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2月18日报道——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网络上出现了小米汽车的实车拍摄现场照片,疑为媒体泄密导致。对此,小米汽车相关人士回应媒体称,已经锁定泄密媒体,将根据签署的《保密承诺函》进行追责。该保密协议签署金额为300万人民币,这意味着媒体可能会被索赔300万。

自雷军宣布小米进军智能汽车行业以来,小米造车的进展一直颇受市场关注。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小米汽车首次遭遇泄密事件。
今年2月,因小米汽车设计稿泄露,小米汽车对外通报该事件的处理结果,涉事合作方处以100万元的经济赔偿,泄密人也被处理。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小米汽车合作方北京某模塑科技有限公司因对其下游供应商管理不善,泄露了汽车前后保险杠的早期设计稿。对此,小米集团依据《保密协议》对涉事合作方进行了严肃处理,现对处罚结果公示如下:1. 依照《保密协议》处以100万元的经济赔偿;2. 责成其对下游供应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并对泄密肇事人进行严肃处理;3. 责成供应商制定详细整改方案,全面升级保密措施。通告中,小米汽车强调,小米集团对泄密事件零容忍。所有供应商伙伴一定认真执行《保密协议》。据了解,小米内部通报所提及的北京某模塑科技有限公司即北京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但其并非直接代表北汽集团,只是北汽集团旗下合资子公司,主要为北京地区的汽车生产厂家提供以保险杠为主的汽车外饰系统零部件。

最新报道称,此次泄密事件的汽车为小米SU7,为小米造车首款车型,涉及到的内容是小米SU7静态体验谍照。目前小米汽车首款车型已出现在工信部申报目录上,申报图显示,小米汽车首款车型为纯电轿车,型号为SU7、SU7 Max。外观方面,小米SU7整体设计语言十分简练且颇具动感,车身轮廓与保时捷Taycan相似,采用溜背式造型设计,其直接采用小米车标。车尾部分,小米SU7采用贯穿式尾灯组造型,尾部标识为“xiaomi”拼音样式,左下角为“北京小米”标识,右下角为“SU7”标识,这也意味着,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成为小米汽车的代工方,前者是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国资委。


按照小米汽车造车规划,小米汽车项目将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并将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
按照规划,小米汽车已规划好三款汽车,将在三年内陆续发布。据了解,这三款车型中将有两款是纯电车型,内部代号分别为“摩德纳”、“勒芒”,另一款将是混合动力车型,内部代号为“昆仑”。行业猜测,代号为“昆仑”的车型或会配备增程系统。不过,这仅是猜测,最终是否如此,仍有待官方进一步公布才能确认。
至于首款车型何时量产?最新报道称,新车或将在12月28日亮相,但截至发稿前,官方暂未对这一消息作出回应。不过此前有媒体称,小米首款汽车已在北京亦庄工厂进入生产线验证的第五个阶段(PT5),该工厂将在12月完成装车300辆的目标,相比11月翻了数倍。不过上述报道指出,这不代表新车会在12月实现量产,新增产量为了供应终端展车需要,量产节点将不会早于2024年第一季度。而此前雷军曾发微博称:“小米汽车目前进展非常顺利,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等合适的时候,向大家集中汇报。”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11月1日,零跑D19正式开启盲订,盲订用户可交付999元意向金确认定购,并享有优先排产权并加速交付。综合此前报道,新车是零跑D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定位为大型SUV,提供纯电版及增程版车型,其中增程版

10月31日,北京警方通报4起“净网—2025”行动典型案例。案例中有一起案例为:一名38 岁男子因在某新能源车企直播间内辱骂、编造发布“十几辆车一起炸”等谣言信息,被海淀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对于这

11月1日,国内电动汽车品牌陆续如期对外发布2025年10月交付数据。从交付数据来看,主流的电动汽车品牌再次交出了相对不错的成绩单,整体依旧延续增长的态势。据统计,零跑汽车、小鹏汽车再均创下历史新高,

11月1日,宝马旗下中型轿车——新款宝马M3旅行版在国内首发亮相并上市,新车共推出款车型,售价区间为万元。作为一款旅行车,宝马M3旅行版相比于宝马M3轿车拥有更亮眼的后备厢空间表现,搭载3.0升直列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