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3月13日报道——
自国内一家第三方碰撞测试机构中保研C-IASI多次“爆冷”车型后,在国内备受关注。经过多日的车辆碰撞测试,今日中保研C-IASI正式将奔驰GLC的碰撞结果公布于众,不过其结果让不少网友惊喜。毕竟被多次曝出减配绯闻的奔驰,此次获下了多个G(优秀)的评级。
根据中保研测试结果显示,此次测试车型为奔驰GLC L,2020款 260L 4MATIC动感型,厂商指导价为39,28万元,也是一款入门车型,安全配置:具有主/副驾驶席正面安全气囊、前排侧气囊、前/后排侧气帘、驾驶席膝部气囊以及前碰预警(FCW)、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
从此次整体测试成绩来看,奔驰GLC仅在低速碰撞下维修费用经济性的“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项目获得差评(P),其余包括25%小面积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行人保护、自动刹车系统项目,均获得优秀(G)成绩。对于这样的成绩可以说算是比较优秀,至于唯一差差评也是因为作为一款豪华品牌,在维修费上“贵”的原因。
其中,15km/h低速结构正面碰撞中,结构耐撞性得分为6分(满分6分),维修经济性得分为0分(满分24分),正碰维修比14.65%,可见在中保研看来奔驰的零整比确实很高。
而车内乘员安全指数是衡量碰撞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方面,而奔驰GLC的总体评级为G(优秀)。其中64km/h的正面25%偏置碰撞、50km/h的侧面碰撞、车顶强度、座椅/头枕试验评级均为G(优秀)。
从碰撞测试结果显示,可见车头的损坏程度相对严重,但车身部分未见明显溃缩,相比大部分SUV车型,A柱也并出现弯曲,在安全气囊的保护下,中保研给出的评价是具备稳定的正面安全气囊作用及侧气帘展开后前方覆盖范围充分。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多家媒体报道不管是奔驰E级还是GLC的车型,北京奔驰厂家都进行了减配行为,将车辆两侧的翼子板部分都由铝合金材质换成了钢材质,各大媒体也进行测试确实如此,所以担心奔驰对这方面的减配可能会影响到安全问题。
不过,从目前中保研的碰撞结果检测来看,即使奔驰进行了“铝换钢”的行为,但车辆结构性性还是保留了一定的安全系数。为此,有不少网友感叹:起码在结构性上并未进行减配。
其实,相比起钢车身来说,铝合金车身车身相对更轻,在碰撞中使得惯性也会更小一点,使得撞击力更小;其次,钢和铝在强度上相仿的,所以车辆安全最主要还是要看结构性,毕竟车身只是覆盖件。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此次中保研C-IAS的压顶测试中,奔驰GLC的峰值载荷达到(N)12.23吨,比沃尔沃的XC60还要高,显然这次奔驰在安全方面还是比较厚道。
此外,对其余两大项目测试中,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车辆辅助安全指数,奔驰GLC也均获得优秀(G)评价。
对于此次奔驰GLC在中保研的测试结果,相信还是让许多消费者满意,如果作为一款豪华品牌车型,为了成本而选择过多的减配行为,对车主的行车安全都未起到起码的保障作用,又怎能称豪华座驾。
虽说在车辆碰撞测试中,奔驰GLC获得的“较安全”的评级,那么也该对其他质量安全问题上做足“功课”,毕竟在2019年里,奔驰不仅成为投诉榜最高的品牌,也是质量召回最多的品牌,如果奔驰还不诚意对待自身的缺点,确实枉顾消费者对奔驰的选择。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奔驰品牌销量数据显示,今年2月北京奔驰累计售出1.17万辆,同比下滑65%;1-2月累计售出7.88万辆,同比下滑11.5%,连续两月夺得豪华品牌销量首位。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9月12日,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合众新能源”)破产重整案首次债权人会议以线上形式召开。据《财联社》报道,合众新能源管理人披露,截至8月31日,共有1631家债权人(不含职工
9月11日,欧拉汽车宣布,欧拉首款纯电SUV即将登场。从官方发布的预告图看,新车或为刚刚申报的欧拉猫,整体风格延续“猫”家族的设计理念,并且车身尺寸相比欧拉好猫更大,同时将会搭载激光雷达等硬件设备提升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8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201.9万辆,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9.5%。其中,轿车销量为90.4万辆,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7.4%。细分到中型轿车市场来看,
近年来,黑公关、黑水军在网络上十分猖獗,严重扰乱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铺天盖地的虚假信息无中生有、捏造事实,造成恶劣影响。据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报道,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
9月1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多则召回公告。其中,因四轮驱动控制模块(AWDCM)软件问题,可能导致动力传递单元(PTU)过热及润滑油泄漏。极端情况下,存在车辆冒烟或起火的风险。奇瑞捷豹路虎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