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2月18日报道——
综合新浪财经,凤凰网科技多家国内媒体报导,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正在与华为就进行收购自动驾驶接触。媒体消息指双方正在就此谈判,大众试图用30亿欧元的价格,对华为自动驾驶部门收购,部门涉及人数数百人,以获取大众汽车尚未精通的技术。


对于这则传闻,今天早间,大众中国方面对媒体给出的回答是:“不予置评。”华为也给出了类似的答案,据新浪汽车报导,华为自动驾驶部门进行求证时,得到回复是:“不评论。” 。

在去年的时候,曾经有报导指双方正在探讨成立合资公司的的可能性,大众汽车通过出资成为合资公司的控股方,而华为则提供自动的知识产权,同时也包括华为的芯片。华为和大众当时否认了这一消息,但此前,华为与大众旗下的大众品牌提供自动驾驶技术。大众汽车正在向数字化方向转型,其成立了一家独立的软件子公司Cariad,为大众的汽车产品提供软件产品,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集团下的汽车60%的软件由自家出品,而据媒体的早前的统计,2020时,大众的软件自主知识产权占比不足10%。
大众汽车CEO赫伯特·迪斯也曾经公开表示,他预计汽车行业将在25年内普遍出现自动驾驶,该公司正在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关系。面对行业的电动化快速转变,迪斯多次在公开场合大赞特斯拉的技术,也在集团队的演讲中认为大众的造车速度远远落后于特斯拉,迪斯通过这种方式强调大众需要转变。而与此同时,大众作为传统的车企难以实现集团层面的快速转型。这种想快又快不了的矛盾,大众选择与第三方合作或者是收购第三方公司则是一个相对轻松的选择,也许这就是数次传出大众与华为不同合作关系传闻的原因。
而在华为方面,在近几年不断的重申不会造车,其原因为造车是一个重资产投入的行业,简单的算这个帐的时候贸然进入这个行业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风险,因此华为不造车可以视为是在没有明确财务回报前的一个表态。在去年的一次演讲当中,华为车BU总裁余承东称,华为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相关的技术研发,技术团队五六千人年投入10亿美金,从华为投入角度来看,显然不会轻松的出售相关的核心业务,大多的网友多持上述观点。

为车企提供软件,芯片以及销售渠道是华为目前的战略定位。同时,当前的华为还需要避免如手机产品的芯片限制影响,独立推出产品还不是适合的时机。推动与车企的合作则是当下的选择,目前华为较为深入合作的是东风小康,从去年的4月开始,已经基于东风小康车型进行车机系统的改造形成了华为智选赛力斯SF5这一首款车型。至2021年底,双方再推出全新的品牌AITO问界,除了品牌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把华为从车机系统介入进一步扩展到智能座舱以及更多的一些硬件。

在电动车企业当中,特斯拉,小鹏汽车以及蔚来,都将软件视为未来的重要收入。特斯拉频繁的升级FSD系统,小鹏在去年宣布把软件收入计入财报,他们更愿意自己掌控这一未来收入增长的入口。在去年6月30日,上汽董事长陈虹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是一部汽车的“灵魂”,如果在这方面与华为合作,就等于说是只有“躯体”,失去了“灵魂”,上汽要做的是将“灵魂”掌握在自己手里。华为如果作为汽车软件供应商,不可避免的需要深入到这一“灵魂”层面当中,问界或需要更多一些的产品迭代才会实现从车机到更深入层面的层面。
大众需要软件领域的快速提升,而华为不造车,华为帮助车企造好车就是华为手机业务受到影响后的转变,大众与华为的合作方式尚有很大的讨论空间。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11月1日,零跑D19正式开启盲订,盲订用户可交付999元意向金确认定购,并享有优先排产权并加速交付。综合此前报道,新车是零跑D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定位为大型SUV,提供纯电版及增程版车型,其中增程版

10月31日,北京警方通报4起“净网—2025”行动典型案例。案例中有一起案例为:一名38 岁男子因在某新能源车企直播间内辱骂、编造发布“十几辆车一起炸”等谣言信息,被海淀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对于这

11月1日,国内电动汽车品牌陆续如期对外发布2025年10月交付数据。从交付数据来看,主流的电动汽车品牌再次交出了相对不错的成绩单,整体依旧延续增长的态势。据统计,零跑汽车、小鹏汽车再均创下历史新高,

11月1日,宝马旗下中型轿车——新款宝马M3旅行版在国内首发亮相并上市,新车共推出款车型,售价区间为万元。作为一款旅行车,宝马M3旅行版相比于宝马M3轿车拥有更亮眼的后备厢空间表现,搭载3.0升直列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