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10月13日报道 租号牌、打假官司、买背户车、车辆挂靠……自2010年底北京实行小客车指标调控政策以来,一些人为了“指标”,想出的办法可谓是五花八门。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开售,市场上也有企业开始叫卖“带牌照的新能源车”:多花1.5万元,就能使用号牌15年。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这几家售卖“带牌新能源车”的经销商为庞大集团下属公司,其中一家店面的工作人员自称上半年已卖出200辆“带牌新能源车”。北京市交通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实施细则》等法规,新能源车也属于调控范围,车辆号牌不允许买卖和租赁,这种采取4S店出车、租车公司出牌照、消费者出钱购买的方式,属于变相的“以租代售”,涉嫌违规,“相关合同文本,是没有法律效应的。”
年初北京开售新能源车,市民李先生也想买一辆,但他名下已有一辆轿车,没了摇号购车资格。
多方打听后,李先生得知一家公司卖“带牌的新能源车”,不仅没摇到号的人可以买,无在京购车资格的人也可以买。
“就是在购车款的基础上,多交1.5万元,号牌就能用15年。”李先生说,签完合同后,他拿到了新车钥匙,虽然这辆车挂的是某公司的营运牌照,除了需要一年一检比较麻烦,还没碰到特别棘手的问题。
加1.5万买来“带牌车”
李先生的这辆新能源车型号是北汽E150EV,从3月份买来,已经开了半年。
李先生说,自己名下还有辆轿车,因为家里不够用,才想着再去买一辆。为了买车,他也曾咨询过二手车贩子和一些4S店,租一个汽油车号牌,别人给他开价15年6万。
因觉得价格太高,他又四处打听,得知一家名为“庞大五方桥店”的经销商正销售“带牌新能源车”。李先生咨询时被告知,不管有没有摇号资格,只要多花1.5万元,都可以买到带牌的新能源车。
相较于汽油车6万元15年的“高价”,李先生觉得1.5万元更值。
在交了9.68万购车款及1.5万元“牌照钱”后,李先生与这家公司签订《新能源汽车买卖合同》、《车辆交换书》及《过户期限证明》,开走了这辆北汽E150EV。
“我买的这辆车是营运车牌,出卖人为北京冀东广龙物流有限公司,使用性质为营运”。李先生说,车辆行驶证显示,这辆车属于北京冀东广龙物流有限公司,相当于自己买了辆“背户”车。
李先生称,虽然自己也觉得不合法,跟公司签的合同遇到纠纷时,法律也不承认,但这件事是双方共同担责任,卖车的公司不怕,自己就钻个空子。
设部门负责“带牌车”理赔
9月28日,记者前往庞大五方桥店,向销售人员表明自己无在京摇号资格,但想买一辆新能源车。对此,这名销售员表示“没有问题,我们有带牌的新能源汽车,只需要多花1.5万元。”
销售人员称,新能源车他们仅有北汽的E150EV一款,售价9.68万元(享受国家补贴后的价格),带车牌再加价1.5万元。销售员的介绍与李先生一致,称所带车牌是公司户,不是个人户,购买这辆车使用的是公司牌照,车主可以使用15年,中间不允许更换到其他新能源车上。15年以后,公司强制收回牌照。
这名销售员介绍,他们共有庞大小红门、庞大五方桥、庞大来广营三家店面能提供“带牌新能源车”,这三家店同属庞大集团。
记者以在京无摇号资格的顾客身份咨询时,这三家经销商的店员均表示,在他们店内可以多花1.5万元买到“带牌新能源车”,车辆号牌能让车主使用15年。在此期间不能换车,号牌不能给其他人使用,但是中间因个人原因可以放弃使用牌照,公司有权收回。
有销售人员称,购车及保险业务都是现场一同办理,公司有专门的管理理赔的部门,如果车辆有碰撞或车祸等情况,走完保险理赔程序后,保险公司会将理赔款先打到公司账上,车主携带相关证件及合同到公司领钱即可,“相比正常理赔,只多了一个程序。”
“面向无摇号资格者销售”
其中一家经销商的销售人员称,从今年1月份开始,截至9月份,卖了差不多有500辆新能源车了,“这里面没有摇号资质的,有200多辆。”该销售员还明确表示,未缴纳够五年社保、自己名下已有车等无摇号购车资格的个人或者企业,是他们的主要销售对象。
别人购车都要靠运气摇号等指标,庞大集团旗下这几家公司动辄数百个的新能源车购车指标又从何而来?
该销售员称,庞大集团下有租车公司、物流公司、修车公司等50多家公司,这些公司很多有租赁资质,可以拿到“牌照”。“我们卖车的时候签的合同里,出卖人显示北京冀东广龙物流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是庞大下属的公司,有汽车租赁经营资质。”他说,冀东广龙物流只是其中一家公司,这些公司申请到的牌照不可能全部拿来租赁,用不完的就拿来让同集团旗下的4S店以租代售,“这也算公司的一笔不小的收入,卖了200多辆‘带牌车’,至少多盈利200多万吧。”
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北京冀东广龙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确实取得了汽车租赁经营资格。也就意味着该公司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汽车牌照,经营汽车租赁业务。
汽车租赁方式一般有几种?多家租赁企业介绍,有短租、长租、融资租赁三种主要方式。
神州租车工作人员称,短租是3个月以下的,按照小时、天或者月计费。长租是三个月以上,费用根据车型定价,月租金约在3000元左右,如果租期超过一年,会适当优惠。
而融资租赁针对的是正在摇号的“准车主”群体,即已获得摇号资格,但还未摇到号者。
这名工作人员介绍,融资租赁的车都是二手车,租车公司与客户签1-2年的合同,租车期间先预付全部车款的50%,剩余车款以后按月支付。“其实有点像贷款买房”,如果签订合同期限内客户还未摇到号,公司可根据客户的意愿折旧再收回或者车主自行解决。
“长租、短租及融资租赁签署的都是租赁合同,肯定不会是买卖合同。”神州租车的工作人员说道。
售“带牌车”为变相“以租代售”
租车公司签的是租赁合同,庞大集团旗下的这几家4S店签的是买卖合同,那这种销售“带牌车”的形式符合当前汽车指标调控的相关规定吗?
北京市交通运输管理局租车处的工作人员表示,签订《新能源汽车买卖合同》销售“带牌车”的方式,则肯定不合规。
记者多次咨询后,北京市交通委12328热线工作人员10月9日回复称,新能源车号牌不允许买卖且不允许租赁。
该工作人员解释称,租车是签署租赁合同,不产生资产转移,记者提到的这种经销商出车、租车公司出牌照、消费者出钱的方式,属于变相的“以租代售”,知情者可向有关部门举报。
而据《〈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2013年修订)相关条款规定,指标确认通知书只能由指标所有人本人使用,对于买卖、变相买卖、出租或者出借小客车配置指标确认通知书或小客车更新指标确认通知书的,由指标管理机构收回已取得的配置或更新指标、三年内不受理该申请人提出的指标申请。
同时,交通委对汽车经销商“背车”、“以租代售”、“租车牌”等行为,也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如2011年12月16日下发的《关于汽车经销商开展诚信服务经营活动的通告》中第四条:一经发现汽车经销商利用指标“背车”、“以租代售”、“租车牌”等行为,将对其采取暂停指标通知书的使用,情节严重的收回其已取得的指标通知书,触犯法律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进口车销量创10年新低,保时捷跌幅最大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2月05日报道——
中国的进口车市场正在经历剧变。
数据显示,中国进口车销量在2017年达到124万辆后持续下降,2022年销量跌至88万辆,同比下滑5%。2023年,进口车销量的下滑趋势仍在持续,相对于过去十年的进口量低点仍有下降,全年进口车销量80万辆,同比下滑10%。
分国别来看,作为进口车销量支柱,德日美系全线下滑,其中德国进口车同比下滑11%至23.1万辆,日系进口车同比下滑14%至22.4万辆,而美系进口车同比下滑8%。相比之下,韩系进口车表现较好,同比增长360%。
这种下滑的趋势并非偶然。随着电动化转型的推进,燃油车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相比于普通燃油车,豪华进口车的需求较好,但进口燃油车的需求出现明显下降,特别是德日系进口车暴跌态势明显。
分品牌来看,2023年销量前三品牌分别为宝马、雷克萨斯、奔驰,其中宝马以18.7万辆、同比增长23%位居第一,雷克萨斯以18.1万辆、同比下滑2%位居第二,奔驰以17.4万辆、同比增长11%位居第三。也就是说,雷克萨斯是前三品牌中唯一出现下滑的品牌,宝马和奔驰均涨超两位数。除此之外,包括路虎、丰田、沃尔沃等进口品牌也均实现大幅增长,保时捷跌15%,是榜单中跌幅最大的进口品牌。
从2023年销量来看,仅宝马、雷克萨斯、奔驰达到10万辆以上,其中唯一出现下跌的品牌仍然是雷克萨斯,同比跌幅2%。综合数据来看,近几年进口品牌中表现相对较强的是雷克萨斯,2022年以18.39万辆销量领先宝马、奔驰等品牌,但2022年却是雷克萨斯入华以来首次销量下滑,此前该品牌连续15年同比增长。
保时捷也是如此,其于2001年内进入中国市场销售,2015年开始中国市场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连续20年刷新在中国市场销售业绩,2022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创造历史销量新高,全年进口新车9.5万辆。2023年,保时捷中国进口新车8.1万辆,同比下滑15%,这是保时捷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首次出现下滑。
相比之下,超豪华品牌表现惨淡,包括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阿斯顿马丁在中国市场销量跌幅均超过两位数,其中阿斯顿马丁暴跌31%。
市场认为,电动化转型进度较慢、车型智能化程度跟不上主流、性价比下滑等原因是影响消费者购买雷克萨斯车型的主要因素,而除了传统豪华品牌外,蔚来、理想等新势力品牌开始抢占豪华品牌市场,首当其冲的正是二线豪华品牌。
面对市场变化,各方的应对都有不同。例如雷克萨斯等品牌,更多是加快自身的电气化转型脚步,推出更多的高质量产品来占据市场。
Stellantis则在与广汽在华的合资计划终止后,选择将包括Jeep等旗下多家品牌继续以进口方式引进国内销售。通用汽车中国计划引入更多进口车型,并将建立独立于其在华合资企业公司上汽通用之外的销售渠道。据了解,通用汽车今年将开始在中国销售GMC Yukon育空全尺寸SUV,2025年GMC将扩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此前,通用汽车高端进口车平台道朗格透露,雪佛兰Tahoe太浩系列以及GMC YUKON育空将于2024年通过进口方式引入国内市场。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分享到
网友评论网友评论仅提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索赔1000万!某自媒体正式被阿维塔起诉
5月13日,阿维塔科技法务部官博再次声明表示,昨天,自媒体“苏黎世贝勒爷”在其发布的所谓道歉视频中,断章取义,偷换概念,将阿维塔风阻直播测试的量产车说为原型车,蓄意制造舆论混淆,进一步误导公众对测试结
新款博越上市
5月13日,新款吉利博越L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0.59-13.29万元。据了解,新款吉利博越L定位紧凑型SUV,主要针对外观和内饰设计进行升级,采用全新的设计语言,配备Flyme
业绩巨亏!日产减厂裁员
5月12日,据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因经营业绩持续恶化,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汽车决定再裁员1万人。截至发稿,日产汽车官方暂未对上述消息作出回应。这并不是日产汽车首次因业绩不佳裁员。早在2024年11月
三种尺寸!新款魏牌高山上市
5月13日,魏牌高山家族正式上市,其由高山7、高山8、高山9组成,其中高山7面向家庭用户,高山8宜家宜商,高山9定位旗舰产品,三款车型售价分别为。尺寸方面,高山7长宽高分别为5050/1960/190
传丰田收购哪吒汽车!双方回应
5月12日,市场有消息称,日本汽车厂商丰田汽车正考虑收购国内造车新势力哪吒汽车,随后这一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针对上述消息,目前双方均表示否认。对此,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品牌沟通部部长徐一鸣回应
资讯
求变!还有车企在发布纯油车
继7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之后,乘联会预计8月新能源零售可达98.0万辆,渗透率预计将进一步提升至53.2%。此前,乘联会公布数据显示,7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72.0万辆,其中传统燃油车
9月豪华品牌销量榜单,这两个品牌还能涨
9月份属于传统汽车市场的销售旺季,但是在芯片短缺的持续影响下,整体市场表现不大乐观,不管是主流品牌还是豪华品牌,9月份的市场表现都较为一般。据乘联会最新数据,9月豪华品牌在华销量同比下滑24.1%至193462辆,而主流合资跌幅更是高达30.5%。根据统计的2021年9月传统豪华品牌销量前十榜单来看,绝大部分品牌均呈现下滑的状态。宝马品牌销量相对坚挺,虽然因为芯片短缺导致其跌幅达到24.3%,但是...
新能源车安全性如何?奥迪e-tron在 E-NCAP 碰撞测试中获五星评级
p.p1 p.p2 p.p3 p.p4 p.p5 p.p6 p.p7 span.s1 span.s2 随着新能源趋势的影响越来越大,奥迪汽车品牌也走上了电气化的道路。奥迪在去年正式推出首款纯电动SUV “奥迪e-tron”。今年内会进入中国销售,明年进行国产。一辆汽车在上市之前都会进行安全碰撞测试,来看看这款车型的安全系数如何?那么奥迪e-tron的安全性合不合格一起来看看。最近奥迪纯电动车型e-...
奔驰再次宣布召回,C级E级等车型制动辅助系统可能无法启动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公告,日前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进行以下召回:(一)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召回部分2019年2月5日至2019年4月18日期间生产的进口S级、C级和E级车型,共计804辆。(二)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
沃尔沃在瑞典正式挂牌上市
今日,沃尔沃汽车宣布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代码为“VOLCAR B”,开盘价58.75瑞典克朗,发行价53瑞典克朗/股。而早在10月4日,沃尔沃汽车就发文表示,拟进行IPO并在纳斯达克斯德哥尔摩交易所上市,按照沃尔沃官方公布的内容来看,此次IPO募集资金185亿人民币,约合28.7亿美元。对于上市,沃尔沃汽车CEO汉肯·塞缪尔森表示,“推进IPO的决定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品牌,并...
撰稿人
最新24H热点 更多24H热点 >
最新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汽车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行业报导 更多行业报导 >
热点新闻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