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8月23日报道——
8月23日,据外媒报道,小米公司已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知情人士透露,小米公司已获得中国国家规划部门批准生产电动汽车 (EV),这标志着这家智能手机制造商向“明年初生产汽车”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另外,负责监管中国汽车行业新投资和产能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本月早些时候已批准总部位于北京的小米公司生产电动汽车。小米的合资企业是自2017年底以来第四家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合资企业。
针对上述消息,截止发稿前,小米汽车官方暂未做出回应。
2021年3月,小米集团宣布正式入局汽车圈,发布会上,雷军表示:“小米汽车是我人生之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2021年9月,小米汽车正式注册“小米汽车有限公司”,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担任法人代表。2021年11月27日,小米汽车正式落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规划,小米将分两期建设整车工厂实现年产量30万辆,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
此后市场关于小米汽车造车的消息颇多,尤其是进入2023年后,但关于小米汽车生产资质一直没有确切的消息。市场有消息称,小米将通过收购方式获得资质,不过这一消息并未得到官方确认。今年6月,北京宝沃汽车申请注销汽车生产资质,这一消息发布后,行业观点称或意味小米无法从宝沃直接获得资质方面的合作,此后小米造车资质获取渠道的相关话题也再次成为行业关注的话题之一。
按照规划,小米汽车首款车型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而随着首款车型量产提上日程,小米造车的神秘面纱也正一点点被揭开。8月19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及合伙人、总裁卢伟冰等高管均在新疆参与小米汽车路试, 顺为资本任投资合伙人胡峥楠在其社交媒体上透露了小米汽车的能耗情况。
另据最新消息显示,小米内部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小米汽车现阶段一级和二级的电池供应商已经敲定中创新航(原名中创锂电)和宁德时代。小米内部人士表示,小米汽车已明确将以软件而非硬件为主要盈利策略。为保持小米一贯高性价比的优势,小米汽车的零部件利润率将保持在1%左右,未来盈利主要靠软件服务及生态服务。
从小米汽车造车目前的进展来看,距离雷军首次宣布小米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半时间,虽然小米汽车的进展不快,但正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如果此次小米造车已获生产资质消息属实的话,小米造车或将迎来重大进展。
2023年下半年新能源车市依然在持续洗牌中,车企间的竞争阶段也已不再是依靠一两个爆款车就可以活下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弱势车企间的淘汰赛。尽管小米、百度等科技公司在造车领域具有互联网优势,但汽车制造门槛高,竞争激烈,想要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并不容易。
而自打小米加入造车领域就一直受到外界的质疑,雷军也多次通过社交平台谈及小米造车事宜,包括小米量产时间是否太晚。雷军曾表示,有人认为特斯拉比小米提前10多年进入电动汽车行业,认为小米已经错过了进入电动汽车行业的时间窗口。但雷军否认错过造车窗口期,并称“比赛才刚刚开始”。雷军认为:“汽车是百年赛道,只要看好汽车产业,任何时间都不晚。”并坦言,小米成为电车前五才能成功,目标是在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近日,在2025 上海车展上,保时捷官方宣布中国研发中心成立,该研发中心将在今年下半年投入运营。据官方介绍,新建研发中心主要专注于面向中国市场的“软硬一体”信息娱乐系统及驾驶辅助解决方案的开发。据了解
在2025上海车展上,AUDI品牌正式发布首款量产车——奥迪E5 Sportback。据了解,不同于上汽奥迪现有的产品线,AUDI是独立品牌,由奥迪和上汽打造的新品牌,针对中国市场研发,而首款车型奥迪
近日,长城汽车与汽车博主“向北不断电”的名誉纠纷案终于落下帷幕。法院最终判赔该汽车博主赔偿1.5万元,及公开向长城汽车道歉。4月22日,汽车博主“向北不断电”在微博发布致歉声明。内容中,该博主指出法院
据国家企业信息信用公示系统显示,浙江极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浙江枫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同时新增台州吉利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为股东,持股仅0.01%。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极越汽车科技有
据韩国起亚汽车公司官网披露发布年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起亚汽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45万亿韩元,这是起亚汽车自成立以来首次突破百亿,同比增长7.7%。营业利润12.6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9.1%。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