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04月27日报道——
据多家日媒报道,日产汽车位于中国武汉的工厂将于本年度(截至2026年3月的2025财年)结束生产活动。目前,日产汽车以及东风日产暂未对此作出回应。
据了解,东风日产成立于2003年6月,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重要的乘用车事业板块,旗下运营日产、启辰、英菲尼迪三个品牌,整车年生产量为160万辆。其中,东风日产武汉工厂又名云峰工厂,于2019年开工建设,2021年1月竣工,2022年5月正式投产,该工厂采用东风集团出资、委托东风有限代建和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运营模式,具备燃油车、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等多种车型柔性混合生产能力,包括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树脂车间、总装车间、轮胎压装车间、电池PACK车间等七大工艺车间,整车年产能为30万辆,在日产的全球布局中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已投放奇骏、奇骏e-Power和ARIYA艾睿雅等车型。
如果按照新能源车型的销量来看,东风日产武汉工厂的产能利用率极低,仅有规划产能的不到10%。2024年6月的时候,据《财联社》报道,东风日产武汉工厂被曝为岚图汽车旗下岚图知音代工生产。
据了解,岚图汽车是东风汽车集团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而岚图知音是岚图汽车旗下第四款车型,是岚图汽车入门级产品,也是岚图汽车旗下唯一提供纯电动驱动的车型,由岚图与华为合作打造,并搭载华为的智能座舱和智驾系统。
近年来,日产在国内过得并不如意。2025年一季度,日产汽车中国区累计销量为121,335台,与同期的167,291台相比下滑27.47%。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日产在产品力和性价比上的优势逐渐消失。曾经以舒适、耐用、省油著称的日产车型,在面对竞争对手的产品时,不再具有明显的差异化优势。消费者在购车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再仅仅局限于日产品牌。这也导致了日产的市场份额被不断压缩,销量持续下滑。
在新能源转型方面,日产已经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且开始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未来三年,东风日产计划投入超100亿元用于新能源车型的研发,研发人员也将从现有的 1600人提升到4000人左右。在产品规划上,到2026年底前,东风日产将投放7款全新的新能源产品,其中包括已经亮相的纯电轿车N7,该车配备了高通骁龙8295P芯片和“城市记忆领航NOA”智驾系统,展现出日产在智能化和新能源技术上的新探索。此外,日产还计划在2027年夏季在中国市场投放10款新能源车型,涵盖纯电、插混等多条技术路线,显示出其全面布局新能源市场的决心。
随着自主品牌快速崛起以及在新能源汽车风口下,合资品牌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属于合资品牌的黄金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尤其是进入2024年以来,各大车企均已进入残酷的“淘汰赛”阶段,以德日系为主的合资品牌衰落已成为共识,而产能过剩也成为了这些车企需要解决的难题。
伴随着燃油车市场份额的急剧萎缩,“关停并转”在合资品牌领域不断上演。2021年,北京现代出售北京顺义第一工厂,最终由理想汽车接盘;2022年初,神龙汽车将二工厂售予东风本田,产能由超百万辆缩减至66万辆。此外,在广汽菲克宣布退市后,广汽埃安接手了广汽菲克位于广州的工厂,后又将长沙工厂收入囊中。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4月28日晚,领克汽车旗下全新大型旗舰SUV车型——领克900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售价区间为-万元。据了解,领克900基于大型电混车专属架构SPA Evo开发打造,是领克汽车旗下尺寸最大的车
4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据长春市纪委监委消息: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赵明瑞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吉林省长春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公开资料显示,赵明瑞是吉林德惠人,
日前,长安马自达官方公布马自达EZ-60订单数据,新车发布48小时盲订10060台。据了解,马自达EZ-60是长安马自达旗下最新推出的新能源车型,基于长安EPA平台打造,定位中型SUV车型,同样提供增
4月27日,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众泰汽车”)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众泰汽车销售收入为5.58亿元,同比下滑23.96%;利润总额为-10.03亿元,同比增亏5.35%
在2025上海车展上,上汽大众正式发布亮相首款增程车型——大众ID.ERA概念车。据了解,大众ID.ERA概念车定位全尺寸增程式SUV,未来量产后将成为上汽大众尺寸最大的车型,量产版车型预计将于202