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4月27日报道——
4月26日,吉利汽车旗下全新紧凑型SUV博越COOL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0.28-12.90万元。外观方面采用与博越L类似的设计风格,动力方面搭载1.5TD+7DCT动力组合,新车上市后将与博越L形成新的家族矩阵,并与长安CS55 PLUS(售价区间为9.29-12.59万)、捷达VS5(售价区间为8.68-11.79万元)、北京现代ix35(售价区间为12.98-15.58万)等车型竞争。
外观方面,新车整体沿用吉利“Starburst Vision”设计美学概念,前脸采用大尺寸黑色“盾型”格栅布局,内部辅以V字型点阵装饰,中央是吉利最新徽标,两侧搭配折线型LED灯组造型,点亮时可在车头形成横向贯穿式阵列效果。另外,新车下包围采用三段式进气口设计,引擎盖上是隆起的筋线,视觉效果上具有不错的肌肉感。车身侧面,新车采用笔直的腰线搭配下压式溜背车顶,让整车更显年轻运动,下方搭配五辐式轮圈,营造出时尚的视觉效果。车尾部分,新车尾部采用超长的数字霓虹LED贯穿尾灯,配备大尺寸扰流板,排气为双边共四出布局,整体辨识度极高。另外,新车顶配车型还配备数字交互灯光秀、流水式LED转向灯、19英寸轮辋等。
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510/1865/1650mm,轴距为2701mm。作为对比,吉利博越长宽高分别为4519/1831/1694mm,轴距为2670mm,对比之下,新车尺寸基本与吉利博越相当。
内饰部分,新车同样采用博越L类似的布局,配备13.2英寸中控显示屏,全系标配高通骁龙8155车机芯片,车机则使用银河OS Air智能车机系统。另外,新车中控台采用分层式布局,最上层结合主驾位置设计有向两侧延展的造型,空调出风口隐藏在中间层,令车内看起来更简洁。动力方面,新车搭载全新一代吉利劲擎1.5TD四缸直喷发动机,最大功率133千瓦,最大扭矩290牛·米,传动系统匹配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官方0-100公里/小时时间为7.9秒,WLTC综合工况下的油耗为6.29L/100km。
博越是吉利汽车旗下紧凑型SUV,于2016年3月26日正式上市,搭载1.8T和2.0T发动机,售价9.88-15.78万元,后续推出博越Pro、博越百万款、博越亚运版等车型。
官网显示,目前博越家族车型包括2022款博越、博越L、博越X,博瑞。其中,博越X于2021年10月10日上市,共推出4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1.28-14.28万,动力上搭载1.8T四缸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135kw,峰值扭矩300N·m,传动系统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博越L于2022年10月26日上市,售价区间为12.57-17.07万元,动力上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及1.5T四缸发动机,全系匹配的是7速双离合变速箱。
数据显示,2022年博越销量为75396辆,在吉利产品中排名第五,前四车型分别为帝豪、星越L、星瑞、缤越,销量分别为136773辆、127243辆、110747辆、98695辆。
综合新车各项表现来看,新车基于BMA平台打造,定位上低于博越L车型的CMA平台,但新车在外观设计和配置上更像是博越L的青春版,售价上,2022款博越售价10.28-11.28万元,博越L售价12.57-17.07万元,新车则介于两款车型之间,正好填补了两者之间的空缺,预计新车上市后或能进一步提振博越家族的销量。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日前,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国土规划局最新公示,岚图汽车以7.23亿元的价格完成对东风日产武汉云峰工厂的收购,转让方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据了解,被收购的武汉云峰工厂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117M
7月30日,据多家媒体报道,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在中国长安汽车集团首届媒体沟通会透露,目前公司与华为正在顺利有序地推动Hi Plus模式,双方联合团队已将近千人入驻在阿维塔重庆总部,首款联合共创的产品将
7月29日,欧洲汽车制造巨头Stellantis集团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Stellantis集团净营收为743亿欧元,同比下滑13%;净亏损为23亿欧元,去年同期
7月29日,德国汽车制造商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公布上半年业绩。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梅赛德斯-奔驰集团销售收入为663.77亿欧元,同比下滑8.6%,其中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331.53亿欧元,同比下
7月29日,奇瑞集团旗下星途汽车全新中型SUV——星纪元E05官图正式发布。作为全新车型,新车外观采用全新的设计风格,首搭地平线HSD以及征程6P辅助驾驶方案,配备激光雷达、12颗雷达与多个高清摄像头
2020年对于电动车领域是个非凡之地,随着众多跨国车企纷纷转型电动车领域外,也有不少科技公司寻求跨界入围。今日,又一家互联网企业小米官宣进军造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