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8月09日报道——
8月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部发布召回公告,涉及法拉利汽车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斯泰兰蒂斯(上海)汽车有限公司,其中丰田、宝马进行大规模召回。

由于起动器发电机的电源连接器可能未按规格生产,造成起动器发电机的正极接线柱与48V线束的正极端子之间连接松动,电阻异常增大。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车辆行驶中熄火或发动机舱烧蚀起火,存在安全隐患,宝马自即日起,召回生产日期为2024年11月26日的进口5系汽车,共计1辆;召回生产日期从2024年7月20日至2024年12月19日的部分国产X5汽车,共计379辆;生产日期从2024年7月18日至2025年1月6日的部分国产5系汽车,共计1012辆。针对产品缺陷,宝马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检查起动器发电机,必要时进行更换;检查相关电缆,必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以消除安全隐患。据了解,此次召回为2025年5月9日发布的《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及国产汽车》召回活动的扩大召回。

此外,由于绝缘故障的监测机制问题,在特定工况下,车辆高压系统可能出现误关闭的情况,造成电气驱动单元失去动力,增加车辆发生碰撞的风险,宝马自即日起,召回生产日期从2020年12月2日至2023年12月12日的部分进口i4汽车,共计4609辆;生产日期从为2023年8月2日至2023年12月13日的部分进口i5汽车,共计91辆;生产日期从2021年9月13日至2024年1月11日的部分进口i7系汽车,共计3244辆;生产日期从2020年8月20日至2023年12月18日的部分进口iX汽车,共计7730辆。自即日起,召回生产日期从2021年3月12日至2025年1月4日的部分国产i3汽车,共计95753辆;生产日期从2023年8月3日至2024年12月18日的部分国产i5汽车,共计5657辆;生产日期从2022年4月15日至2025年5月17日的部分国产iX1汽车,共计6022辆。自2025年10月28日起,生产日期从2020年5月26日至2024年12月5日的部分国产iX3汽车,共计106000辆。针对产品缺陷,宝马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进行软件升级,以消除安全隐患。

由于组合仪表的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车辆启动初期组合仪表黑屏,无法正常显示车速、警告灯等信息,丰田公司也进行大规模召回。
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自2025年9月30日起,召回2024年6月24日至2025年2月1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亚洲龙车型,共计54143辆。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自即日起,陆续召回2023年6月20日至2025年2月14日期间生产的部分世极车型,共计79辆;2023年6月29日至2025年4月18日期间生产的部分雷克萨斯LM500h、LM350h、LS500h车型,共计6866辆;2022年5月31日至2025年5月2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丰田埃尔法、皇冠威尔法、皇冠SportCross车型,共计35054辆。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自2025年9月30日起,召回2023年5月12日至2025年3月4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卡罗拉、亚洲狮、卡罗拉锐放车型,共计302辆。针对产品缺陷,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非PHEV车型,免费升级组合仪表控制程序;为PHEV车型进行检查,基于检查结果,免费升级组合仪表控制程序或更换组合仪表,以消除安全隐患。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11月6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风汽车集团”)发布2025年10月以及2025年1-10月销量数据。数据显示,10月东风汽车集团销量为18.43万辆,同比增长16.2%。其中,新能源汽车


11月7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因工作变动,李名才不再担任公司执行副总裁、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职务,且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米梦冬被聘任为公司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任期自本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之日

11月7日晚,零跑汽车旗下全新车型——零跑Lafa5正式预售。新车共推出普通版和Ultra版车型选择,预售价为。据了解,作为全新车型,新车基于LEAP 3.5架构打造,定位纯电紧凑型车,外观延用零跑汽

11月7日,蔚来法务部发布公告称,网络账号“西瓜犁多南”持有人贺奎,自2024年起在微博等多个平台,持续发布大量不实信息,恶意攻击、诋毁蔚来及蔚来用户,严重侵害蔚来及蔚来用户的合法权益。近日,法院一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