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4月02日报道——
近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公布第二批碰撞车型最终成绩,比亚迪宋MAX在11款车型中安全评级最差,也是该批次唯一的一款车内乘员安全保护得到P(较差)的车型。根据中保研更新的结果,我们发现比亚迪宋MAX 25%偏置碰撞和侧面碰撞都是差评,B柱竟然被撞断了。
一辆车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安全结构的考量十分重要,厂家设定标准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整车安全系数,标准低了,结构安全性当然上不去。从结果来看,比亚迪宋MAX这款车确实惨不忍睹。
两批测试车型共计23款车,比亚迪宋MAX与宝骏510都处于比较差的水平,碰撞结构保护令人堪忧,均位于垫底位置。与同为B柱断裂的东风本田思域相比,宋MAX则在小偏置碰撞同样沦陷。
此次测试的宋MAX为中低配车型,仅配备主副驾正面气囊及前排侧气囊。正面25%偏置碰撞宋MAX被评为P(较差),主要体现对车内人员保护不到位,结构侵入量较大所致。
侧面碰撞的速度为50km/h,结果可以看到宋MAX侧面严重变形,前后车门位置偏移量较大,主要原因体现在B柱未能扛住50km的速度冲击。中保研在报告中评价说明:“B柱与驾驶员座椅中线之间的距离为1cm ,B柱底部完全撕裂”。
车辆B柱是整车侧面最核心的安全结构件,因侧面溃缩区极小,当车辆侧面受到冲撞时,车门、B柱需要承受非常大的压力,几乎不可能有任何妥协。
出现B柱完全断裂的现象在合资车型思域身上同样发生过,但宋MAX的情况似乎要严重一些,侵入量更大。碰撞后B柱与驾驶员座椅中线之间的距离,宋MAX只有1cm,而思域为8cm,成绩垫底的宝骏510也有2.5cm。
这样的结果当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报告中驾驶员头部、颈部及躯干都会受到伤害,而后排乘员躯干基本未能形成有效保护。
而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宋MAX同样被评为P(较差)等级,主要体现在乘员舱上部侵入量较大、碰撞中车门打开等。从结果图来看,A柱已弯曲变形。
由于存在结构性的意外变形,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最终宋MAX在车内乘员保护该项目中被评为P(较差),可以被判定为不合格了。
而其余方面,宋MAX“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同样获得P(较差),相比宝骏510表现比较好的项目,只剩下车顶强度和对车外行人的安全保护了。
有意思的是,网上通常流传着比亚迪与某些车型的事故对比图,以此突显比亚迪“耐撞”,甚至还流传“公路坦克”的说法。从比亚迪官网宣传中,宋MAX这款车采用3H超高强度全方位碰撞吸收安全车身,听着就很高级的样子,结果被中保研打脸了。
谁曾想,一款售价10万元左右、最顶配的插混版售价接近20万的国产品牌家用MPV,碰撞成绩竟然如此不堪,防火墙入侵严重,B柱被撞断,成为中国第二款B柱断裂的测试车。有的网友甚至会问:“这是低配车啊!”不管低配高配都一样,厂家并不会在车身主体结构上做区别对待,无非动力系统和配置上的差异罢了。
从中保研两批23款车型的碰撞测试结果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外资品牌国产车都出现区别对待的现象,同样的测试方式却出现中国车成绩更差的情况,而自主品牌也没有太大的提升,只能盼望厂家在后续产品里做出针对性的改进。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天眼查信息显示,爱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为AIWAYS Hong Kong Holdings Limited,冻结股权数额15亿人民币,冻结期限3年,自2025年6月
7月1日晚,吉利汽车发布公告表示,鉴于上半年强劲销售表现,集团决定将全年销量目标由271万辆上调11%至300万辆。根据吉利汽车公布的销量显示,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140.918万辆,较同期的9
7月1日,国内不少车企相继对外发布2025年7月交付数据。从大家公布的交付数据来看,交付数量大多都实现了同比增长。6月零跑汽车交付量继续走高,6月零跑汽车交付量为 48006 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
6月30日,蔚来技术规划首席专家、助理副总裁胡成臣在微博发文宣布从蔚来离职。胡成臣表示:“毕业了,谢谢大家为我制作的记录视频和制作的毕业典礼。1351天,感谢这段独一无二的旅程。让我休整一段时间,江湖
7月1日,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发文宣布,小米YU7将在7月6日10:00至7月7日24:00期间,开启限时改配。已锁定订单的非准现车用户可以在这一时间段进行限时改配。雷军表示,欢迎这几天大家到店体验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