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0月31日报道——
吉利汽车旗下高端纯电品牌极氪也要考虑上市了。10月31日,吉利汽车在港交所公告称,公司已根据第15项应用指引向联交所提交一份议案,内容有关建议分拆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Holding Limited(极氪)并将其独立上市。吉利汽车表示,联交所已确认公司可以进行建议分拆。建议分拆的条款(包括上市地点、发售规模、价格范围及公司股东可获得极氪证券的保证配额)尚未确定。
对此极氪方面回应媒体称:“我们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披露相关信息。极氪管理团队将以业务为先,确保完成2022年全年7万辆的交付目标。近期资本市场的动荡,不会动摇我们对新能源市场的信心,市场的短期波动不会对公司的中长期发展产生影响。”
极氪品牌(英文名ZEEKR)成立于2021年4月15日,是吉利旗下全新智能纯电汽车品牌,由吉利汽车与吉利控股共同投资成立,双方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天眼查APP显示,极氪汽车(宁波杭州湾新区)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11日,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安聪慧,董事长为李书福。自成立以来共获得两次融资,2021年8月29日,极氪与英特尔资本、宁德时代、哔哩哔哩、鸿商集团和博裕投资等五家生态伙伴签署战略投资协议,五家生态伙伴投资总额5亿美元,投后占极氪股比约5.6%;2021年12月,吉利汽车公告称,公司向吉利集团收购极氪2.2亿股普通股事项获得股东大会通过。交割完成后,吉利汽车将拥有极氪已发行股本约58.31%股份(按已转换基准)及极氪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54.47%股份。同时,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将增持吉利汽车2%的股份。
目前极氪品牌旗下仅有ZEEKR 001一款在售车型,该车基于SEA浩瀚架构打造,共有4款车型选择,售价区间为29.90-38.60万元。作为吉利向新能源转型的重要品牌,极氪品牌首款车型的市场表现被寄予厚望,按照计划,极氪001今年将冲击7万辆的销量目标,不过上月初,极氪发布《关于ZEEKR 001交付情况的说明》表示,因车型热销,自即日起下定的订单预计将于2023年开启交付。
最新数据显示,自2021年10月开启交付以来,ZEEKR 001累计交付45481辆。其中2022年1-9月ZEEKR 001交付39474辆,已完成销量目标的56.3%,剩下43.7将在接下来的3个月完成,如此来看,ZEEKR 001恐无法实现年销目标。此前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安聪慧曾表示:吉利对极氪全年交付7万辆的销量目标充满信心,维持目标不变。至于该目标最终能否完成有待验证。
按照产品推出规划,极氪第二款量产车型ZEEKR 009将在明日(11月1日)上市,新车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构打造而来,定位中型MPV,上市后将与腾势D9、别克GL8、岚图梦想家等车型竞争。
8月27日,宁德时代宣布极氪成为麒麟电池的全球量产首发的品牌,极氪品牌旗下极氪009和极氪001将搭载麒麟电池。其中,极氪首款MPV车型极氪009将成为麒麟电池的全球量产首发车型并于2023年一季度推出;而极氪001将成为搭载麒麟电池的全球首款纯电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量产车型,于2023年二季度推出。
除ZEEKR 009全新车型外,未来3年极氪还将推出6款新车,涵盖SUV、跨界车以及MPV市场车型,极氪计划在2025年实现全球销量超65万辆。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9月12日,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合众新能源”)破产重整案首次债权人会议以线上形式召开。据《财联社》报道,合众新能源管理人披露,截至8月31日,共有1631家债权人(不含职工
9月11日,欧拉汽车宣布,欧拉首款纯电SUV即将登场。从官方发布的预告图看,新车或为刚刚申报的欧拉猫,整体风格延续“猫”家族的设计理念,并且车身尺寸相比欧拉好猫更大,同时将会搭载激光雷达等硬件设备提升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8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201.9万辆,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9.5%。其中,轿车销量为90.4万辆,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7.4%。细分到中型轿车市场来看,
近年来,黑公关、黑水军在网络上十分猖獗,严重扰乱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铺天盖地的虚假信息无中生有、捏造事实,造成恶劣影响。据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报道,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
9月1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多则召回公告。其中,因四轮驱动控制模块(AWDCM)软件问题,可能导致动力传递单元(PTU)过热及润滑油泄漏。极端情况下,存在车辆冒烟或起火的风险。奇瑞捷豹路虎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