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2.75%,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