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1月11日报道——
日前,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在微博上力挺李想。邓承浩表示,技术没有好坏,用户认可就是王道,增程的确是能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解决方案,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友商不断加入,不需要2025年,增程时代的到来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快。
11月8日晚,理想汽车CEO李想在微博上发文表示,“中国自主品牌还在坚持多档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车企,会在未来一两年都转换成增程式的技术路线。这个判断可以2025年来验证。”与此同时,李想转发微博表示,“我认为长城系和吉利系都会转向增程式路线。李书福董事长一直是增程的拥护者,英伦出租车就是最佳实践。魏建军董事长只要亲眼看到蓝山大电池混动用户实际的纯电使用比例后,一定会更认同增程的。”
针对李想的预言,吉利和长城方面都给出了回应。
长城魏牌CEO刘艳钊表示,从技术角度讲,增程串联系统只是混联DHT三大模式之一,相比内燃机发电再驱动这个转化效率来说,显然直驱效率更高。从用户场景讲,我们的用户在出游和行驶中34.7%的里程,使用发动机高效区间的直驱模式。多挡混联方案的效率,具有绝对的优势,这不仅仅是使用成本的问题,而追求是全场景覆盖的效率最佳。
吉利控股副总裁杨学良表示,三挡PHEV方案同时满足性能与油耗,是当前最全面的解决方案之一,真正做到了对用户使用场景全覆盖。吉利会根据不同用户需求,提供最契合用户的技术方案,我们丝毫不动摇地推进三挡PHEV。
有网友认为,李想的言论直接否认了比亚迪、长城、吉利、奇瑞等汽车厂商的技术路线,也有网友认为,李想越是这样说,越说明不希望长城系和吉利系进入这一市场发展。
刘艳钊和杨学良公开对增程式混动路线的表态,还是说明对这一市场的不看好,即便理想汽车通过增程式混动已经成为电动汽车市场的热门品牌。其实,相比于插电式混动,增程式的结构更为简单,技术实现难度更低,供应链管理也更容易,而与纯电车型相比,增程式电动车电池容量小,成本也就更低,同时拥有更高的续航里程。因为,增程式混动曾被多位车企高管公开diss,被认为是“落后的技术”,但增程式混动的生命力还是远高于市场想象。
在理想汽车爆火后,越来越多车企选择加入增程式阵营,包括岚图、深蓝、零跑、问界、哪吒等品牌均有布局增程式混动,特别是AITO问界,其目前推出的M5、M7均为增程式混动车型,不同的是M5车型提供了纯电版本供消费者选择,但购买增程式混动的消费者要远比纯电版多得多,而其将于年内上市的M9也将是一款增程式混动车型。零售数据显示,在中大型SUV市场中,10月问界M7销量为12193辆,介于L8和L7之间,后两款车型销量分别为12142辆、15525辆。
随着问界的起势,与理想汽车的竞争不可避免,投资者对理想汽车未来业绩的焦虑也在持续。11月9日,理想汽车披露2023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Q3理想汽车总营收为346.8亿元,同比增长271%。报告期内,理想汽车净利润为28.1亿元,同比增长270.12%。不过,对于如此优异的业绩,投资市场表现出明显担忧,理想汽车港股大跌6%。
目前,AITO问界已经成为理想汽车最直接的竞争对手,而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在今年8月透露,华为正与江淮汽车合作开发百万级MPV,或将与理想MEGA形成竞争。可以预见的是,虽然理想汽车给出了明确的发展预期,但随着华为、小米等竞争对手入局,理想的市场份额、毛利率等指标将迎来新的挑战。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9月13日,岚图汽车法务部发布声明表示,近期有部分网络黑公关罔顾事实,通过恶意发布虚假用户体验、编造抹黑产品质量等卑劣手段,对岚图汽车进行诋毁攻击,损害岚图品牌声誉,扰乱市场正常秩序。岚图汽车指出,经
9月12日,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合众新能源”)破产重整案首次债权人会议以线上形式召开。据《财联社》报道,合众新能源管理人披露,截至8月31日,共有1631家债权人(不含职工
9月11日,欧拉汽车宣布,欧拉首款纯电SUV即将登场。从官方发布的预告图看,新车或为刚刚申报的欧拉猫,整体风格延续“猫”家族的设计理念,并且车身尺寸相比欧拉好猫更大,同时将会搭载激光雷达等硬件设备提升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8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201.9万辆,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9.5%。其中,轿车销量为90.4万辆,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7.4%。细分到中型轿车市场来看,
近年来,黑公关、黑水军在网络上十分猖獗,严重扰乱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铺天盖地的虚假信息无中生有、捏造事实,造成恶劣影响。据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报道,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
面对当前持续低迷的汽车市场,各大车企品牌为了加大营销推广,耗巨资进行广告投放也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花钱帮别人打广告这一“乌龙”事件又再一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