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6月11日报道——
2020年5月汽车产销形势向好,同比增速明显高于上月。据中汽协最新发布数据显示,5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18.7万辆和219.4万辆,同比增长18.2%和14.5%。

不过,尽管5月增速扩大,但是由于2月和3月销量太过于低迷,以致今年1-5月产销量不尽人意。数据显示,1-5月我国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778.7万辆和795.7万辆,同比下滑24.1%和22.6%,但是降幅与1-4月相比收窄9.3%和8.5%。
乘用车市场开始反弹
5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7.0%至167.4万辆,1-5月乘用车销量下滑27.4%至610.9万辆。
事实上,4月份我国汽车销量就已经结束了连续21个月的下降的局面,但是主要还是商用车销量的提升导致,乘用车仍然出现2.6%的下滑。到了5月份,乘用车销量终于回归正比增长。

在乘用车市场回暖的背景下,其销量布局也出现了变化。豪华品牌销量出现大幅增长,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则略显乏力。
在乘用车三大品类中,SUV车型实现销量增长,轿车和MPV降幅大幅收窄。其中SUV表现较为亮眼,在4月份便实现7.3%的正增长,5月份销量继续保持增势,截止当月SUV销量上已与轿车持平。
新能源汽车连续11个月下滑
今年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2万辆,同比下降23.5%。从细分车型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销量降幅虽然有所收窄,但是降幅依旧高于行业水平,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下滑25.9%至5.7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下滑19.1%至1.7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数据并没有包含特斯拉的销量。据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国产特斯拉销量11095辆,环比增长205%。在国产特斯拉的强势挤压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接下来的生存压力将会更大。

今年前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38.7%至28.9万辆。中汽协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不会出现爆发性增长,厂家目前处在了解、适应政策,通过规模等手段调整产品、适应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中。
中国自主品牌份额再次跌破红线
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增长0.4%至57.1万辆,占乘用车市场份额的34.1%,同比下降2.2%,创6年来新低;前五月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下滑32.5%至226.4万辆,占乘用车市场份额的37.1%,同比下降2.8%,再次跌破40%红线。

自2018年中国车市已经连续两年下滑,车市淘汰赛加速,包括海马汽车、众泰汽车、力帆汽车等多家车企持续处于市场边缘。进入2020年,由于车市低迷和疫情的波及,整体销量出现下滑,虽然5月份多数车企销量均已恢复去年同期水平,但是由于疫情的干扰,汽车行业的洗牌仍在持续。
国内车市形势向好但仍存在不确定性
中汽协指出,5月产销的增长得益于国内抗击疫情形势持续向好,6月也有一些促进车市销量的有利因素,如重庆车展、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相继开幕,伴随国家及地方政府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拉动,消费信心得到提升,部分消费者被抑制的需求也加快释放。

不过,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但国内宏观经济的恢复还需要一个过程。伴随国际疫情的不确定性,海外市场需求还未恢复,出口依赖型企业仍没有摆脱困境,这将导致国内消费需求的恢复进程有所滞后。因此行业上下应重点关注国内市场的恢复进程,以及海外疫情防控的形势变化对国内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10月30日晚,吉利银河旗下全新车型——星耀6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7款车型,售价区间为7.48-10.58万元,上市限时指导价为6.88-9.98万元。作为对比,新车预售价为8.58-11.88万元。

在2025东京车展上,马自达新一代CX-5正式发布亮相。作为换代车型,新车对外观及内饰进行较大的调整,并且车身尺寸进一步增加。据了解,新一代CX-5将与CX-50共同销售,其中CX-50将在美国生产,

10月30日,吉利汽车发布旗下新款豪越L官图以及更多内饰细节。据了解,本次新车为第三代豪越L车型,作为新一代车型,新车采用最新的家族设计语言,并对配置和内饰进行优化调整,车内提供5座、6座、7座三种座

10月30日,大众汽车集团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03.05亿欧元,同比增长2.3%;营业亏损12.99亿欧元,上年同期营业利润28.33亿欧元;息税前利润为亏

10月30日晚,奇瑞新能源序列“风云”全新车型——奇瑞风云T11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售价为-万元。据了解,新车于10月13日开启预售,预售价格为19.99-26.49万元。10月15日,奇瑞



根据政府相关文件显示,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申请奥迪C级SUV技改项目,规划年产能为7.5万辆,生产线位于上汽大众宁波杭州湾新区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