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6月08日报道——
在近日,云南的罗先生在正常驾驶着车辆行驶时,它的爱车传来两声巨响,此时他发现发动机舱冒出一股白色的烟雾,车子顿时动弹不得。
罗先生驾驶的是在三年前购买的奥迪Q5SUV车型,该车型总共花费40多万,事发后罗先生立即致电奥迪厂家说明情况,奥迪厂家回复称,已经将情况记录在案,等待进一步处理,并指定云南联迪奥迪4S店对该次故障进行检测处理。事发后车辆经过4S店的检测经发现,由于发动机弹簧断裂造成发动机内活塞运动过程中,冲击缸体,造成发动机损坏爆炸。
由于发动机质量问题需要进行更换,但让罗先生苦恼的是4S店与厂家一直推诿责任,在10多天过去,罗先生的车辆维修一直未有着落。
原来检修方的云南联迪奥迪4S店将检测情况已经向奥迪厂家进行反馈,并提出更换发动机的方案。奥迪厂家方面否决该方案,拒绝为罗先生的车辆免费更换发动机。
为什么奥迪厂家方面拒绝云南联迪提出的更换发动机方案?在采访云南联迪奥迪4S店服务总监杨经理时,他给出了答复:“厂家认为,罗先生的车在4S店的保养记录不齐全,而且已经超过了奥迪规定的保质期限3个多月,不在保质期的免费更换范围”
罗先生认为这个结果并不合理,此后罗先生多次与奥迪厂家进行联系,并向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反应情况,也没有得到处理。由于没有处理方案,罗先生的车被拆得七零八落,一直闲置在4S店的修理车间。
厂家方面没有给出具体解决方案,制定维修的4S店也无法处理。那么作为销售车辆的奥迪4S店能否解决问题呢?罗先生说,原来销售的4S店已经关闭了,合并到驰泰奥迪4S店,面对罗先生多次反映,经销商也是模棱两可的说辞,一直给不出具体的处理意见和答复。目前,暂时没有给出任何方案。
在采访驰泰奥迪4S店的技术总监王先生时,王先生表示罗先生车辆存在的问题,他们已经获悉并一直协调奥迪厂家进行处理。因为车辆并没有一直在4S店保养,而且不了解事发前该车辆的状态以及维修保养情况,造成发动机爆炸的原因是发动机的质量问题。他们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将具体情况向公司高层汇报,征求公司领导意见后,第一时间拿出维修处理方案,然后双方进行协商沟通处理。
一位行业人士透露:发动机弹簧断裂这种故障问题,发生的概率很小,如果出现这种故障,很有可能是发动机本身的零件出现瑕疵,发动机零件质量有问题。但同时发动机的保养也非常重要,这还得追查一下这辆车保养的过程,车主若是在外面进行过保养,机油质量是很难保证的。奥迪此前曾因发动机隐患多次进行召回,仅2019年以来,奥迪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大众”)就因发动机相关隐患,两度向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进行过备案召回计划。
在5月31日,一汽大众在召回计划中提到因组装过程中对个别发动机机低压燃油管内壁造成预损伤,可能导致低压燃油管泄漏燃油,极端情况下如果遇到火源可能导致起火,存在安全隐患,其将召回包含国产奥迪A4L、Q5L共计2505辆车辆。3月初,由于在供应商制造过程中发动机低压油轨零件的塑料焊接工艺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一汽-大众召回部分装备V6-TFSI发动机的进口和国产奥迪汽车共计7万余辆。本次召回车型包括进口奥迪A5、A5 cabriolet、A8L,国产奥迪A6L等。
对于罗先生车辆出现的发动机爆炸问题,以及联系到此前一汽大众方面对涉事的车辆进行召回我们可以知道一汽大众在产品核心零件的品质把控方面存在问题。而奥迪作为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造车企业,在一个发动机用的弹簧零件出现质量的把控不严的情况。这样的问题将会损害公司的形象并将会打击消费者信心。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8月20日,据《财联社》等多家媒体报道,中国一汽正在筹划入股零跑汽车,成为后者的战略股东。报道称,知情人士透露,一汽计划初步要约收购10%左右零跑股份,目前该方案已经在一汽内部相关部门流转推进。针对上
8月20日,蔚来法务部在官方微博发布网络账号恶意诋毁品牌的最新进展。蔚来法务部表示,已对恶意诋毁品牌的网络账号采取法律措施。蔚来法务部在公告中指出,网络账号“繆斯高”、“陈硕科技”、“狗哥测评”、“大
8 月 19 日,2026 款哈弗猛龙 PHEV正式上市,新车定位,售价区间 17.38-20.88 万元,限时优惠换新价 15.38-18.88 万元。新车与现款在售车型相比在外观、内饰、动力系统及
8月19日,东风日产法务官方账号发文称,注意到四十余个网络自媒体账号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恶意发布针对公司及旗下品牌、产品的不实信息。官方指出,此类言论违背事实,误导公众认知,严重损害公司产品声誉
8月19日晚间,小米集团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为1159.6亿元,同比增长30.5%,连续3个季度突破千亿元,创历史新高;经调整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