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4更新内容 来源:汽车行业关注 连泽华 栏目导航: 汽车行业关注 > 资讯 >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3月31日报道——
3月31日,一组比亚迪“F品牌”首款车型(内部代号“SF”)最新路试谍照在网上曝光。从最新路试谍照车窗贴纸上看,该车仍是此前编号为“2316”的测试车辆。据了解,此前F品牌官方发起了“谍照2316”竞猜活动,“2316”编号的含义代表SF车型将搭载前后双电机、三把锁(前后差速锁+电中锁),基于一个全新的新能源越野平台打造;而“6”的信息则表示比亚迪F品牌将于6月正式发布,首款车型SF则将于下半年开启预售,新车未来主打40-60万元市场。
从最新谍照来看,新车谍照图依然覆盖着厚重的伪装材料,外观细节仍无从所知,不过依然可以看到新车采用方正的车身造型,整体造型比较硬朗,分体式保险杠造型提升了车辆的越野属性。尺寸方面,此前消息称新车车长接近5米,轴距为2.8米左右,预计车内将会采用5座布局。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全新动力总成以及全新混动技术,配备前后双电机,综合输出功率超过500千瓦,综合续航里程达到1200公里。新车还将配备前后差速锁和电中锁,并搭载比亚迪“云辇”相关技术。
另据界面新闻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原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产业办主任、汽车销售研究院院长熊甜波将出任比亚迪“F品牌”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全面主导“F品牌”产品规划、渠道销售、品牌建设等重点工作的开展。
截至目前,针对此消息,比亚迪官方暂未做出回应。
资料显示,熊甜波于2003年加入比亚迪,深耕海外贸易市场近十年,先后历任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汽车产业群出口贸易事业部商务部高级经理,在欧美,亚太,中东非等海外市场有着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
比亚迪最早于2022年11月16日公布上述全新品牌,但当时并未透露该品牌过多的信息。在“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活动现场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对外公布将推出“极具专业性、个性化的全新品牌,并表示全新品牌的诞生来源于比亚迪对汽车行业的发展与用户消费趋势的深刻的洞察,也源于比亚迪对自身定位的大胆突破。
2023年2月底,多家媒体报道称,比亚迪全新品牌“F品牌”定位介于仰望与腾势两品牌之间,产品涵盖跑车、越野、轿跑等多个品类,未来该品牌整体价格定位将对标BBA等豪华品牌,主打多品类、独特性的专业级新能源车型。其中首款产品将聚焦越野领域,整体性能对标奔驰大G,将于年内推出。
随着F品牌年内发布,届时比亚迪的产品矩阵将形成王朝、海洋、腾势、仰望以及F品牌矩阵,至于更多品牌和新车上市后,比亚迪未来能否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答案或许很快就能浮出水面。
3月29日,王传福在业绩说明会上直言,今年国内1-2月汽车需求同比弱于去年,但比亚迪销量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比亚迪的目标是今年底前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前两个比亚迪汽车销量为31.64万辆,同比增长71.8%,位居国内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榜首,其中2月销17.67万辆,同比增长98.3%。
同一日,比亚迪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供不应求,但来到2023年产能不足、缺料等情况都大幅改善,会进入淘汰赛。今年1-2月市场总盘子同比减少,但新能源同比增加,而公司贡献其中主要增量,市占率进一步提升。比亚迪提出,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最需要的是“快”,“快鱼吃慢鱼”比“大鱼吃小鱼”更恰当,所以汽车企业一定要速度为先,与此同时,要有真正核心的技术以及准确的战略方向,犹豫和模糊是大忌。综上,快是第一,技术是第二,战略是第三,这三点决定了未来的市场份额。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6月2日,上汽通用五菱官方公布五菱缤果5月最新销量数据。数据显示,五菱缤果上市第二个月销量为18015辆,再创新高,行业认为,该车将成为继“宏光MINIEV”后又一款爆款“神车”。2020年上汽通用五
《电车报告》从天眼查信息了解,恒驰汽车关联公司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为恒大新能源汽车(广东)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为50亿元,冻结期限自2023年5月30日至
6月1日,各大新势力厂商陆续公布最新交付数据。其中,理想汽车继续稳坐造车新势力新车交付第一位,同比增长203.4%至28277辆,再次刷新销量单月销量新高,蔚来和小鹏汽车均低于万辆,其中蔚来汽车为61
日前,美国电动卡车制造商Nikola首席执行官Michael Lohscheller在官方文件中表示,如果其股票在一定时期内仍不符合纳斯达克交易所的最低出价要求,可能会进行反向股票分割以避免被退市。反
6月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最新召回公告。公告显示,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