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8月9日讯 一年前,市民胡先生看中了4S店的一台宝马车,不料在试驾时发生意外,宝马车受损严重。由于4S店只给试驾车买了交强险,胡先生被对方告上法庭,索赔26万元。8月7日,此案在长沙县法院跳马法庭第四次开庭。
意外试驾宝马侧翻,他被告上法庭
2013年10月7日,胡先生和朋友到万家丽路的一家4S店看车,相中了一台售价40多万的宝马车三系328i车。交谈过程中,销售人员表示可以试驾。胡先生随后在试驾协议上签上字后,和朋友跟着销售人员上了这辆车。
销售人员将车开出公司后不久,便靠边停车让胡先生开。然而,胡先生开车沿长沙县暮云镇万家丽路向汇金路方向右拐弯时,撞向中间绿化带发生侧翻,造成宝马车前杠、前盖、天窗、车顶等多处损坏。交警部门委托价格评估事务所进行鉴定,认定车辆损失价值为249927元。
由于试驾车辆只买了交强险,4S店将胡先生告上法庭,索赔车辆损失费、事故产生拖车费、吊车费、在交警队的停车费等共计26万余元。
争议谁该为交通事故承担责任?
此案在长沙县法院跳马法庭先后四次开庭。对于发生事故的原因,双方各执一词。4S店认为是胡先生操作不当,胡先生认为是销售人员的过错。
法庭上,究竟谁应该为交通事故承担责任成为辩论焦点。4S店诉称,胡先生与4S店签订了《试驾协议书》,按照协议约定,胡先生保证以安全和谨慎的方式驾驶车辆,在试驾过程中造成的一切损失也由他承担。而且在试驾过程中,销售顾问已经解释过试驾路线。4S店认为,由于胡先生操作不当,没有减速转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应当承担全部责任。
但胡先生并不认同4S店的说法。他表示,试驾协议刻意回避4S店自身的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按照合同法相关规定,该条款应属无效。胡先生还称,销售人员应该选择车流量少的驾驶路线,但他却选了车况复杂的城市主干道。
“销售人员知道前面拐弯,但是他为了让我体验效果,将车子从‘舒适’模式调到‘运动+’模式,并告诉我拐弯时不用减速。”胡先生说,销售人员在驾驶过程中存在明显重大过错,应该承担责任。胡先生的朋友也证实,行驶到事发路段时,销售人员让胡先生不要减速过弯道。
目前,此案正在审理中,法院将择期宣判。
试驾前要全面了解试驾协议
买车前先试驾,对很多想买车的人来说再正常不过。试驾前,销售商一般都会要求试驾者在提供的试驾协议书上签字,里面经常会有某条款约定“试驾中造成的一切损失,由试驾者独自承担”,而发生事故后,销售商往往会以此条款要求试驾者承担全部责任。因此在试驾前,一定要对试驾协议内容进行全面了解,有疑问一定要及时提出。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2027年底起,宝马慕尼黑工厂将不再生产油车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1月11日报道——
1月10日,宝马集团官宣,将投资6.5亿欧元改造德国慕尼黑工厂,包括四栋建筑,一条带有物流区域的新汽车装配线和新的车身车间,最早将于2027年底生产纯电动车型。宝马集团表示,Neue Klasse纯电车型将从2026年开始正式投产,慕尼黑工厂75年的内燃机汽车时代将在2027年底结束,使得该工厂从2027年末起成为宝马集团全球生产网络中首个成功完成电动化转型的工厂。
据官网介绍,慕尼黑工厂是宝马集团历史最悠久的工厂,成立于1922年,主要生产BMW 3系轿车和旅行车,还有4、6、8、12缸汽油发动机和8缸柴油发动机,以及M系列车型所使用的高性能发动机。
宝马慕尼黑工厂被视为“心脏”,其是宝马向电动汽车时代平稳过渡的“典范”。2015年,该工厂实现插电混动3系和燃油版3系共线生产;2018年,宝马宣布在四年内向慕尼黑总部的工厂投资2亿欧元,用于扩大电动车型的产能。同时,宝马还将在该工厂设立一个电池研发中心。2021年,宝马i4车型从该工厂下线,这不仅意味着宝马电动车纯面攻势的展开,也意味着总部工厂可以在一条生产线上柔性制造所有动力总成的车型,包括汽油、混动和纯电。
2023年11月,宝马停止在德国生产内燃机汽车,其生产的最后一台V8内燃机已于202311月10日在慕尼黑工厂下线,标志着宝马在德国一个时代的结束,今后将全面转型电气化。2024年后,慕尼黑工厂将不再生产燃油发动机,燃油发动机的产能需求将转移到奥地利和英国的工厂。不过,慕尼黑工厂的燃油车整车制造业务不会取消,至少在2027年之前。
随着宝马宣布在慕尼黑工厂逐渐停产燃油发动机、提升电动汽车的产量,可以看出宝马在电动化进程中的努力。按照规划,2025年将是宝马集团电动化战略的重要节点,届时将迎来“新世代”产品阵列;到2025年底,宝马集团计划在全球交付200万辆纯电动车。预计到2030年,集团全球销量至少50%将来自于纯电动车型。
2023年,宝马在中国市场推出5款纯电动车型:BMW iX、BMW i4、BMW iX3、BMW i3以及BMW i7。数据显示,2023年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共交付824,932辆BMW和MINI汽车,同比增长4.2%。其中,BMW品牌纯电动车型销量表现强劲,全年交付接近10万辆,成为宝马整体销量增长的重要支柱。
接下来,宝马将进一步加强电动产品攻势。2025年迎来“新世代“产品阵列。“新世代”车型将具备完全重新设计的IT和软件架构,全新一代高性能电力驱动系统和电池,以及贯穿整个车辆生命周期的全新可持续理念,特别是优先使用再利用材料,倡导循环经济。到2025年底,宝马集团计划在全球交付200万辆纯电动车。预计到2030年,集团全球销量至少50%将来自于纯电动车型。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分享到
网友评论网友评论仅提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爱驰汽车上海母公司15亿股权被冻结!
天眼查信息显示,爱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为AIWAYS Hong Kong Holdings Limited,冻结股权数额15亿人民币,冻结期限3年,自2025年6月
吉利汽车官宣!销量提升到300万辆
7月1日晚,吉利汽车发布公告表示,鉴于上半年强劲销售表现,集团决定将全年销量目标由271万辆上调11%至300万辆。根据吉利汽车公布的销量显示,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140.918万辆,较同期的9
新势力最新月销量公布
7月1日,国内不少车企相继对外发布2025年7月交付数据。从大家公布的交付数据来看,交付数量大多都实现了同比增长。6月零跑汽车交付量继续走高,6月零跑汽车交付量为 48006 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
蔚来高管胡成臣发文离职!
6月30日,蔚来技术规划首席专家、助理副总裁胡成臣在微博发文宣布从蔚来离职。胡成臣表示:“毕业了,谢谢大家为我制作的记录视频和制作的毕业典礼。1351天,感谢这段独一无二的旅程。让我休整一段时间,江湖
需重新排队!小米YU7将开启限时改配
7月1日,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发文宣布,小米YU7将在7月6日10:00至7月7日24:00期间,开启限时改配。已锁定订单的非准现车用户可以在这一时间段进行限时改配。雷军表示,欢迎这几天大家到店体验实车
资讯
长安福特因违反反垄断法被罚1.628亿元 重庆地区一年销售额的4%
据国内媒体报道,中国市场监管机构表示:将对福特汽车与长安汽车集团的合资企业长安福特处以人民币1.628亿元(合2355万美元)的罚款,罪名是违反反垄断法。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其网站上表示,2013年以来,长安福特在重庆区域内通过制定《价格表》、签订《价格自律协议》以及限定下游经销商在车展期间最低价格和网络最低报价等方式,限定下游经销商整车最低转售价格,违反《反垄断法》关于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
人为纵火!特斯拉德国工厂停工停产
3月6日,美国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位于德国柏林的超级工厂因断电而停止生产活动。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公司以及德国当地部门表示,初步调查显示,身份不明的肇事者涉嫌故意焚烧特斯拉公司附近的高压输电线路,,导致特
比亚迪e1电动车官图,基于比亚迪F0微型车打造续航305公里
比亚迪e1电动车官方正式公布,该车沿用F0的整体外观,意味着比亚迪F0将以电动车的身份得以延续。为突显电动车的身份,比亚迪e1采用封闭式的前格栅,同时搭配双圆形大灯,同时车辆中央的BYD标识采用蓝白相间配色。同时车身颜色提供多种选择,包括3款双色车身。新车长宽高分别为3465/1618/1500mm,轴距为2340mm,依然是A00级的定位。据了解,动力方面e1搭载了一台最大功率为61马力的永磁同...
会引入国产吗?起亚K8实车图曝光
4月4日,一组起亚K8实车图在网上曝光,该车可视为起亚K7的换代车型,新车定位中大型轿车,是起亚汽车发布全新品牌标识后,首款搭载全新LOGO的车型,至于新车是否会引入国内市场,目前尚未有确切的消息。从
长城汽车媒体沟通会上透露“重磅”计划
回顾近年汽车市场表现,不少自主品牌已实现向上发展,例如长城汽车在去年通过打造多个平台及推出多个车型实现,销量逆势增长。在此环境下,长城汽车选择趁热打铁,一如既往的推进更多车型的布局。
撰稿人
最新24H热点 更多24H热点 >
最新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汽车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行业报导 更多行业报导 >
热点新闻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