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8月14日报道——
8月13日,*ST众泰再次一字涨停,报收7.81元/股。两周收获6个涨停板,面临退市风险的众泰汽车在二级市场仍然保持上涨的趋势。
与此同时,众泰汽车还发布《关于公司重整进展的公告》称,截至管理人规定的报名期内,上海钛启汽车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钛启汽车”)、江苏深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南致博智车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致博投资”)3家意向投资人向管理人提交了报名材料。
据天眼查显示,钛启汽车成立于2021年1月29日,由上海德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德兆汽车”)和盐城君雅实业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分别持股75%和25%,其中德兆汽车法定代表人杜立刚是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FO。对此,有媒体猜测,威马汽车或参与众泰重组,以此获取A股壳资源。
众所周知,威马汽车是造车新势力的一员。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一员,威马汽车早在2017年就通过收购黄海汽车获得生产资质,因此参与众泰汽车重整获得生产资质并不是威马汽车最需要的,有业内人士认为众泰汽车的A股壳资源更有吸引力。
实际上,威马汽车已经计划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只不过其上市之路遇到诸多坎坷。2021年1月,证监会上海局网站上公示了中信建投关于威马汽车上市辅导工作总结报告,威马汽车已于2021年1月底完成上市辅导。报告中指出,经过此次辅导,威马汽车已完成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报送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准备,并计划登陆科创板。
2021年4月,新浪科技援引知情人报道,威马汽车已暂缓在科创板IPO的申请。据报道,威马汽车在科创板被质疑科技含量不足,研发投入在营收中的占比并不高,再加上连续的巨额亏损,以及上市材料在审查中出现不少问题,致使其在科创板上市之路遇到诸多坎坷。针对以上报道,威马汽车回应,目前上市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具体情况请以上交所公示为准。不过,2021年已经过去7个月的时间,而威马汽车登陆科创板却始终无新进展。
有市场分析认为,威马汽车在科创板上市几乎不可能。据了解,科创板于2019年6月开板,7月首批公司上市。作为独立于现有主板市场的注册制板块,科创板向来以门槛低、融资便利、信息披露成本低、审核期短、上市时间预期可控等优势著称,这也成为了科技公司融资上市的首选。不过,由于市场环境的改变,新证券法的实施以及类似于乐视网大宗的财务造假案件,使得IPO的审核正在全面从严。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表示,科创板不仅对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等拥有较高要求,而且对商业模式落地和企业发展前景等同样会进行考量。
威马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一员,其早期稳居第一梯队,威马EX5也稳居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列。然而,进入2021年之后,威马汽车便鲜少对外公布数据,威马汽车已经明显脱离第一梯队,而第二梯队的哪吒汽车和零跑汽车也在拼命赶超,威马汽车已经开始“落后”。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威马汽车累计销量为1.56万辆,而同期“蔚小理”分别为4.19万辆、3.07万辆、3.02万辆,哪吒汽车为2.11万辆。
威马汽车需要更多的资本去拓展市场,而上市融资是最好也是最直接的方式。若能得到众泰的上市资质,威马将得以继续推动一系列计划落地,包括2021年下半年开启轿车战略、启动下一代全新智能化整车平台等。接盘众泰,威马可以从二级市场获取资金,而众泰或许也可以以另一种方式获得重生,参考吉利-力帆。
不过,针对市场上关于“威马将参与众泰重整”一事,威马汽车则明确回应,“此为不实消息,威马汽车没有任何兴趣参与众泰重组”。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4月27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一汽”)宣布,近日,中国一汽召开会议,宣布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决定:根据中央组织部关于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任职通知,高璞同志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
4月26日,长安汽车对外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一季度长安汽车营业总收入为341.61亿元,同比下滑7.73%;归母净利润为13.53亿元,同比增长16.81%;扣非净利润为7.83亿
4月26日,一款名为“小跑车SC01”的新车悄悄上市,没有高大上的发布会,甚至线上直播都没有,仅在小程序“偷偷”上市,官方公布的售价为22.98万元。据了解,“小跑车SC01”的正式车型命名为“羿驰0
4月26日,广汽集团正式对外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广汽集团营业收入为198.79亿元,同比下滑7.82%。净利润由盈转亏,为亏损7.31亿元,同比下滑159.59%;扣除
4月26日,乘联会对外公布2025年一季度全年国内汽车进口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进口汽车销量为9.5万辆,同比下滑39%,为近期少见的一季度巨大下滑。其中,3月进口车销量为3.9万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