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3月23日报道——
据德国《Handelsblatt》等多家媒体报道,德国汽车制造商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 - Benz)斥巨资鼓励员工自愿离职,自愿离职员工将获得一笔相当丰厚的遣散费。
报道称,梅赛德斯-奔驰为长期任职的员工提供了六位数的买断金,具体金额依据员工的工资水平和工作年限等因素而定。打个比方,如果是在公司工作时达20年的员工,月薪为7500欧元的话,选择买断后的买断金可超30万欧元。
据了解,梅赛德斯-奔驰之所以实施这项买断计划,目的是鼓励员工自愿离职,希望公司到2027年公司可以节省50亿欧元(约392.63亿元人民币)的目标。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计划在4月底之前向多达3万名非生产岗位的员工提供买断金,并要求员工在7月底之前做出回。直白点说就是奔驰员工自动离职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巨款,但如果是拒绝买断的员工也不会因此被解雇。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报道也指出,梅赛德斯-奔驰保留了拒绝某些员工接受买断计划的权利,尤其是对于那些处于关键岗位的员工,因为公司希望尽可能保留顶尖人才。除了买断计划之外,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将削减部门经理以及以上级别的管理岗位,希望在管理层中裁减掉冗余重复的职位。
针对上述报道,梅赛德斯 - 奔驰集团官方暂未做出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市场传出“奔驰中国大比例裁员”传闻。据当时报道称,梅赛德斯-奔驰及其在华之公司计划在中国裁减15%的员工,裁员主要集中在金融和销售部门,包括不再续签部分固定期限员工的合同。同时,此轮被裁员工可获得N+9的丰厚赔偿,若未来两个月未入职新公司,还可拿到3月和4月的工资,变相相当于N+11补偿。
对此,奔驰中国发表声明称,业务的整合或削减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部分员工的工作安排。奔驰中国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秉承坦诚协商、友好负责任的态度,为相关员工提供尽可能合情合理合法的跟进方案。奔驰中国表示,将更加深入地应用新的数字化技术赋能业务运营,提升运营效率,精简业务流程。“我们也将根据业务需求,调整岗位设置并与员工一起学习掌握新技能,并整合或削减冗余重复的岗位。”不过,对于具体的裁员比例以及补偿规模,官方则没有做出回应。
业内人士认为,奔驰裁员的背后与当前激烈的汽车环境以及自身销量和业绩表现不佳有关。本次选择鼓励员工离职的方式以节省成本,或也是为了应对当下面临的挑战做出的无奈之举。
数据显示,2024年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共交付238.9万辆新车,同比下滑4%。其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销量为198.3万辆,同比下滑3%;纯电动车型销量为18.5万辆,同比下滑23%。在细分市场中,除北美市场实现同比增长8%之外,其它市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欧洲市场同比下滑3%至64.18万辆,亚洲同比下滑7%至89.21万辆。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奔驰集团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市场对奔驰而言极其重要,但奔驰集团在中国市场同比下滑7%至68.36万辆,占集团总销量29%。
销量的下滑也导致梅赛德斯-奔驰营收和利润出现下滑。财报显示,2024年奔驰实现营收1456亿欧元,较同期的1524亿欧元下滑4.5%;息税前利润136亿欧元,较同期的197亿欧元下滑30.8%;净利润104亿欧元,较同期的145亿欧元下滑28.4%。
作为奔驰最重要的单一市场,中国市场对奔驰而言至关重要。据央视新闻报道,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Ola Källenius)表示:“我们现在有一个针对中国的360度全方位战略。未来几年将投入不少于140亿元人民币,在创新、新技术和一系列新车上。”在此之前,其也表示对中国市场长期发展持乐观态度,将继续保持在华投资。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8月17日,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下称“FF”)在圆石滩发布并正式启动“EAI和Crypto”双飞轮&双桥梁生态战略,开启FF桥梁战略的第二篇章。贾跃亭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称,双飞轮
8月17日,猛士科技旗下全新车型——猛士M817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2款车型,售价区间为据了解,新车是东风汽车旗下猛士科技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全球首款全栈华为智能豪华越野SUV,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定位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82.6万辆,同比增长6.3%,环比下滑12.4%。当月,自主品牌零售121万辆,同比增长14%,份额为65.9%,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主流合资
8月17日,吉利汽车旗下新款吉利博越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售价区间为-万元。作为参考,目前在售的博越售价区间为9.28-11.88万元。作为全新一代车型,新车对内外设计均进行了大幅调整,全系标
日前,北汽蓝谷正式发布中期业绩报告。财报显示,上半年北汽蓝谷营业收入为95.17亿元,同比增长154.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23.08亿元,同期亏损25.82亿元。若将时间线拉长,北汽蓝谷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