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3月05日报道——
截止3月5日,包括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在内的四家日系车企已陆续公布在华最新月度来看。整体来看,四个日系品牌在华的销量表现基本相同,即2月份出现较大的环比下滑,但是1-2月份销量则出现较大的同比增长。
根据丰田汽车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丰田汽车在华销量为11.74万辆,环比下滑38.05%;1-2月销量为30.69万辆,同比增长81.4%。
从数据来看,丰田汽车的表现要比本田、日产更加亮眼,主要得益于卡罗拉、RAV4荣放、亚洲龙、雷凌、凯美瑞、威兰达、汉兰达等车型的持续热销,多款车型的持续畅销使得丰田汽车在华销量得到稳定增长。
据了解,年内丰田汽车将发布多款新车。其中,一汽丰田亚洲狮计划将于3月29日正式上市,广汽丰田凌尚则计划在上半年上市,两款车型基于TNGA架构打造,定位A+级轿车,轴距均为2750mm。新款汉兰达预计在今年第二季度上市,轴距达到2850mm,采用2.5L混动系统,在外观、空间等方面有所提升。此外,“一汽丰田版”汉兰达、国产Harrier也计划在年内推出。
本田的销量表现略逊于丰田。数据显示,1-2月本田在华销量为23.90万辆,同比增长48.0%。其中,2月销量为8.16万辆,环比下滑48.19%。
目前,广汽本田旗下的产品线相对丰富,轿车包括飞度、凌派、雅阁,SUV则有缤智、皓影和冠道,MPV车型则有奥德赛。东风本田的产品线虽然没有广汽本田丰富,但是也在不断拓展中,去年7月东风本田上市了思域两厢版,12月份又上市了LIFE,填补了小型车市场空白。
据了解,年内本田汽车或将推出多款新车,包括本田EA6、全新一代缤智、中期改款雅阁、“广汽本田版”思域、全新一代思域,拓展产品阵营或迎来新的销量增长。
日产汽车主要依靠轩逸、天籁、逍客、奇骏四款车型走量。数据显示,日产中国:1-2月在华销量22.19万辆,同比增长66.5%。其中,2月销量为7.56万辆,环比下滑48.29%。
轩逸当月销量28,638辆,天籁销量为7486辆,奇骏和逍客分别,10113辆和9059辆。
从车型来看,东风日产主要依靠轩逸走量,在轿车领域除了朗逸能够与之一战外,其它车型几乎无法撼动轩逸的地位。不过,相对于丰田和日产,日产实现走量的产品还是较少,特别是轩逸车型,一旦失宠东风日产的销量将出现断崖式下跌。据了解,全新奇骏和全新逍客均已发布,年内有望引进,这也将提升日产在华的产品竞争力。
最后一家日系车企就是马自达了,马自达在华的销量远不及以上三个品牌。数据显示,2月份在华销量为1.06万辆,环比下滑48.8%;1-2月累计销量为3.12万辆,同比增长33.3%。
具体到合资公司,2月一汽马自达销量为2,759辆,长安马自达销量为7,798台。1-2月一汽马自达为8,998台,长安马自达为22,193台。可以说,一汽马自达严重拉低了马自达在华整体表现,这也与其产品阵营不够丰富有很大的关系。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新一代马自达CX-5将采用全新的后轮驱动平台,并搭配3.0L六缸直列发动机,高配车型上还提供四驱系统。另外,马自达还将扩大与丰田的合作,未来马自达将在国内推出搭载丰田THS混动技术的车型。
整体来看,由于去年2月份疫情的原因,多家日系车企在前两月的销量实现了大幅增长。也正是因为疫情的原因,2月份的环比表现较同比更有意义,而由于2月份春节的原因,月内工作日明显减少,必将影响到销量,因此多家车企销量出现环比下滑也在意料之中。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7月25日,小米汽车发布答网友问。内容中,官方对近期小米SU7和小米SU7 Ultra下架部分配置一事进行了回应称,做出这样调整的原因是为了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交付效率。与此同时,官方还表示此次调
7月25日,长城汽车正式发布新款坦克500 Hi4-T/Hi4-Z。作为新款车型,新款坦克500 Hi4-T/Hi4-Z在外观和内饰方面进行一定幅度的调整,最显眼的是车顶上搭载了激光雷达,其将配备长城
7月25日晚,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正式开通抖音账号,并发布首条个人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在视频开头还不忘玩自己“听我讲完”的梗,这条带着个人特色的视频一经发布便引发关注。截至次日,其抖音账号粉丝数
7月26日,极越汽车发文针对车辆远程控制功能出现短暂异常一事进行致歉。官方表示,目前关于少数车辆出现App显示离线、远程控制功能暂时不可用的情况已全部恢复正常,车辆使用不受影响。与此同时,官方还表示将
新车突发事故在大家看来都是不幸的,按照流程必然是先进行定损后才进行车辆维修。但在日前,一事故车辆在定损期间,遭遇4S店的拆解却让车主无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