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1月12日报道——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263.5万辆,同比增长12.0%,环比增长8.7%。其中,轿车为115.3万辆,同比增长4.1%,环比增长3.0%。
从《汽车行业关注》统计的12月中型轿车销量top15榜单来看,12月共有13款车型销量超万辆,分别为帕萨特、秦L、海豹06、雅阁、Model 3、迈腾、凯美瑞、红旗H5、宝马3系、亚洲龙、奔驰C级、天籁、蒙迪欧,整体表现非常强劲。
与11月相比,12月榜单前10名车型排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上汽大众帕萨特重回榜单榜首位置,且成为了2024年中型轿车的销冠。12月帕萨特销量为31208辆,而在此之前,比亚迪秦L DM和海豹06两款车型已连续五个月位居榜单前两名,12月两款车型销量分别为30062辆和26711辆,分别排名榜单第二和第三名。
作为上汽大众帕萨特姊妹车型,12月一汽-大众迈腾跌至榜单第六名,销量为18281辆,两者相差12927辆。事实上,帕萨特和迈腾虽互为姊妹车型,但迈腾在车市的销量表现一直稍逊色于帕萨特。零售数据显示,2024年帕萨特累计销量为246007辆,而迈腾为174973辆,分别排名榜单第一和第五名。
12月中型轿车排名第四名的是广汽本田雅阁,销量为25145辆,同为日系中型轿车的广汽丰田凯美瑞和东风日产天籁销量分别为17178辆和10235辆,排名榜单第七和第十二名。在过去,凯美瑞、雅阁、天籁三款车型长久在中型轿车领域占据很大的份额,不过如今这一局面已生变,尤其是凯美瑞,其已错失年度销冠。
2024年里,凯美瑞、雅阁、天籁三款车型销量分别为158038辆、152949辆、76076辆,分别排名榜单第七、第八和第十四名。作为对比,2023年里,凯美瑞以225503辆成为销冠,而雅阁和天籁销量分别为174447辆和92581辆。
12月进入中型轿车榜单前五名的还包括特斯拉Model 3,以21046辆的销量排名榜单第五名,2024年内累计销量为176793辆,年度排名榜单第四名。
在BBA阵营中,12月宝马3系、奔驰C级、奥迪A4L分别排名榜单第九、第十一、第十四名,销量分别为13375辆、12010辆、8717辆。其中,奥迪A4L是三款车型中唯一一款销量低于万辆的车型。
目前在售的奔驰C级售价为33.48-38.06万元;宝马3系售价为31.99-39.99万元;奥迪A4L售价为32.18-40.08万元。从年度销量来看,奔驰C级在车市的表现明显优于后两者,2024年奔驰C级、宝马3系、奥迪A4L销量分别为159700辆、144302辆、107397辆,分别排名榜单第六、第十和第十一名。
除上述车型外,12月进入中型轿车销量top15榜单的车型还包括红旗H5、亚洲龙、蒙迪欧、海豹06GT四款车型,其中,12月一汽红旗旗下红旗H5以13445辆的销量排名榜单第8名,2024年累计销量为148793辆,整体表现还是比较优异的。而亚洲龙、蒙迪欧、海豹06GT销量则分别为13324辆、10003辆、7090辆。
总体来说,12月车市整体有所回暖,各细分车型中也有部分车型增长幅度非常明显。在中型轿车阵营中,帕萨特强势“狂飙”至榜单榜首位置,并且成为年度中型轿车销冠。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时间进入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持续发展,加上新车型的不断上市以及价格战愈演愈烈,预计届时中型车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将进一步加剧。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7月3日,小鹏汽车旗下全新中型SUV——小鹏G7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Max和Ultra两个版本,售价分别为万元、万元。据了解,小鹏G7定位纯电动中型SUV,小鹏汽车称其是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具
7月1日,比亚迪对外公布2025年6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2025年6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8.26万辆,同比增长11.98%。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为20.69万辆,同比增长42.50%;插电混动车
7月2日,乐道品牌全新车型——乐道L90内饰官图正式发布。综合此前报道,乐道L90定位旗舰级SUV,新车基于蔚来NT3.0平台打造,采用纯电动力,将于7月10日预售,三季度上市。内饰方面,乐道L90采
7月1日,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超豪华品牌宾利汽车正式官宣,全新宾利双翼徽章正式发布。据了解,新车标由现任设计总监Robin Page主导,呈现出更具现代感与前卫精神的设计语言。新车标依然采用标志性的双翼“
日前,国家网信办官方公众号“网信中国”发文表示,国家网信办扎实组织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部署地方网信办积极受理处置涉企网络侵权不法行为,督促重点网站平台强化涉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