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上述车型的动力刹车辅助系统可能失灵,导致无法停车。本批次召回的车型涵盖2012-2014款,搭载N20或者N60引擎,产于2012年5月-2013年8月。在召回维修工作完成之前,宝马将暂停销售上述车型的库存车辆。
宝马称,该故障导致了3起轻微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根据Bimmerfest消息,遇到刹车问题的宝马车主应该“拉起手刹,同时用最大的力气踩下刹车片。在有电子手刹的情况下,拉起电子手刹并保持开关状态,使用刹车”。驾驶员应该伺机寻找安全位置泊车,联系宝马寻求道路援助。
目前针对该故障的维修措施暂且不详,美国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也没有发布任何官方消息,宝马将在11月开始通知车主召回,为其免费维修车辆。
本次宝马召回车型清单:
2012-14款宝马320i/328i、320i/328i xDrive轿车,产于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
2014款宝马328i xDrive Sports Wagon旅行车,产于2013年3月至2013年5月;
2012-13款宝马528i、528i xDrive轿车,产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
2013-14款宝马X1 sDrive28i、X1 xDrive28i,产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
2013-14款宝马X3 xDrive28i,产于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
2012-14款宝马Z4 sDrive28i,产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
除了微博还有微信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autoWeChat
车企高管薪酬汇总,理想汽车最高达亿元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5月08日报道——
2021年,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被曝年薪12.62亿元,其薪资占据主要管理层薪资的72%,由此引发业内激烈讨论,市场将目光再次聚焦于汽车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如今,威马汽车生死垂危,前途未卜。
车企高管薪酬既能从侧面反映汽车企业的财务和管理状况,也能反映出汽车市场资本、人才的变动及趋势。基于此,《汽车行业关注》梳理部分车企年报,总结部分车企管理者的薪酬状况。
首先最受关注的还是新势力车企,目前上市的新势力企业包括蔚来、小鹏、理想、零跑,其中蔚来未公布具体管理者薪酬情况。《汽车行业关注》梳理发现,管理层前三位薪资总额最高的三家分别为理想汽车、零跑汽车。
作为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的薪酬并不高,其年薪仅有170.5万元,比另外两名高管沈亚楠、李铁低了不少,后两者年薪分别为2087.4万元、1.0亿元。其中,CFO李铁的薪酬中,包括工资津贴272.9万元、退休金13.1万元、股份支付薪酬部分则高达8464万元。沈亚楠则以2022年12月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职位,其2022年薪为2087.4万元,相较于2021年的8750.0万元有所缩水。
虽然零跑汽车的亏损不断扩大,但高管薪资直线暴涨。2022年,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年薪5636.1万元,相较2021年的954.6万元大涨490.4%,总裁吴保军也拿到4382.3万元的薪酬,同比增长12.0%。
2022年,小鹏汽车的日子并不好过,这在薪酬方面也有所反应。其中,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年薪为136.5万元,总裁夏珩为133.2万元。据了解,2022年小鹏汽车年销12.07万辆,断送新势力车企销冠。
再来看看传统汽车制造商,最受关注的当属比亚迪。众所周知,比亚迪于2022年4月官宣停产燃油车,后背靠新能源汽车销量大涨,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以及反超一汽-大众成为国内最大乘用车制造商。为此,比亚迪也成为国内最赚钱的整车制造商,其全年净利润166.22亿元,微超上汽集团的161.18亿元。
在前三名高管报酬总额方面,吉利汽车是最高的,累计9972.5万元,和理想汽车类似,董事长李书福年薪仅40.8万元,而集团总裁安聪慧年薪4188.0万元,吉利集团CEO桂生悦、吉利控股CEO李东辉薪资总额分别为4188万元、3191.1万元和2665.4万元。
总体来看,车企之间高管薪资差异较大。吉利汽车之后,车企前三位高管薪酬总额便断崖下跌至比亚迪的2729.7万元和华晨中国的1811.3万元。以比亚迪为例,副总裁李柯、廉玉波、罗红斌薪酬分别为960.2万元、882.5万元、887万元,而董事长王传福薪酬排在公司第六位,为614.7万元。长城汽车薪资排名前三高管报酬总额1281.6万元,董事长魏建军薪酬为575.49万元,总经理穆峰403.62万元,副董事长赵国庆302.49万元。
据了解,年薪只是车企某一阶段的劳务报酬体现,高管收入构成一般包括工资、奖金和长期激励性报酬。工资是固定薪酬,奖金与业绩相关,而长期激励性报酬包含股票和期权,可以达到锁定经理人为企业利益长期努力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国有车企董事长2022年薪酬普遍集中在120万元至260万元之间。其中,长安汽车、福田汽车董事长年薪分别为250.95万元、230.19万元。此外,上汽集团、北汽蓝谷和广汽集团董事长年薪分别为189.55万元、130万元和122.14万元。
除了高管年薪,人均薪资也备受关注,特别是比亚迪。2022年,比亚迪人均薪资仅10.73万元,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破产重组的力帆汽车。
虽然北汽蓝谷业绩并不理想,全年销量仅为5.02万辆,但其待遇并不逊于其它车企,2022年人均人均薪资35万元,位列17家代表车企第一名。北京汽车和零跑汽车紧随其后,人均薪资分别为29.8万元和28.01万元,华晨中国、长安汽车、江铃汽车的人均薪资也在20万元以上。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分享到
网友评论网友评论仅提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蔚来高管胡成臣发文离职!
6月30日,蔚来技术规划首席专家、助理副总裁胡成臣在微博发文宣布从蔚来离职。胡成臣表示:“毕业了,谢谢大家为我制作的记录视频和制作的毕业典礼。1351天,感谢这段独一无二的旅程。让我休整一段时间,江湖
需重新排队!小米YU7将开启限时改配
7月1日,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发文宣布,小米YU7将在7月6日10:00至7月7日24:00期间,开启限时改配。已锁定订单的非准现车用户可以在这一时间段进行限时改配。雷军表示,欢迎这几天大家到店体验实车
官宣!特斯拉涨价
7月1日,特斯拉宣布,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长续航版本迎来重大产品升级。特斯拉中国网站显示,当前在售的特斯拉Model 3共有后轮驱动版、长续航全轮驱动版、高性能全轮驱动版共计3款车型
新进展!哪吒汽车宣布招募意向投资人
6月30日,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发布《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意向投资人预招募公告》,宣布面向社会预招募意向投资人。管理人表示此举是为了尽快推进合众新能源的破产重整进程,有效盘活资产、实
无法确定年度业绩刊发!恒大汽车公告
6月30日,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恒大集团继续面临流动性问题。恒大汽车解释,尽管集团一直寻求投资并尝试出售部分资产,旨在补充集团的资金水平,但与潜在战略投资者及买家的讨论尚未实现。除本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
资讯
宝骏新车概念图为轿跑设计,疑似为秋名山神车
在5月26日我们报道了上汽通用五菱注册秋名山神车的商标,外界对于五菱注册该商标或名称认为是利用网络的舆论打擦边球的现象为品牌注册有力的代名词。 在今天我们在网上获悉五菱宝骏新概念车型的设计图,新车在内部代号为CN220C,该车型使用与此前发布的RS5车型相同的平台打造,与我们常见的宝骏系列的轿车不同,该车型采用轿跑溜背的运动化设计 动力参数方面,新车型预计与RS5采用相同的动力总成,1.5T打洞...
4S店销售赝品音响?沃尔沃致歉
2月12日,沃尔沃汽车官方对近期用户反映的“新车销售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问题做出回应。在声明中,沃尔沃汽车表示,对此事件高度重视,对于此次事件给客户带来的困扰与不便,深表歉意。沃尔沃汽车表示,绝不容忍
担心老式气囊存在问题,沃尔沃全球召回46万辆汽车
据媒体报道,沃尔沃汽车近日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46万辆汽车,召回原因是沃尔沃担心老式气囊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碰撞事故可能出现致命事件。据了解,存在安全问题的气囊供应商为德国采埃孚和瑞典奥托立夫提供,此次沃尔沃计划召回460,769辆汽车,包括2001-2006年款的S80和2001-2009年款的S60,这些车型是在2000年5月至2009年3月期间生产的。其中,有259,383辆来自美国市场...
刚上市就出问题,零跑汽车上牌费竟高达5000元
9月28日,零跑汽车旗下全新车型C11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豪华版、尊享版、性能版三款车型,补贴后售价为15.98-19.98万元。按照规划,豪华版和尊享版将会在今年10月份开始陆续交付,而性能版则需要等到明年4月才能交付。零跑C11是基于零跑C-more概念车打造的量产车型,前脸采用全封闭进气格栅,整体设计风格偏圆润,比如贯穿式头尾灯、隐藏式门把手等,整体设计还是比较耐看的。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
突发!江铃控股被申请破产审查
一则「破产审查申请」讯息再次将沉寂已久的江铃控股拉回到大众视野。天眼查App信息显示,11月21日,江铃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江铃控股”)新增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为上海德梅柯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经办法
撰稿人
最新24H热点 更多24H热点 >
最新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汽车资讯 更多资讯 >
最新行业报导 更多行业报导 >
热点新闻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老虎车网 电车报告 AutoBeta AutoTimes 报价宝
汽车行业关注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虎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